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女童眼裡取出幾十張小紙片,媽媽知道真相淚奔

2019-11-16   智欽孕嬰平台

孩子被欺負了你怎麼辦?

就在幾天前,河南禹州,7歲的小女孩多多因為眼睛疼被送進醫院,結果卻被醫生髮現眼睛裡有異物!

伴著小女孩痛苦地哀叫聲,醫生用棉簽一片一片把紙片從眼睛中取出,這些大小不一的紙片足足有幾十片。

又厚又硬的紙片被塞進柔軟的眼睛裡,光是想想這個畫面,作為一個成年人,我都感到無比的後怕。

我們不知道小女孩眼睛裡的紙片是否全部取出,更不知道這些紙片對女孩的眼睛有沒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光是聽著女兒的哭喊,媽媽感覺心都要碎了。

中國有句古話叫「眼裡容不得半粒沙子」,平時我們眼睛裡不小心飛進一根睫毛,都會非常磨眼睛。

而在視頻中,大大小小的作業本紙片被放進小女孩的眼睛,該是多麼難受和痛苦。

更可氣的是,這些紙片居然是學校三名男同學強行塞到多多眼裡的!



更氣憤的是,學校校長回應:「七八歲的小孩也沒有惡意,就是小孩兒在一塊玩。」



這是赤裸裸的包庇,赤裸裸的不負責任!!!



「沒有惡意」就允許他們隨意踐踏別人的健康,「沒有惡意」就允許他們肆無忌憚地讓別人痛苦不堪,這就是名副其實的校園欺凌。

都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孩子也不例外。

據調查統計,校園欺凌不僅僅發生在初高中,小學也是校園欺凌的重災區,甚至連幼兒園都不能倖免

有時候,天使般可愛的孩子也會變成「吃人不吐骨頭」的魔鬼。

隱形的「幼兒欺凌」

常常以為上幼兒園的孩子都是小天使。那些在電視上常常出現在中小學校園的欺凌霸凌事件,幾乎不可能出現在幼兒園。

可惜事與願違,這種幼兒的欺凌不但時常會出現在幼兒園中,而且幼兒欺凌的方式手段並不比大孩子們少。

戲弄、排斥、嘲笑、孤立似乎在大人的意識里,小孩子根本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但這些事卻是真實存在的。

作為父母,要關注孩子發出的求救信號,不要讓孩子陷入欺凌之中。

當欺凌發生時,孩子都會向老師或者家長發出信號,我們要注意觀察孩子在日常的行為表現中是否出現了異常:

以前很愛上幼兒園的孩子,突然間無理由的拒絕上學。甚至提到上學就哭鬧不止;

如果大人問道"你喜歡你的學校/同學/老師嗎"孩子突然變得沉默,表情也變得凝重;

孩子的情緒出現了大的波動,變得具有攻擊性或者對外界冷漠…….

有這些異常的表現,可能孩子已經遭遇了欺凌,正在向你發出信號。

如果你也懷疑自己的孩子受到了欺凌,則需要家長重視,一面向孩子了解究竟是出了什麼問題。這種事情是否經常發生。

面對「幼兒欺凌」要教孩子勇敢說「不」

我身邊很多媽媽都覺得,孩子還小,吵架打架正常,談不上「欺凌」。

可往往是父母的疏忽,對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

當孩子被欺負時,我們一味地勸孩子:「他跟你開玩笑呢」,「他打你,你打他」,「以後別招惹他」,或者直接找家長理論。

這樣不但不會解決孩子被欺凌的根本問題,還會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甚至,他會覺得爸爸媽媽不愛他,在自己最無助時,爸媽都不曾理解,更不曾給與幫助。想想,那時候孩子該有多絕望……

作為家長,孩子是用生命呵護的寶貝,我們要時刻警惕幼兒之間發生的欺凌行為,把欺凌行為的苗頭扼殺在搖籃里。

幫助孩子

孩子遭遇欺凌後,家長如何對待孩子很重要。

不要責怪孩子膽小,要告訴孩子,父母會站在他這邊對他進行保護。

讓孩子知道,在遭受欺凌的時候,尋求父母和老師的幫助不是懦弱膽小的表現,而是非常正確理智的行為。

儘可能的去呵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幼兒園,一個老師要面對是十幾個孩子。

即使老師再周到,也不可能時時刻刻把每個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放在眼裡。

所以,我們也應當教會孩子一些面對欺凌的應對方式。

1.忽視

如果孩子是被他人言語攻擊欺凌,最好的方式就是不予理睬,徑直離開。如果欺凌上升到了肢體攻擊,那麼要讓孩子學會反抗,並且及時的尋求老師的幫助。

2.勇敢回擊

欺凌發生時,鼓勵孩子挺直腰板,大聲的告誡對方"離我遠些""走開"。讓孩子敢於回擊,之後遭遇欺凌的機率則會大大降低。

3.尋求幫助

鼓勵孩子在遭受到欺凌時第一時間去找老師尋求幫助。要讓孩子理解尋求幫組不同於"告密",而是在和不良行為作鬥爭,是值得鼓勵和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