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在烹飪美食中,自己動手,不僅能體味其中的樂趣,最主要的是健康,從食材的選擇到清洗,新鮮乾淨。但其實,真正保證健康的還是在烹飪的過程中。
無論葷素,對於美食來說,「鮮」是最基礎的要求,特別是在燉煮的湯菜中,提鮮是最重要的一步,而大多數人用到的提鮮方式,就是添加味精或者雞精,每次看到飯店採購的大袋味精,就不寒而慄。餐館使用的味精都很多,這是提鮮最簡單的方式,但是經常使用味精給我們的身體會帶來嚴重影響,影響鈣鎂的吸收,導致缺鈣現象。小朋友經常食用味精也會影響體內鋅的吸收,從而影響發育。如果不用味精和雞精提味,那怎麼才能做出鮮美可口的菜肴呢?
其實,這也不是難事,在烹飪過程中,如果能注意這四個步驟,保證你的菜品鮮香美味又健康。
第一步:食材
食材是菜品最主要的因素,食材的好壞直接影響菜品的口感。所以「保鮮」最主要的也就是選擇新鮮、優質的食材,這樣的食材有最原始的味道,鮮味足,做出來的菜品味道才能有保證。
第二步:火候
「大火煮粥,小火煨肉」。每個菜品,每種食材,都有自己的火候,不能一視同仁。把握好火候,火候到位,食材才能達到最理想的狀態,讓人吃的舒心。
第三步:調味搭配使用
調味品有很多種,生抽、蚝油、豉油,都是用來提鮮的調味品。其實,最簡單的提鮮方式,就是加糖,菜品鹽了,或者味道太重,都可以用加糖的方式來緩解,當然,並不是越多越好,吃出來甜味就適得其反了。
第四步:高湯提鮮
高湯是烹飪最常見的輔助材料,有素高湯,也有葷高湯,最常見的就是雞高湯、豬高湯。都是經過原食材熬制而成,用料豐富,味道鮮美,還有很多的營養。在烹飪中,用高湯代替清水,即是不放味精,也有足夠的鮮味。
高湯清澈見底,不僅可以用來烹飪菜品,也可用來煮麵條等等。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高湯的製作方法,用高湯代替味精,鮮香又健康!
【豬骨高湯】
食材選用:豬大骨500g、生薑、蔥、水適量。
具體步驟:
1.把豬大骨洗凈,切成大塊狀,加入生薑片、蔥段,再放入水,水要高出食材10—15厘米,這樣,熬出的湯不濃也不淡。
2.大火煮開,用湯勺撇去煮出的浮沫,直到湯底清澈後,轉中火,讓湯汁保持未開的狀態煮半個小時左右。
3.等豬骨差不多熟了,轉小火煲湯,大約2—3小時後,待湯汁呈現奶白色即可。
4.湯汁放涼後,裝入保鮮盒內,在放在冰箱的冷凍中。
小貼士:
高湯要想濃郁,跟食材的選用也有很大的關係。若製作雞骨高湯,則選擇老一些的雞肉,至少是半年以上的老母雞;製作豬骨高湯,則可以選擇添加一些臀尖上的瘦肉,味道更鮮美。
冷凍保藏高湯,不僅不用擔心變質,取用也很方便,熬制一次高湯,可以做出很多美味,健康、安全、方便,不用味精,也能做出可口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