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上半年西安新登記市場主體56萬戶

2019-08-23   西安封面

記者從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2019年6月25日,全市市場主體累計在冊1937615戶,同比增長62.24%,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全市累計在冊各類市場主體總量排名第4位,同比增長率排名第1位。同時,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563956戶,同比增長156.48%,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戶數及同比增長率排名均為第1位。

新登記突破56萬戶

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第1

5方面原因

促成上半年新登記市場主體快速增長

據市市場監管局分析,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保持快速增長的動力,主要有五個方面:一是政策法規紅利。1月1日《電子商務法》實施,大量自然人經營者集中辦理個體戶登記24.75萬戶,占比49.63%。二是營商環境優化,吸引大量外地投資者。在全市新登記個體戶中有43.1萬戶是外地投資者,占比86.48%。三是新經濟業態推動個體戶數量倍增。網店經營「無貨源模式」,門檻低、投資少、辦理個體戶可享受稅收優惠,增加店鋪數量權重可加大貨品點擊率,具有「一人多照」「一址多照」經營新特點。四是全市形成主體快速健康發展合力。市市場監管局與阿里巴巴集團、騰訊總部達成合作協議,由其引導平台內數十萬經營者辦理登記;與區縣、開發區主動對接,形成上下聯動、協調配合工作機制,市場主體發展保持快速增長。五是市場監管部門主動作為、精準發力,全力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市場主體快速增長。

114.8萬餘戶

累計辦理「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營業執照

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服務全市市場主體的高質量發展,為市場主體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

市場准入便利化改革不斷深化。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市場主體的登記註冊,持續推行「24小時工商登記不打烊、365天辦照服務不間斷」服務,不斷完善市場主體網絡登記渠道,形成了全程電子化登記、微信辦照、支付寶辦照、移動服務車辦照等個性化、多樣化、全方位地註冊登記服務體系。在深化改革方面,進一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已累計辦理「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營業執照114.8萬餘戶。

今年4月,在全省率先啟用企業登記身份管理實名驗證系統,在企業設立登記環節對股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高管、經辦人等自然人的身份進行查驗,申請人通過該系統完成實名實人驗證,在授權有效期內辦理企業註冊登記,有效防控了冒用他人身份騙取註冊登記行為,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同時,今年積極推進企業註銷便利化改革,已經搭建完成我市企業註銷便利化平台,並於2019年6月進行了試點運行。

優化流程,進一步簡化企業開辦。依託我市企業開辦「一網通辦」平台,企業開辦平均辦理時間已可以壓縮至3天以內。同時,自5月20日起,西安市在全省率先取消銀行帳戶開戶許可,比國務院要求的2019年底前提前半年實施到位。這些都為我市營商環境提升助力,有效降低了市場准入制度性成本。

市場監管部門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

1700多萬元

監管執法力度不斷加大。今年上半年,市市場監管局以創建「六個放心」消費環境為目標,將專項整治工作與市場監管工作緊密結合,不斷加大市場秩序整治力度。一是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經營行為,查辦打假治劣案件437件、廣告違法案件161件、商標和專利違法案件195件、價格違法案件10件、網絡違法案件110件,集中銷毀侵權假冒商品11大類2723件,受理消費者諮詢投訴舉報5.8萬餘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769.56萬元。二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強力推進。今年以來,全市市場監管系統走訪經營戶7.9萬戶次,累計收集涉黑涉惡涉亂線索413條,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立案467件。三是紮實開展保護秦嶺野生動植物資源專項行動。發現和移交問題線索24起,查辦網絡售賣野生動植物信息178條。四是著力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累計開展行政指導、行政約談323次,查辦案件214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45.6萬元。五是不斷深化「打傳規直」工作。聯合公安部門搗毀傳銷窩點187個,抓獲涉傳人員808人,立案5起,刑拘14人。六是不斷完善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全市內資企業年報率89.44%,外資企業年報率92.51%,限制「老賴」擔任法定代表人1530人次,將488戶企業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

市場安全監管不斷加強。今年我市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嚴而有力,抽檢各類檢品1548批次,大型農貿市場快速檢測65087批次,查辦「四品一械」違法案件800件,依法取締、搗毀「四品一械」窩點15個、依法移送涉刑案件8起。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嚴而有序,累計加裝物聯設備電梯1562台,錄入特種設備安全監管信息平台使用單位8417家,投保電梯安全責任險5.65萬台、投保率62.8%,檢查各類特種設備1.83萬台件,發出安全監察指令書221份。產品質量監管嚴而有效,持續深入開展「質檢利劍」行動,檢查生產領域各類生產企業1166家,處理投訴376件,一、二季度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分別為98.59%、98.45%。

質量強市深入推進。紮實開展名牌清理工作,完成對有效期內28家涉及工程建設領域省市名牌企業的督查和6家省市名牌的抽查,全面停止2018年西安名牌產品評選認定工作。持續推進「標準化+」行動,全市新增國際標準7項,國家標準21項,行業標準19項。不斷提升檢驗檢測能力,陝西省功能性紡織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通過省局驗收成立,依法註銷不符合法定條件的檢驗檢測機構34家。持續深化計量惠民服務,新建全市社會公用計量標準6項,檢定甲醇M100加註站6座、加註機52台、甲醇出租汽車計價器8156台。

來源: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朱雪嬌

編輯:芥末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