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許多人大代表都在準備與教育有關的提案。
其中,熊思東的提案,在教育界掀起了巨浪。
提案的主要內容是:現在的男孩,沒有陽剛之氣,男孩不像男孩,應開設針對性課程,進行性別差異教育。
具體的措施就是:學校可以想想辦法,開設一些男生女生有區別的針對性課程,比如體育課,男生和女生就可以開設不足的項目,為了提高男孩的陽剛之氣,可以多一些搏擊類、競技類、對抗性的課程。
總之,就是利用學校現有的資源,儘量在開設課程上多動腦筋,提高男孩的陽剛之氣,讓他們看起來更健康、更向上、更有男子氣概,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過於陰柔、女性化。
那麼,代表提出的這一建議,大家是如何看的呢?
網友們的看法,大致有兩種。
第一種看法:支持!建議學校這樣做!
加強性別教育,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是很有必要的。目前社會上存在一些錯誤的導向,比如一些節目的選秀,刻意將男孩子的形象打造得過於女性化,是非常容易誤導大眾的。
第二種看法:不能強求,每個人都應該自己選擇自己想要的樣子。
性別教育豈能說開展就開展,當前學校的事情已經夠多了,又要減負,又要成績,學校和老師忙得團團轉,又搞出來一個什麼性別教育,真是多餘!人們按照自己的活法活出自己的樣子就可以了,幹嗎要加以干涉呢?
可以說,以上兩種說法,都有自己的道理。
最根本的,就是要先教育青少年,引導他們懂得怎麼樣去做一個有道德,有志氣,勇於承擔責任的人,然後再說其他問題。學校的體育課,包括其它拓展課程方面,最好不要強制,不要要求學生怎麼樣去選擇。學校教育可以倡導主流的方向,但也不能否定個體差異的存在,不然可能會激化「性別矛盾」。畢竟喜歡軍事、橄欖球的女生也不是不存在,像瑜珈等項目也不是女生專屬,男孩子也可以學。
現在的男孩不像男孩,更多不是學校的責任,多少年了,小學的男教師就少,像幼兒園就更是鳳毛麟角。但是呢,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大多是健康的。更主要的原因,在於當前媒體的導向,和社會整體的價值觀,如果這些影響到了中小學生,學校再努力,也無濟於事。
對於男孩不像男孩這個話題,朋友,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NGx_HcBDlXMa8eqwMl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