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懂了嗎,看看別人牆體線盒與二次配管標準工藝吧

2019-10-10     工程大講堂

一、二次配管質量問題分析


1、箱盒面距粉刷面進出控制不好原因分析:

  • 泥水班組未按要求設置粉刷厚度控制基準點(即灰餅),因此箱盒固定時進出控制無參照物,難以做到與後期粉刷面齊平。
  • 水電班組未根據基準點施工
  • 水電班組固定線盒不牢固,成品保護不到位
  • 預埋時線盒已經存在進出牆體偏差
  • 泥水班組未按基準控制點施工
  • 裝修階段牆體位置更改或裝飾面層設計變更

2、水電配管開斜槽原因分析:

  • 預埋階段後砌牆上翻及下翻線管定位不準確,工人施工比較隨意,未考慮後期線盒及電箱配管時線管排列需求。
  • 裝修階段設計變更
  • 預埋管路堵塞,遭破壞不得不變更走向
  • 工人對開斜槽的危害認識不足,施工隨意性大
  • 管理人員交底不到位、監督不到位

3、二次配管補槽後空鼓開裂原因分析:

  • 強弱電箱等線管多且密集處,開槽寬度不足,線管之間無間距,開槽深度不足,線管未進行有效固定或固定點不足,補槽時砂漿無法與砌體牆有效粘接;
  • 配管補槽前基層處理不到位,未清理附灰及洒水浸濕,
  • 水泥砂漿強度不夠或太大,導致砂漿與線管及砌體粘接強度不足,水泥砂漿與砌體的粘接力無法與收縮力相平衡,從而導致空鼓、開裂與基層脫離現象;
  • 補槽完成後未洒水養護。
  • 線管表面抹灰保護層不足15mm
  • 成排線管未採用掛網抹灰施工
  • 補槽砂漿太厚,超出牆體抹灰層
  • 管道固定不牢固,因彈性凸出導致牆體抹灰空鼓開裂

二、二次配管施工事前控制措施

  • 水電二次配管施工前必須對每位操作人員進行詳細的專項技術交底,讓每位員工掌握關鍵施工要領,從思想上引起施工人員高度重視;
  • 嚴格控制補槽所用砂石顆粒大小及水泥標號,砂漿配合比例嚴禁採用砌築砂漿;
  • 交底後必須實行二次配管樣板,實施樣板評審制度,要求設置一戶線盒及開槽控制線彈線定位、一戶灰餅布置線盒固定、一戶配管施工、一戶補槽掛網
  • 加強施工過程的監督、管理。


三、二次配管過程控制措施


1、水電線盒及電箱標高控制

線盒、電箱定位必須嚴格按照圖紙尺寸進行定位,位置必須準確無誤,標高控制,要求必須根據建築1米線作為基準線,對線盒標高進行彈線定位。也可採用雷射水平儀根據土建的基準標高線進行放線。


量取標高控制線做標記


墨斗線彈線定位

2、根據線盒標高控制線,畫出線盒定位線


3、採用墨斗,彈設線槽定位控制線

線管開槽控制線要求:線管間距≧10mm、線管與砌體牆間距≧10mm,開槽控制線寬度=線管外徑+線管間距+線管距牆間距,開槽控制線布置清晰合理;嚴禁水平開槽,如必須水平開槽的,水平開槽長度不得大於300mm。


4、水電開槽

水電開槽必須採用專用開槽機開槽,嚴禁採用電錘或人工開槽,線槽開槽深度=線管外徑+不小於15mm保護層。


5、人工剔槽

剔槽應採用人工剔槽,嚴禁電錘剔槽,避免破壞砌體結構質量。


6、基層處理

線槽內的灰塵、浮砂必須清理乾淨,對於有鬆動的部位必須清理掉。


7、線槽內洒水濕潤

浮灰清理後線盒固定前必須採用樓層臨時水引水管對線槽進行澆水浸濕,使牆體充分濕潤。


8、線盒固定

線盒固定前抹灰班組必須根據安裝班組布置好的線盒定位點設置好灰餅,以便電工控制線盒進出,噴漿前採用透明膠帶將灰餅保護起來,粉刷前將膠帶清除;線盒固定採用1:2水泥砂漿進行修補,分兩次施工;



9、配管施工


10、線管固定

在固定線管前先將鐵絲綁紮在鐵釘上,然後將鐵釘固定在砌體線槽內,固定間距以800-1000mm為宜。


11、補槽

在修補線槽前一天應用自來水對線槽進行洒水沖洗,使線槽充分濕潤。對於4根以下線槽採用1:2水泥砂漿進行修補,嚴格控制砂漿比例,嚴格實施分層修補。對於五根及以上比較密集的線槽,線管間距應控制在10mm以上,採用不低於C20細石混凝土進行修補,採用模板對線槽進行固定,模板比線槽最寬處寬100mm,澆搗細石混凝土振搗密實。


12、線槽刮糙處理

補槽完成後2小時左右對線槽進行刮糙處理。


13、洒水養護

補槽完成後必須對線槽進行洒水養護,避免線槽出現空鼓開裂現象;


14、抗裂砂漿修補掛網

掛網寬度=線槽寬度+左右兩邊各100mm,確保交房後線槽位置無空鼓開裂風險;


15、抗裂砂漿修補掛網成型效果


16、成品保護

水電二次配管完成後,噴漿前必須對線盒及電箱進行成品保護,防止交叉施工污染,線盒保護採用成品中天建設保護蓋版進行保護,電箱採用泡沫板進行防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GRwtm0BMH2_cNUgFtx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