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湖北新增病例突增?「臨床診斷病例」是什麼?

2020-02-14     健康杏林


12日0時~24時,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其中臨床診斷病例13332例。什麼是臨床診斷病例?為什麼要增加臨床病例的診斷?

點視頻,看中央指導組專家、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如何解讀

首先,數據變化是因為確診標準發生了改變。此前,患者是否確診,主要參考指標是核酸檢測結果,還需要結合CT影像,咳嗽等症狀來綜合判斷。

隨著疫情防控深入,臨床數據的不斷累積,有個新情況逐漸凸顯出來——由於核酸檢測的時間較慢,一些患者無法確診收治,但是病症的臨床表現又高度疑似新冠肺炎。

如果不改變認定標準,這部分患者就難以得到有效救助,對整個疫情防控也造成負面影響。這次主要變化,就是將臨床診斷納入確診範圍。


其次,數據變化體現了實事求是,表明「應收盡收」在加快推進。將臨床診斷病例數納入確診病例統計,是實事求是的轉變。這種變化對救治患者和疫情防控來說是有利的,將對加快患者收治,加快疫情防控帶來積極影響。

同時還要看到,數字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對確診、疑似患者的新增分類上,數據總量並未快速增長。如果收治工作落實到位,相關數據也會迅速降下來。

最後,疫情防控已經到了最關鍵的階段,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鬆懈。還是那句話,干係重大,敷衍不得、懈怠不得、退縮不得。


什麼是「臨床診斷病例」?


中央指導組專家、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我們在看病診斷肺炎時,能夠拿得到的病原學,也就百分之二三十,剩下的百分之七八十要靠臨床診斷。從臨床思維和臨床醫生的臨床路徑角度來說,增加臨床病例的診斷,有益於臨床醫生對疾病多一個判斷。

前一段時間我們主要是靠核酸來進行確診病例。實際上按照我們臨床診斷的標準,是有一大部分疑似病例的。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從這幾個方面綜合診斷:第一,如果病人在湖北或者在武漢地區,那肯定是已經有流行病學史了;第二是發熱、呼吸道咳嗽、憋氣的症狀,這是臨床症狀;第三是臨床有體徵,查體檢查;第四個是CT影像。比如說我們常見的肺炎鏈球菌肺炎,實際上能拿到陽性的比例以及培養的比例也就百分之二三十,大部分是靠臨床醫生來對臨床病例下一個臨床診斷。


來源:綜合自新華社、央視新聞、南寧晚報

編輯:彭海波 曹琤媛

「健康杏林」是《醫藥星期三》報的官方微信公眾平台。《醫藥星期三》報是全國郵發的,以中醫藥治療為特色的,刊發醫藥保健、健康養生知識為主的專業保健科普報。開設有「中華醫藥」」中醫精粹「」民族醫藥「」藥膳食療「等中醫專版。全國郵發代號47-66。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MY4SXAB3uTiws8K8Lh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