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0天放水4萬億,全球貨幣潰散將來臨,外媒:美國感染者或超千人

2020-02-24     BWC中文網

十多年來,全球經濟一個季度又一個季度穩定增長,但是這種情況似乎即將結束,因冠狀病毒的爆發使全球經濟陷入困境,結果,全球的關鍵供應鏈處於混亂狀態,因此似乎全球經濟放緩迫在眉睫。前幾天我們就對此有所警告,但現在我們對發生的事情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根據倫敦的《資本經濟學》報道,​​這次冠狀病毒的爆發將導致本季度全球經濟萎縮,這將是自2009年以來首次發生這種情況。

由於亞洲和歐洲的汽車製造廠零部件短缺,以及美國公司為無法預料的動盪做準備,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正在增加。如果全球經濟連續兩個季度萎縮,那將正式滿足「全球衰退」的定義。亞洲最大的幾個經濟體已經感受到了冠狀病毒疫情的衝擊,比如,澳大利亞和日本製造業的主要指標下降,而韓國的早期出口訂單顯示需求下降。

因此,全球經濟正處於十多年來嚴重的經濟衰退的邊緣,即使疫情在明天奇蹟般地結束了,但全球供應鏈恢復正常仍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特別是汽車業受到的打擊非常嚴重。據鄧白氏公司(Dun&Bradstreet)在2月20日發布的一項全新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新冠狀病毒的爆發 「可能影響全球超過500萬家企業」。在某些情況下,全球供應鏈的暫停會導致西方消費者的價格上漲。

截止2月23日,日本國內報告的感染者總數達838人,包括「鑽石公主」號郵輪的乘客和乘務人員691人,有六成日本民眾呼籲取消奧運,隨著因疫情擴散憂慮,以及日本一連串黯淡的經濟面消息,日元避險資產的地位已經大不如以前,上周日元兌美元匯率下跌約2%,至10個月來的最低水平,經濟學家預計,日本第四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按年率縮減3.8%,但其卻大幅超出了預期,暴跌了6.3%。如果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在2020年第一季度再次下降,並且由於冠狀病毒爆發的可能性極高,那麼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將正式陷入衰退。

具體數據為,日本內閣辦公室在2月17日公布的初步估計顯示,在截至12月的三個月中,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較上季度下降了6.3%,接受調查的經濟學家此前預計將下降3.8%,這預示著銷售稅增加,全球需求疲軟的不利影響正在放大,同時,日本的消費者支出在上個季度也下降了11.1%,日本製造業活動大幅下滑,比如,日本Jibun銀行公布的日本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7.6,為7年多來的最嚴重的惡化狀況。

由於日本經濟與亞洲主要國家的緊密聯繫,冠狀病毒正在損害亞洲赴日本遊客人數和製造業活動,這促使一些經濟學家預測持續兩個季度的收縮,最終,日本要避免經濟衰退或將極其困難。

據美國CNBC網站2月22日援引美國疾控中心(CDC)發布的消息稱,正在為新冠病毒變成美國大流行病做準備,美國的商業設施、公共活動場所、學校等可能需要被關閉,有人稱,CDC在隱瞞美國人感染的病例數量,可能已經超過1000人,並非34例,對此,CDC在2月22日對媒體表示,到目前為止,CDC沒有證據支持日本朝日電視台的相關猜測,不過,我們注意到,美國聯邦調查局已經在2月14日日悄悄的訂購價值4萬美元的洗手液和N95口罩以加強防控,直到被CNBC曝光公眾才在2月21日得知。

BWC中文網頭條號在2月23日《美國感染者或已超過1000人,新冠病毒或影響全球500萬家企業》的報道中強調,任何認為這場危機將主要限於亞洲都被證明是錯誤的,目前,我們已經看到亞洲其他幾個國家爆發了重大疫情。比如,日本、韓國、新加坡和泰國,現在只需要幾個「超級傳播者」就可以使疾病在美國真正爆發,這對美國經濟和供應鏈造成的影響也將會擴大,但美國人對於防止這種疾病的傳播如此缺乏關注令人沮喪,這是很危險的。

當然,在這次冠狀病毒爆發之前,美國經濟已經開始放緩,但這無疑有助於加劇美國經濟現在的問題。一個危險信號是卡特彼勒的銷售額突然下降,在「連續33個月的增長」之後,卡特彼勒的銷售量已經連續兩個月下降。實際上,今年1月份的7%大幅下跌已經使許多分析師完全措手不及,CNBC對11位經濟學家的一項新調查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美國GDP增長將急劇下降至1.2%,遠低於2019年第四季度的2.1%。

與此同時,最新信息顯示,一月份美國工廠產量也有所下降。製造業產量較2019rh 12月下降0.1%,其中就包括波音公司正在進行的737 Max停產。出口需求也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預計未來數周和數月內都將受到需求的阻礙。此外,在美國,由於消費者支出約占GDP的70%,因此支出下降可能會嚴重打擊美國經濟,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上周在國會定期作證時再次確認冠狀病毒會產生經濟影響這一事實。

雖然,美聯儲在上周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美國經濟前景構成新的風險,市場開始預期今年至少會有一次降息,為全球央行定下了基調。自去年9月17日以來,美國擰開印鈔機的水龍頭曾連續10天向市場放水了摺合約4.3萬億人民幣的流動性,以壓低不斷上漲的利率,道富環球認為這種情況預計將持續到第二季度,該行估計美聯儲將持續放水1.7萬億美元。

對此,Zerohedge直言不諱地指出,這已經意味著美聯儲在正常利率化政策上的認輸投降,而就在這種情況下,卻在外匯市場上發生了意外的事情,是的,你沒有看錯,美國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美元荒同時發生,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卻真實出現在了匯率市場。

流動性問題似乎越來越嚴重,而不是更好。美聯儲最新的回購操作被超額認購了三倍,這意味著回購市場對新資金的需求遠遠超過了供應,而所謂的美元荒,就是指美元的供需失衡,導致短期拆借成本飆升,而這也是包括股債市槓桿投資者不願意看到的。

事實上,美聯儲和歐洲央行近四個多月傳遞出的貨幣轉向寬鬆的政策信息已經再清楚不過,他們看到了全球經濟和金融系統中存在的重大問題,緊接著,知名趨勢預言家Gerald Celente日前再次撰文警告,全球貨幣崩潰即將來臨,這對市場造成的衝擊遠遠大於新興市場危機引發的震盪。2月21日,美元兌一籃子貨幣繼續強勢上升,最高觸及99.91,距離100大關也僅有一步之遙,為自2016年來首見,而自2020年1月以來,美元指數已經意外上漲近3%,過去一個月美元兌主要貨幣全線上漲。

OANDA高級市場分析師Edward Moya表示:市場再次感到焦慮,因疫情可能在全球擴散。隨著上半年美國、日本和德國經濟料將持續放緩,市場出現龐大的避險需求。對各國央行將全面推出刺激舉措的預期相當高,這將繼續推高避險資產價格,牛津經濟研究院全球宏觀策略主管Gaurav Saroliya表示,如果出現病毒疫情惡化的消息,全球風險資產可能面臨調整,當您將以上所有市場數據和消息加在一起,冠狀病毒帶來的經濟影響以及回購市場中持續存在的問題時,今年情況可能會變得非常動搖。(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N9JeHAB3uTiws8KGJj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