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到來,流浪貓狗怎樣過冬?雖然是老生常談,卻值得認真思考

2020-11-14     哈嘍領養嗎親

原標題:寒冬到來,流浪貓狗怎樣過冬?雖然是老生常談,卻值得認真思考

雖然現在的天氣還不是特別冷,尤其是中午出太陽後,甚至感覺有點熱,但不得不承認天氣是在一天天變冷。還沒有到深冬,但是現在早晨晚上已經很冷了,路邊的流浪動物們最難熬的時候也到了。

流浪貓狗怎樣過冬?這個問題可能是老生常談了。但是每次看到樓下的流浪貓、校園裡越來越多的流浪貓,還是會思考這個問題,該怎樣幫助它們過冬?

也許是因為今年疫情,人們都在家裡度過了那麼長時間,街面上的流浪貓狗更多了,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能發現又來了一隻新流浪貓。這次小編看到的,是一家三口。不知道它們是什麼時候到這裡的,一天早上突然聽到叫聲,就看到了它們。貓媽媽是一隻玳瑁,貓爸爸和小貓咪都是純黑的貓。

為了過冬,它們一家三口,擠進了電箱下邊,那裡更暖和,但是也很危險。人們不知道電箱裡是什麼結構,不知道它們會不會不小心觸電。只是不知道對於它們來說,是觸電這件事情更危險,還是出來面對寒冷這件事情更危險。

每個冬天,都有60%的流浪貓和30%的流浪狗過不了冬。冬天對它們最大的威脅,一是寒冷,二是缺水。

在北方,人們冬天穿著棉襖棉褲都不會想出去走一圈,零下十幾度的天氣,甚至再往北一點,零下幾十度的氣溫。它們身上的毛髮也不能抵擋嚴寒的天氣,這個時候的流浪貓也摒棄領土意識,開始抱團取暖。

另一些流浪貓則會為了一個更暖和一點的地盤大打出手,汽車輪胎、能避風的一面牆、發光的路燈,都會讓貓貓狗狗爭得頭破血流。打鬥的過程需要耗費體力,打輸了更是連能睡的地盤都沒了,熬過一晚,第二天一睜眼又要想今天要去哪裡獲得食物,去哪裡喝點水,天黑之前還能找到一個暖和點的地方嗎,我在這裡會不會被人趕走……

很多流浪貓狗都會在冬天來之前吃大量的食物,長毛髮,儲存脂肪來過冬。能量就是它們扛過這個冬天需要依靠的東西,樓下的一家三口,玳瑁媽媽比較親人,它每天都坐在路邊,看著來往的路人,主動去蹭,希望能得到一點食物。黑色的貓爸爸和小貓比較膽小,一直躲在裡邊,晚上沒有人了才敢出來。

這就是流浪貓在冬天生存的現狀,一邊需要抵禦嚴寒,一邊想要尋求人類幫助,可又一邊害怕著人類會不會傷害它。

所以當你看到一隻流浪貓,它因為你的接近而害怕退縮的時候,不要急著去追它,也不要就覺得這貓不親人。對流浪貓來說,不親人才能避免被人傷害。給它們一些食物,一些水,如果可以的話在水裡放一點點紅糖。這樣既能減緩水被凍住,又能給流浪貓提供一些能量。

遇到身體瘦弱的貓咪和狗狗,如果當地有流浪動物救助中心,及時送過去。身體瘦弱的貓咪和狗狗,更加抵抗不了寒冷。

在流浪貓經常出現的地點,用紙箱子、舊衣服做一個簡易貓窩放在那裡,一個貓窩就可以幫它們抵禦冬天的寒冷了。

流浪狗通常是結伴而行的,但流浪狗其實面對比流浪貓更難的困境:少有人投喂。在居民聚集區的貓咪,通常每天都能接受人們的投喂,還會有人特意買貓糧來喂。但是由於流浪狗體型大,而且有被咬後得狂犬病的風險,再加上它們髒兮兮的毛髮,大多數人都是不願意去喂流浪狗的。

冬天的廚餘垃圾不那麼容易變質,流浪狗們可以在垃圾桶中翻找食物,但這樣又增加了傳播疾病的風險。它們還要面對人們的驅趕,更不容易找到一個可容身的地方。

經常有人說定點投喂容易造成流浪動物的泛濫,但是在冬天,食物水源缺少,定點投喂確實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了。減少它們因為尋找食物和搶奪食物而消耗的體力,補充能量,這些小可愛會平安度過這個冬天的。

而且這對寒冷中的小貓咪來說,也算是一種希望啊!它每天可以充滿希望的醒來,走到哪個位置等著好心人過來投喂食物,懷揣著希望也就覺得日子過得更容易一點了。

當然,還是要呼籲TNR(捕捉、絕育、放歸),呼籲領養代替購買,這才是減少流浪貓流浪狗更有效的辦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VvuxXUBdHeNs4oxIl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