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浙警丨周津偉:掃黑硬漢的鐵骨柔情

2019-09-18     浙江公安

「我們這個案件過來幫忙指導一下……」

「我們剛收繳了一批槍枝,有些問題向你請教一下……」

「這個案件你審核一下……」

作為紹興市公安局掃黑專班的責任人,周津偉的電話鮮有安靜下來的時候,每天平均七八十個工作電話,手機超負荷工作,常常電量告急。

周津偉是紹興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掃黑大隊大隊長,除了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他還身兼打擊涉槍犯罪、打擊拐賣犯罪等數職,深夜的辦公室常常能看到他的身影,是位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人。

一張照片,迅速鎖定嫌疑人

武警部隊轉業的他,偵查能力一流,能與儀器PK的那種。

特別是對於槍械,他更是行家裡手。各種槍枝原理構造,涉槍犯罪的作案手段、變化和特點他都了如指掌。同事們說,只要周津偉看到涉槍暗語或者部件圖片,他就能分析判斷涉案對象的所使用的槍枝種類品牌及相關性能,甚至還能分析出嫌疑人作案能力。

2017年,紹興警方在偵辦一起販賣槍枝案件時,嫌疑人反偵查意識很強,辦案民警僅僅獲取了一段嫌疑人蒙面在銀行存現的一小段視頻。就憑著這一小段只露出眼睛和額頭的視頻,周津偉結合該嫌疑對象的體貌特徵,和大腦記憶中海量涉槍嫌疑人員逐一過篩比對,迅速確定犯罪嫌疑人,一舉破獲該起販賣美國「魯格」等境外火藥動力槍枝38支的部督重大槍案。

進山搜捕,2小時抓獲命案逃犯

2017年,村民發現在新昌與磐安交界的海拔1000餘米大山里,有一名和命案逃犯體貌特徵高度吻合的嫌疑對象長期潛藏山林,在山洞、石坎下住宿,並且在20餘公里的山林地帶不斷變換藏身之所,依靠偷盜農民的蔬菜瓜果維持生計。

(嫌疑人藏身的石縫)

當地公安機關多次組織圍捕均未能將該對象抓獲,有心的村民從村莊拍到了5公里外海拔800餘米山林里冒出炊煙的照片。

該山區綿延幾十公里,山陡林密、地形複雜,一個人躲在山裡,上百號人都未必能找到,而且僅憑從一張5公里外拍攝的照片,想要確定精確位置難上加難,追捕工作一度陷入困境。當時剛出差回來的周津偉臨危受命,帶領一名特警隊員,在當地兩位資深獵人的帶領下,趕赴大山開展抓捕行動。

當天下午,抓捕行動開始後,山上又突降大雨,能見度不佳。兩位當地的獵人也迷了路,無法確定嫌疑對象藏匿地點,周津偉根據照片拍攝角度與自己山林所處位置,發揮軍事地形學特長,結合方位、地形判斷,在翻越一道山樑後,快速鎖定嫌疑對象藏匿地點,一舉將嫌疑對象抓獲。此時,距離上山僅過了兩個多小時。

只想早日掃盡黑惡,多一次陪伴家人

紹興市公安局掃黑辦是全市公安機關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的大腦,既是指揮部、也是參謀部、協調部;負責統籌協調、組織指揮、案件偵辦、線索核查、文字綜合、檢查督導等工作,作為掃黑大隊大隊長,周津偉始終身先士卒,戰鬥在掃黑工作第一線。

2018年8月,在一起重大涉黑案件的集中抓捕中,周津偉帶隊趕赴黑龍江抓捕涉黑主犯,通宵抓捕審訊,又連夜將犯罪嫌疑人坐火車押解回紹興,碰巧又是火車客滿,在火車過道上擠了30多小時才安全將犯罪嫌疑人帶回,整整三天三夜沒合眼。

在一起重大案件辦理中,第一天通宵抓捕審訊,第二天又通宵抓獲其他犯罪嫌疑人開展審訊,最後得知主犯藏匿地點在千里之外的山東,他又連夜驅車趕赴山東……

加班加點已是常態化,出差抓捕更是家常便飯。周津偉笑稱:「現在不是傳統5+2、白加黑了,現在的工作模式就叫7-14高炮,每周上班7天,每天工作不少於14小時。」

中秋三天小長假,當人們都在歡度假期時,周津偉又和同事們一起,梳理相關案件線索,準備伺機開展抓捕……

14年的從軍生涯,他以隊為家;13年公安工作,常態加班,自小孩上學以來,他只接送過3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希望早一日掃盡黑惡,多一次陪伴家人。」周津偉說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cS3Qm0BJleJMoPMDOE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