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月銷量突破20萬,漲瘋的長安汽車都做了什麼?

2020-10-19   老車主說車

李雪琴在《脫口秀大會》的旅程結束後,寫了這樣一段話:一個人光靠莽去干一件事兒,最多能拿到正態分布的84分,離優秀分85差一個質的變化。

但事實證明,李雪琴的確不是莽出來的。她成天念叨著要被淘汰了,但最後還是殺進了決賽;她也成天念叨著寫不出稿子來,但「宇宙的盡頭是鐵嶺」的段子,好笑之中也沒缺少表達。

本質上,李雪琴是一個優秀的人。小時候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2013年參加北大在遼寧省的自主招生考試,也考了第一。再後來開始創業,一條短視頻上了熱搜,第一次接觸脫口秀,也干翻了一眾老炮,被李誕稱作「天賦異稟」。

如果這都是天分,那她也從未吝嗇過努力。就拿脫口秀來說,她拿到《手把手教你說脫口秀》之後,兩天時間把書看完,提煉出要點,還認真做筆記,同時,她又把第一季比賽重看一遍,了解脫口秀規則。

當然,上台之後的她依舊忐忑不安,但並不阻礙她一直走下去。

人們常說,是金子總會發光,而很多時候,成功的配方就可以等於天分加努力。這樣的例子其實並不少,甚至於在汽車行業中,我們也能找到。

10月9日,長安汽車披露了9月的銷量快報。數據顯示,今年9月,長安汽車的銷量為20.55萬輛,同比增長28.6%,至此,長安汽車集團已連續6個月實現銷量同比正增長。

前9個月,長安汽車的銷量為137.09萬輛,同比增長12.15%。根據長安集團2019年報所披露的「2020年集團產銷目標191萬輛」,其已完成了目標任務的71.77%。

從統計數據來看,今年9月,長安汽車集團旗下的自主品牌、長安馬自達、長安福特均有著不錯的市場表現,多款車型的銷量均進入了「萬輛俱樂部」。

具體來看,在自主品牌陣營中,未來科技量產者UNI-T(參數|圖片)的9月銷量為10601輛,已連續第三個月銷量破萬;明日座駕CS75(參數|圖片) PLUS的9月銷量為25724輛,已連續第六個月銷量突破2萬輛;國民家轎逸動(參數|圖片)PLUS的9月銷量為18481輛,同樣表現不俗。

此外,長安歐尚(參數|圖片)9月銷量為15824輛,長安凱程為25120輛,市場表現也不錯。

合資品牌方面,長安馬自達和長安福特的9月銷量也雙雙實現了同比正增長,迎來了真正的「金九銀十」。

長安汽車能夠拿到這一出色銷量成績,一方面是它本身便具備著足夠優秀的特質,而另一方面則是它持續努力、與時俱進的結果。當我們深入其中去了解,便會發現長安汽車正是如此。

▍品牌形象是門面

強調品牌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看來似乎已經是上個時代的事情了。在網際網路的環境下,「快餐式」的消費好像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此時強調品牌變得不那麼時髦,似乎也不再是重點。

但是,當我們把網際網路風潮的各種影響考慮之後,面對各行業的轉型升級,面對市場的消費升級,面對大家的消費觀念不斷改變的時候,我們發現,好的品牌形象在競爭之中存在著絕對的優勢,來獲得客戶的偏愛和忠誠度。

所以我們看到網上吐槽海底撈過生日的尷尬,卻仍沒耽誤大家去吃火鍋;我們看到大家吐槽蘋果原裝不再帶適配器的吝嗇,卻仍沒減少大家對iphone12的關注。

顯而易見的是,這些企業已然擁有了自己的品牌客戶群體,自然也就提高了與別人競爭的能力。

回到汽車行業中來,當「新四化」的浪潮席捲,新能源掛在了每個人的口中,長安汽車也意識到了面向未來致力轉型的重要性,品牌煥新便是長安汽車邁出的關鍵一步。

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品牌進行了形象更新,合資品牌里有大眾、豐田,自主品牌里也有新奔騰和新寶駿,大都是以全新的品牌LOGO和標語,來迎接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

而為了更好地與智能時代下的用戶進行溝通,同時體現全新品牌價值「科技長安 智慧夥伴」的精神主張,長安汽車在2020北京車展之際將品牌形象進行了升級。

長安汽車以「有溫度的科技感、夥伴式的關懷感」的科技自然設計策略,將品牌LOGO及品牌色系進行了設計優化,與方正字型檔團隊共同開發設計完成了全新品牌專屬字體——長安引力體正式亮相。

全新的品牌LOGO則順應數字化體驗的發展趨勢,減少不必要的複雜裝飾元素,進行了平面單色化處理,符合用戶年輕化和數字化的新潮流。升級後的品牌LOGO聚焦V元素,展現出了更加自信、睿智的品牌精神。

長安汽車發布的全新品牌視覺形象,體現對用戶的觀察與關懷,很好的呼應了品牌「永不止步的技術關懷者」品牌人設。

未來,這套視覺體系將伴隨著長安汽車所提供的創新產品與服務,讓消費者更好的體驗「科技長安 智慧夥伴」的品牌價值主張。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對於一台車來說,無論它能引發多少的討論,又或者在營銷方式上有多少的創新,說到底,造車技術才是核心之本。

對於傳統造車來說,核心技術是傳統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對於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說,掌握「三電」核心技術的重要性也同樣不言而喻。

早先,中國汽車需要以市場換技術,通過合資來尋求出路,處處有所牽制,而隨著中國品牌著力於自主研發,漸漸實現了「彎道超車」,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這也是一個證明。

長安汽車一直是一個低調務實的車企,它對技術也一直有著很高的執著,之前在徐留平的帶領下,長安汽車也走上了一條自主研發的道路,並建立起了紮實的技術功底。

一邊是它的藍鯨動力。比如它的藍鯨1.4T發動機,最大功率116kW,峰值扭矩260N·m,1500轉即可達到峰值扭矩,並且具有「凈」、「靜」的特點。

"凈"指的是發動機在環保和節油性方面的優勢:逸動藍鯨版每箱油(53升)可跑約980公里,並且滿足國6標準。"靜":指的是更優級的靜音性能:整車怠速噪音低至37分貝,擁有圖書館級的靜謐座艙。

其次,是藍鯨NE動力平台。

藍鯨NE動力平台,是長安汽車歷時4年打造的面向下一代排放、油耗法規標準的全新動力平台,全系兼容48V、HEV、PHEV、REEV設計,助推"香格里拉"計劃。

較上一代系列產品,升扭矩提升30N·m;也是同級別唯一雙出口IEM+Twin-scroll E-wastegate渦輪增壓;藍鯨NE平台化產品最高熱效率40%,超過傳統版增壓直噴發動機平均熱效率36%,甚至超過大眾最新混動米勒發動機的39%熱效率;最後重量較上代產品輕14kg,長度短28mm,完美實現輕量化設計。

另一邊,長安汽車也自主掌握新能源「大三電」核心技術,具備控制系統軟硬體開發、電池系統集成設計、電驅系統集成設計等核心能力,控制技術實現國內三個第一,突破和掌握384項新能源關鍵核心技術,技術實力保持國內領先。

目前,其已設立重慶、北京兩大研發基地及重慶電池系統集成生產基地,形成了重慶、北京、保定、合肥、南京、南昌、深圳等七地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能力。

此外,在智能化領域,長安汽車率先實現了L3級自動駕駛量產,榮獲2020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最具競爭力獎。

長安汽車旗下最智能化的量產車長安UNI-T,搭載UNI-Life智能交互車機系統和具備量產條件的L3級自動駕駛技術,並很快月銷過萬。

而且,在自動駕駛領域,長安汽車先後實現2000公里無人駕駛長距離測試、自動駕駛核心技術APA4.0量產、APA6.0高級別自動泊車功能、自動駕駛核心技術IACC量產等技術,在自主品牌中處於領先地位。

在汽車產業變革之際,長安汽車在新能源和自動駕駛技術領域加強了布局,強化了「技術才是核心競爭力」的理念,面對機遇與挑戰也充滿了底氣。

▍產品是絕對根基

無論何時,產品都是檢驗一個品牌功底的唯一標準。對長安汽車自主品牌陣營來說,無論是未來科技量產者UNI-T、明日座駕CS75 PLUS還是國民家轎逸動PLUS的9月銷量都一再證明著長安汽車的實力。

而這次北京車展上,長安汽車又發布了全新的乘用車高端產品序列UNI,並且帶來了高端產品序列的概念車型Vision V,為大家帶來了更多的驚喜。

一邊,全新的高端產品序列正式命名為UNI,其象徵著與獨立思想者同行,用想像力探索未來的汽車和汽車的未來,讓汽車成為大家的夥伴,而非單純的工具。

該產品序列的稱號也彰顯出了序列旗下汽車產品將具有極高的智能化表現,從而成為更懂駕駛者的夥伴。

另一邊,長安汽車的全新概念車(參數|圖片)型Vision V絕對是一大亮點。

該車採用了新科技智慧美學的全新設計語言,在設計上突破了汽車發展的近百年歷史中格柵設計形態,通過參數化設計手法,以多變量方程的方式陣列開來,為以進氣功能為主的格柵賦予了全新的意義。

此外,該車還使用了飛行器印記、V型面、超連續莫比烏斯屏、長安藍、智能AI等專屬的品牌超級符號。該車加入了眾多的眾多太空飛行器的元素,研磨出機翼式擾流套件、發動機式雷達、鰭片式輪轂等設計,呈現出更強的空氣動力學表現。

車內則通過扭轉的線面連接兩塊負責不同信息交互的螢幕,並且通過巧妙的結構設計使其體量變得更加輕盈,打造出純粹的超連續式未來太空座艙。而且該車搭載主動環保健康材料,具有抑菌、透氣等多重優勢,為消費者呈現出全新的駕乘體驗。

根據規劃,長安汽車未來5年計劃推出5款車型,包含SUV及轎車,覆蓋滿足年輕用戶所有需求的細分市場。相比其他自主品牌,長安更為自成一派,憑藉著全面革新的品牌價值以及SUV、轎車產品序列,已然成為了自主品牌中真正意義上與合資品牌搶奪市場的種子選手。

我們不得不說,長安汽車通過新形象,新技術、新產品服務了更多的用戶群體,讓行業感知到了自主品牌強勢的品牌魅力,而銷量的節節攀升其實也正是市場對於長安汽車的反饋。

現如今,長安汽車正在持續深入推進「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將效率和軟體能力打造為核心能力,加速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轉型,向世界一流汽車企業邁進。我們也始終相信,長安汽車距離這一天並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