95後中國美少女把外婆的家縮小120倍,用微縮藝術...

2019-06-21     GSan設計

「外婆我來了!我放假啦!」

「哎呀,乖乖,我在這兒呢。」

放下報紙,摘下眼鏡,

外婆急匆匆地走出去迎自己的寶貝外孫女。

外婆家永遠是心裡最雋永的存在,

綠色的半邊牆裙依然是記憶里的那個顏色,

立柜上的電視機雖然是黑白的,還沒有遙控器,

但它卻陪伴著自己慢慢長大,

七龍珠、西遊記、還珠格格……

都是滿滿的回憶。

愛乾淨的外婆永遠會給柜子罩上一塊蕾絲桌布,

放著鋁製外殼的紅色熱水壺,

旁邊的透明玻璃罐里永遠放著幾塊大白兔奶糖,

是外婆給心愛的小孫女準備的。

這樣的老物件現在好像再也看不到了,

但卻是小時候生活中的一點一滴。

印著囍字的搪瓷缸子是用來晾涼白開的,

大紅的鏡子和毛巾都掛在門後面,

個子還小的自己踮著腳都拿不到,

只能大聲求助在做早飯的外婆。

每天午睡完,人懶懶的什麼都不想做,

那就約隔壁的小夥伴玩一局跳棋,

兩個人保准爭得面紅耳赤,

一下子就精神了。

你可能在想,這是哪個劇組搭的布景,

逼真得讓城叔都想起自己的小時候,

這些家具其實都縮小了幾百倍

剛好可以放在指尖把玩。

沒想到這個記憶中的外婆家,

是一個95後女孩創造出來的微縮世界。

95後的周子倩是個成都女孩,她像大多數這個年紀的年輕人一樣,喜歡追星,會被創造101里追夢的女愛豆們打動。

但她也早早獨立,確定了自己的目標,高中畢業,她就獨自一個人踏上了去義大利求學的道路。

一個人來到異國他鄉,只為了讀自己喜歡的舞台設計專業。

但她也很不一樣,在大多數人喜歡旅遊,追求潮流炫酷的年紀,她更喜歡靜靜地坐下來,沉迷在自己那些微縮藝術品的世界裡。

周子倩說,她和微縮藝術的緣分可能一開始就是註定的。從小,她就很喜歡那些迷你的物件。

買芭比娃娃,人家抱著娃娃愛不釋手,她反倒更喜歡配套的小裙子小鞋子。

就連養狗,她都更偏愛體型小巧的吉娃娃。

而在六歲那年,爸爸媽媽送給她的一套袖珍客廳的模型,更是一下子抓住了她的心,讓她好像一下子進入了微縮的世界。

那些小巧到極致的迷你沙發、落地燈老式的電話座機,都顯得那麼可愛,讓她忍不住想自己動手做一做。

女孩子都是愛美的,先用自己的梳妝檯練練手吧,桌台上放著眼影、口紅、粉底液、指甲油,不用點明城叔就認出了大半,可見真的是做得栩栩如生。

還有那天在街角路過的甜品屋,櫃檯和桌椅都是少女心的粉紅色,美得讓人忍不住想要拍照打卡。

柜子里拿出來的一盤甜點,不管是鯛魚燒還是草莓蛋糕,看上去都很可口,讓人忍不住流口水,這真的不能吃嗎?!

周子倩越做越得心應手,她還做了一個娃娃的房間,裡面放滿了精巧的小擺件,在外面求學都是租房,自己喜歡的房間,只能在微縮世界裡一點點還原了。

她還做了架鋼琴擺在房間裡,據說,這架鋼琴不是純擺件,彈奏起來還有聲音呢。

樹脂、塑料、膠水、黏土……這些看上去平平無奇的材料,在她手上好像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變成了一件件迷你又精緻的微縮藝術品。

然而人在異鄉,最大的情緒是鄉愁。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成都人,周子倩瘋狂想念家鄉的火鍋,沒得吃怎麼辦呢?只好自己動手「畫餅充飢」了。

最愛的肥牛和鮮蝦是必須要有的。

吃完火鍋之後,解膩的西瓜也不能少。

周子倩發現,回憶里的一切,家鄉的點點滴滴,都成了她的靈感來源。

她記得有一次和媽媽一起翻看小時候的錄像和照片,聊起來才發現,那個自己喜歡得不得了的遊樂園,早就已經拆掉了。

她決定把遊樂園用微縮的形式復原保存下來。

遊樂園已經不復存在,周子倩只能從留下來的錄像和照片里摳細節,最終也只還原了《遊樂園一角》。

小時候自己最喜歡的卡通火車頭,真的被複製出來了,周子倩似乎還能回想起那時候爸爸媽媽周末帶她去遊樂園時,自己激動的心情。

1米2以下的孩子是不可以乘坐小火車的,自己當時盼了好久,才如願以償地當上開火車的「列車長」。

兩個孫悟空抬的轎子,那時候常常讓自己迷惑,這是真假美猴王嗎?

從這以後,她一回國就背著相機街頭巷尾到處跑,看到感興趣的就拍下來,這些都是她做微縮藝術品的素材。

和照片視頻比起來,她喜歡用這樣的方式保留過去的回憶或者老物件,這樣那些畫面好像會變得更生動更鮮活。

小區里的副食店,被她幾乎一模一樣地複製出來,除了變小之外,似乎看不出有什麼差別。

冰櫃里的和路雪冰淇淋是小時候的「奢侈品」,每次拿著媽媽給的零用錢過來買一支,都要千挑萬選,然後挑中最順眼的那支,心滿意足地回家。

大紅色的公共電話以前經常有人來用,小店老闆要看通話時長收錢。但現在每個人都有手機了,這反倒成了個擺設。

從前的那些回憶和故事都像這個副食店一樣,就靜靜地待在那裡,但等你轉過身去仔細看,發現已經有了時間磋磨的老舊痕跡。

兩年前,周子倩決定做一個微縮版的「父子水餃」,在蒼蠅館子遍地的成都,這家開在牛王廟的水餃店常年排名全十,它是老一輩成都人的最愛。

小時候,爸爸經常帶著她來這裡吃餃子。

沒有高檔的店面,也沒有高端的服務,但這家店裡,有著老成都的煙火氣。

它的招牌是一個簡陋的紙板,上面一筆一划寫著「父子水餃」四個字,膠帶和牆上的廣告紙都已經褪成了認不出的顏色。

甚至水池邊已經剝落的瓷磚、醬油瓶上的油漬,都被周子倩一一還原出來。

在老客人眼裡,這就是它的特色,他們吃的是味道,也是多年的人情味。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父子水餃》不但是成都人的回憶,也引起了國外愛好者的共鳴,在義大利米蘭的袖珍藝術展覽上,它拿到了一等獎。

有國外的報紙報道周子倩,說她把故事場景和手工藝巧妙的結合在一起,讓人忍不住在她的微縮世界中流連忘返。

做微縮的藝術品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為了做出一件足夠逼真的作品,往往要用到100種左右的材料,要做得獨一無二,你就得發揮想像力。

周子倩曾經為了做一隻迷你玻璃杯,試驗淘汰了無數種材料,「這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情。」

而且一旦坐下來做模型,她就會很沉迷,有時候5點鐘起床,刷個牙洗把臉就開始,除去吃飯時間,可以連續做到晚上11點不挪坑。

很多人都問她累不累,但她完全不覺得。因為熱愛,所以不覺得累。

用自己的雙手,把自己留戀的回憶一點點復原,然後永遠留存下來,真是件無比浪漫的事。

圖文素材來源:

微博@Alessia玩具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eWxDWwBmyVoG_1ZZf3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