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奮進勇追夢

2019-12-27     恩施新聞網

記者 毛國寅 通訊員 胡建亮

12月25日,恩施州來鳳縣的小琪琪和小春紅在杭州蕭山中醫院接受了脊柱矯正手術,在「重塑人生脊樑」項目幫助下,燦爛的童年圓了健康的夢;建始「黃四姐」通過「硒品入杭」,依託杭州電商平台營收超過3000萬元,讓她離創業夢更近了;宣恩李家河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旁花卉飄香,村民滕翠雲當上了養護工,圓了家門口就業夢……當一個個夢想照進現實,背後是杭州與恩施無數個追夢人日夜的堅守與付出。在攜手共奔小康的追夢路上,讓我們共同感受到生命付出與價值。

2019年,杭州市與恩施州圍繞「所需與所能、扶貧與協作、輸血與造血、主體與幫扶」四大關係,聚焦「准」「實」工作要求,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多領域扶貧協作。一個個項目拔地而起,一個個產業厚積薄發,一批批幹部勇擔重擔,一批批群眾走出大山。兩地人民攜手同行,努力奔跑,譜寫了勠力同心、共同追夢的時代壯歌。

追夢,舵穩當奮楫,無問西東

有一種情緣跨越千里,有一種協作心手相牽。2019年以來,浙鄂兩省和杭恩兩地黨委、政府按照中央的部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重要論述,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深入推進落實,雙方全面溝通會商,協作機制健全高效,協作合力不斷增強。

浙江省委書記車俊、省長袁家軍、常務副省長馮飛,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省長王曉東、副省長萬勇親力親為,深化協作。今年6月27日,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帶隊赴浙江推動協作;7月31日,浙江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馮飛赴恩施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一年來,兩地黨政主要領導調研考察實現互訪達10多次,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時任市委副書記、市長徐立毅,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於躍敏,市政協主席潘家瑋以及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恩施州委書記柯俊,州長劉芳震等恩施州主要領導均親自調度,推動工作。湖北省政府在恩施召開全省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現場推進會;杭州市、恩施州黨委會會議、政府常務會議10多次研究東西部協作工作,兩地定期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專題會議、聯席會議,形成「省負總責、市州區縣抓落實」的機制。

從3000萬到3.88億元,三年間杭州財政幫扶資金投入翻了12倍,杭州市加大向恩施州提供的財政援助資金,投入項目305個,覆蓋全州88個貧困鄉鎮,帶動貧困人口9.47萬人,落實各類捐贈資金8840多萬元,扶到點上、扶到根上。通過實施「三個三」項目帶動計劃,在項目安排上,重點向深度貧困地區,向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向產業類、勞務協作類項目傾斜,確保90%以上資金用於貧困村和貧困戶,確保項目與貧困戶的精準脫貧緊密聯繫,全州基礎設施、產業環境大幅改善。

20名掛職幹部、24名專業技術人才、240餘人次短期人才奔赴脫貧攻堅一線,組成了杭州市幫扶恩施州工作隊,成為對口幫扶的「橋頭堡」和「先鋒隊」。他們一路進農家、訪民情、到一線、解難題,本著「牢記使命,無問西東」的初心,發揚「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幹勁,把「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書寫在武陵山中。工作隊先後獲「湖北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杭州市模範集體」「恩施州脫貧攻堅榜樣」,成為扶貧一線鍛造出的當之無愧的「一流施工隊」。

追夢,風勁好揚帆,聚力遠航

一年來,杭州市圍繞恩施州打造「四大千億產業集群」目標,充分發揮兩地資源優勢,實施「農特產業」「旅遊業」「硒品入杭」和「浙企入恩」四大產業合作提升工程,產業扶貧基礎進一步夯實,貧困群眾增收渠道更寬、增收效果更明顯、收入更穩定。

以茶為媒,30多家大型浙江茶企與恩施企業結對幫扶,成立中國茶科所武陵山區成果轉換中心,為恩施茶進軍歐盟市場打開通道,通過發展抹茶、黑茶、功能茶等,提升了茶產業質效;杭州市與恩施州合作成立濱建公司,建立15萬羽現代化蛋雞養殖場,讓92個貧困村當股東,一枚雞蛋「滾」出扶貧大產業。龍馬現代茶產業示範園、餘杭·咸豐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蕭山·利川大黃產業園、來鳳香菇產業園等17個東西部扶貧協作產業示範園區,成為恩施州綠色崛起的重要支撐。通過規模化、標準化、市場化、品牌化建設,打響了「恩施硒茶」「恩施硒土豆」「利川紅」「恩施玉露」「唐崖」等一大批炙手可熱的公共品牌。

「杭州-恩施」航線,在「杭情施意·恩施等你」系列推介活動後,如今以每年20%的人流提升,航空公司主動加密航班至每日一班,兩座旅遊城市強強聯手,書寫了「航空+旅遊」扶貧的傳奇。杭州與恩施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展全域旅遊,破解全域貧困。在全國率先開展跨省職工療休養扶貧,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市場共拓、遊客互送、信息互通」的舉措,探索出「景區投資建設、康體旅遊、鄉村旅遊、農旅融合、民宿旅遊、文旅融合」六種「旅遊+」扶貧的模式,通過休養帶動赴恩施旅遊超過85萬人次,旅遊業對第三產業的貢獻率超過50%,讓40萬人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

24小時售賣恩施土豆29.8329萬公斤,杭州攜手恩施創造了銷售扶貧土豆的金氏世界紀錄,「1+8+X」線下體驗銷售點,線上線下一體化營銷體系,讓恩施「硒品」飛入尋常百姓家。「電商之都」助推「世界硒都」,杭州市以「硒品入杭」為抓手,解痛點、破難點、疏堵點,提升農特產品供給水平和質量,打通供應鏈體系,推進「硒品五進」工程,阿里、雲集、明康匯、貝貝網、峰瀾信息等電商平台紛紛入駐恩施,構建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營銷渠道。通過發展「訂單農業」,托底價收購、標準化生產、冷鏈倉儲物流,一年銷售恩施農特產品超過4.52億元,讓消費更高尚,讓脫貧有尊嚴。

「浙企入恩」,積極共建。浙江新洲貿易、杭州洲際食品等一大批浙商落戶恩施,2019年引進浙商47家,新增投資12.57億元。目前,恩施引進90多家浙商企業,實際投資超過24億元。恩施本土企業在與東部企業合作中成長壯大,為恩施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能。

追夢,匠心守初心,薪火相傳

一首東西部協作曲,正從清江之濱唱到錢塘江畔。兩江潮水匯聚成扶貧協作的大潮,滔滔奔湧向前。

杭恩兩地通過雙向掛職、技術指導、兩地培訓等方式,積極構築人才交流平台,互換理念,激發活力,推進工作。恩施州每年選派近百名優秀幹部到杭州市及對口幫扶區掛職鍛鍊學習。開展實施「人才交流雙百千」工程,每年對專業技術人才和黨政幹部進行能力提升專題培訓。共建「雙創基地」、培育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目前已培訓致富帶頭人2230餘人次,經過培訓今年成功創業的1266人,湧現出建始「黃四姐」等一大批創業致富能人。

就業是民生之本,杭州攜手恩施大力推進勞務協作,實施「四建兩促進」行動,建立了「1+8」勞務工作站(即市州層面建立一個勞務工作總站,區縣層面建立八個勞務工作站,專門負責兩地企業和勞務人員的輸轉、對接);建勞務供需信息輸轉實名制平台;建立轉移就業基地70個;建扶貧車間71個,以此促進就近就業和轉移就業,同時還健全了職業技能培訓體系,促進貧困人口提升就業技能。通過打造崗位開發、技能培訓、職教扶貧、創業帶貧和就業服務「五位一體」工作格局。累計幫助1.77萬人在浙江省就業,1500人在杭州就業,6982名貧困人口實現湖北省內就近就業。建成貧困人員就業技能提升培訓體系,今年完成3000多人次貧困人口就業技能培訓。「恩施廚娘」「恩施月嫂」等成為杭州勞務市場炙手可熱的勞務輸出品牌。開設職業教育「恩施貧困學生就業直通班」,目前共招收390名恩施籍貧困學生到杭州免費學習,並設立「浙金獎學金」,激勵他們勤學奮進,成人成材。

杭州市派出240餘人次支醫、支教、支農人才奔赴脫貧攻堅一線。「美央青年教師成長工作室」「四點半學堂」「一米陽光公益課堂」「濱建琦行名師工作室」等成為教育幫扶的品牌;鶴峰縣中心醫院胸痛中心、恩施遠程會診中心、遠程病理系統填補了當地空白,讓恩施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讓杭州專家看病。

杭州市8個區、60個鄉鎮(街道)、65個行政村(社區)與恩施州8個縣市、68個鄉鎮、65個行政村點對點結「窮親」,78所醫院、128所學校與杭州醫院和學校結成「姊妹」,170家企業和41家社會組織與238個貧困村結對幫扶。杭州市在全國創新開展「走親連心1+5」行動,111位企業家和20個社會組織的負責人擔任了恩施州166個貧困村的名譽村主任,利用民營企業資金、項目、人才優勢,助推貧困村、貧困人員「造血」增收。阿里巴巴、傳化集團等愛心企業、公益組織和愛心人士紛紛赴恩施開展捐資助學、助殘助弱等愛心幫扶活動。巴東東瀼口陽光小學留守兒童公寓落成,操場、圖書室、電腦室等煥然一新,解決入學難題。「春風助學」「聰慧行動」「走出大山看大海」「重塑人生脊樑」「扶貧助殘送光明」等公益項目聚焦特定群體,舒緩「長尾痛點」,廣受好評。

旌旗獵獵風帆勁,戰鼓聲聲催奮進。回望來時路,創新奮進的2019碩果纍纍;展望新一年,鞏固提升的2020激情滿懷。

脫貧攻堅路上,杭恩攜手共追夢,步穩蹄疾再出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QZWRW8BMH2_cNUgSRq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