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37億票房超越《紅海》排影史第4:5年磨一劍的改命之旅

2019-08-14   來自N次元

一部今年夏天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被盛讚為國漫之光——

89分鐘票房過億,創下動畫電影首日最高票房紀錄、動畫電影最快破億紀錄;豆瓣評分8.7,是近十餘年國產動畫電影的最高分;票房打破了《大聖歸來》的記錄,創下了37億的新高……

從目前最新的國內上映電影的票房總榜上來看,《哪吒》已經超越了《紅海行動》位列第4。

距離第3的《復聯4》還差5億,而且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哪吒》有望超越第3的《復聯4》。

每個人都有過夢想,只不過多數人都在長大的過程中弄丟了自己的夢想,餃子也不例外。

在放棄夢想這件事上,其實大家都是一樣的俗。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麼?

莫過於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放棄了不該放棄的。

一個人的一生,一般會有七次機會,改變人生走向。

但上天發放每一次機會時,都會設置一些門檻,只讓有膽量的人去跨越。

餃子曾經在10年前自嘲過:

「名牌醫科大學畢業後轉行搞動畫,正經的工作辭職不幹,一個人餓著肚子做短片,這人是不是有病啊?啊呀呀呀呀呀呀呀——所以我常說群眾眼睛是雪亮的嘛,一下就被看穿了,我真的有病耶!」

直到《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的時候,很多觀眾依然不了解這位導演 。

他的微博粉絲僅僅十幾萬,而且大部分還是在電影上映後才關注的。他在微博上為《哪吒》搖旗吶喊的初期,微博的轉發量只有可憐的個位數,曾經14年的時候,他想給自己微博弄個加V認證,發現自己粉絲還不到100,全靠朋友宣傳幫助才湊夠人數。

為什麼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哪吒的父母一改原著里的形象,成為了哪吒最堅定的守護者呢?

因為導演餃子的父母對餃子正是如此,對於一個導演來說,他的作品正是他精神世界的投射。

如果說,最初的棄醫轉行,遭受到了旁人冷嘲熱諷,但是因為有父母的支持,他才能堅持下去。

為了做自己的作品,餃子辭職在家,母子倆的生活,全靠母親每個月1000元的退休金來支撐。

所以,在他的回憶里,他曾經說過:

消費方面,我們能省就省,衣服基本沒買過新的,母親經常去超市買特價食品,以素食為主,住在成都的二手房裡,旅行這種事,對我來說就是天方夜譚。

在充滿偏見的世界裡,哪吒有父母做靠山,而對於現實中的餃子來說,他就是哪吒,父母也同樣是他的靠山。

2008年,《打,打個大西瓜》橫空出世。

這部作品耗費了三年多的時間完成的。那時候的餃子,家裡電腦並沒有聯網。

一方面,這樣做可以減少娛樂的時間,減少外界的影響,另一方面,可以保證電腦在製作動畫時的穩定性。

這部幾乎是零成本,僅靠他的一個人、一台電腦,耗時三年八個月打造出的16分鐘短片,在當時一推出就口碑爆棚,拿獎拿到手軟,國內外斬獲了30多個大獎,包括含金量很高的第26屆德國柏林國際短片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最高獎項「評委會特別獎」。

這幾年,從《大聖歸來》開始,基本每出現一部好動畫,社交媒體都會重燃一次「國漫崛起」的話題。

只是,我們終究明白,國漫真正的崛起,從來不是只靠單個的作品,而要看整個體系的發展程度。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作品的製作過程中,餃子就有深刻的體會。

這份傲人的成績,是導演餃子花費5年時光的心血所換來的。

創作期間各方面的困難每天都向餃子襲來,製片人到最後天天向他施壓,因為其在影片極致上的追求,都要把公司搞垮了。

就是這種壓力之下的堅持,讓《打,打個大西瓜》之後泯然眾人的餃子,以鳳凰涅槃的姿態,再次高調的回到世人面前。


因為這部作品在做特效的過程中,很多細節和操作都需要導演餃子親自上陣指導。

而原因是因為做特效的團隊,並不比導演本人更加的專業多少。

所以,這種更多的依賴個人的能力的局限性,也正是目前國漫還存在的局限性。

因為一部成熟的作品產生,其實會更需要工業化的生產流程。

如果說,上世紀的中期國漫曾經有過輝煌,當時水平最高的是上海美影廠。

但當時基本都是為了傳承經典的中國文化,並沒有市場化運作的延續。

1941年,萬氏兄弟推出了最早的那部動畫《鐵扇公主》。

而「漫畫之神」手塚治虫在看完了《鐵扇公主》,決定放棄醫學,轉行做動漫。

所以,才有了後來的《鐵臂阿童木》等經典作品的出現。

而1961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大鬧天宮》橫空出世,這部由萬籟鳴執導的作品, 曾經轟動全國,聲名世界。

在當時,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看了《大鬧天宮》後,萌發了將動畫創造作為自己終身目標的想法。

而從2000以後,國產動畫才開始了市場化的運作,因此,在八九十年代,才有了《變形金剛》《藍精靈》《風之谷》等國外優秀動畫的引進,才進一步衝擊了國產動畫市場。

所以,《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高票房,對於國漫來說是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國漫不易,國漫的崛起,需要的是像餃子這樣的人,而不是那些打一星的噴子。挑毛病總能挑出來,但國漫更需要投入時間和人才,去把這片天給撐起來,不然未來的我們依然只能看日漫和美漫。

畢竟,國漫曾經輝煌過,也將會真正的崛起。



本文為「來自N次元」的原創首發,如有抄襲搬運,追究責任。圖片來自網絡,侵刪致歉。

歡迎小夥伴們關注、點贊和轉發,將會有更多精彩內容等你來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