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戰機對伊發動空襲 俄:當地局勢將近失控

2020-01-02   張殿成軍情觀察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裡,伊朗處在薩達姆和塔利班兩大敵對政權夾擊之下,戰略空間一直處於壓縮狀態。然而,美國接連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客觀上幫助伊朗除掉了兩大地區對手,改變了伊朗的戰略態勢。隨著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陡增,還隱約出現了一個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真主黨構成的什葉派「新月地帶」,這種戰略態勢令美國十分不安。

自2018年以來,美國在遏制伊朗地區擴張問題上可謂是使盡了渾身解數。從最初撕毀核協議,到採取外交孤立和經濟制裁,再發展到聯合多國組建海灣護航聯盟,發起了一輪強過一輪的軍事施壓,但都未取得理想效果。其實,美國也選擇過使用武力相威脅。例如,在卡達烏代德空軍基地部署B-1B和B-52H戰略轟炸機,掛載大量飛彈在波斯灣海域進行演習。美國海軍軍艦也強化對伊朗威懾,「林肯」號、「杜魯門」號等航母戰鬥群相繼開到伊朗周邊海域。為了震懾伊朗,美國還將F-35隱身戰鬥機部署到了卡達,並與B-52H實施聯合演習,演習的目標構想,就是打擊伊朗的飛彈發射基地。但無論如何,伊朗就是不為所動,這讓美軍根本無從下手。當然,伊朗也獲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等中東什葉派武裝力量的支持。

據敘利亞媒體12月29日報道稱,美國開打了,美軍出動數架F-15戰機對伊拉克境內什葉派武裝力量「真主黨旅」發動了猛烈空襲,已造成70多人傷亡。按照美方的說法,此前「真主黨旅」對美方人員發動了襲擊,並受到了伊朗方面指使。有分析認為,美軍發動空襲旨在遏制親伊朗的什葉派勢力在中東地區的擴張。此前,伊拉克國內發生針對什葉派政府的暴亂活動,「真主黨旅」在平暴維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伊朗多次指責美國派遣特工潛入伊拉克,從事破壞甚至顛覆伊拉克政權的活動,並企圖藉此破壞伊朗與伊拉克的外交關係。可以說,美軍空襲與伊朗關係密切的伊拉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的預演。

然而,美軍的空襲行動不可避免地引發了伊拉克民眾的反美情緒集中爆發。12月31日至1月1日上午,數百名伊拉克人在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前投擲石塊、試圖衝進建築物內,抗議美軍的空襲,並要求美國撤離駐伊的5200名士兵。為了應對緊張局勢,美軍派出一架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飛至位於巴格達的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上空,投擲了多枚干擾彈對抗議者進行武力震懾。與此同時,美國還指責伊朗策劃伊拉克民眾衝擊美國使館事件,並宣布將立即向中東地區增兵約750人,並會在晚些時候派出4000人的部隊,以防不測。

對此,伊朗方面堅決否認參與衝擊美駐伊拉克大使館,並警告美國勿藉機報復。有消息稱,目前伊朗有近10個師的陸軍和「聖城旅」在兩伊邊境集結,他們已經做好準備,一旦美軍發動襲擊,就會立刻做出反擊。俄羅斯媒體報道稱,伊朗一直擔心美國顛覆伊拉克什葉派政權,這將嚴重損害伊朗的戰略利益。而美國在中東地區影響力的大幅下滑,特別是對伊拉克政權控制能力的喪失,使其在應對中東地區安全問題上變得更加激進。隨著伊拉克人民的覺醒,其反美情緒已經非常高漲,美軍毫不猶豫地採取武力手段實施壓制,使得當地局勢將近失控。可以預見的是,在中東地區,美國與伊朗的對抗會更加激烈,不排除雙方直接爆發軍事衝突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