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誰也沒想到,這兩天時尚圈的後花園起了這麼大一把火。
昨天Versace高掛了熱搜榜一整天,今天又輪到了Coach和Givenchy,犯的都是一模一樣的錯,可謂輪番拉出來遊街······
整個風波的起因源自Versace的新款T恤,背面印上的城市、國家字樣直接把香港和澳門作為個體獨立。
事件發酵後品牌代言人楊冪的工作室第一時間發聲,與品牌解除合約,終止所有合作。
Versace危機公關得也算及時,先後在微博、ins、facebook等海內外社交媒體帳號上發布中英文道歉信。
設計師「老乾媽」Donatella Versace也立馬發聲表示尊重中國主權,會撤回、銷毀相關服裝。
Versace的態度為啥這麼好呢?首先有Dolce & Gabbana的前車之鑑,公關不及時,會給品牌帶來更大的災難。
其次據Bof報道,Versace在全球範圍內共有300家門店,而中國大陸的數量占到了116家之多,是全球之最。
所以Donatella清楚得很,丟失了中國市場意味著什麼。
不少外媒也報道了此次Versace的在華風波,大多口吻以紀實為主,沒做評價。
比較雷人的是BBC,連代言人楊冪的圖都配錯了,配的是曾參加品牌落地活動的孫怡······
拜託做新聞前先解決下臉盲的問題哈······
Versace的風波還未過去,美國輕奢品牌Coach也被扒出有類似的騷操作。
F真的很不解,這樣複製粘貼又毫無美感的圖案設計,設計師為何如此熱衷扎堆無腦打版······
其實這件衣服2018年就爆出來有問題了,只不過當時沒能引起輿論聲援,不像Versace直接撞上這個敏感的時間點,整個就爆發了。
但事實擺著這裡,Coach代言合同還沒捂熱的超模劉雯也在第一時間發微博單方面解約。
至於此前跑去紐約給Coach拍硬廣的關曉彤,其實與Coach的合作已經到期了,目前並不是代言人的狀態。
一般明星與品牌合作中止都是悄無聲息的。因此格格的工作室也立馬發聲,澄清自己與Coach無關,維護自己的形象,可以理解。
相信在未來,藝人團隊在與各大品牌簽約時也會要求在合同上多加一條細則——如果是品牌犯原則性錯誤,藝人可單方面提出解約,並還需賠償其形象損失費。
畢竟這樣的低級錯誤給藝人的口碑也帶來了不小的傷害,還打亂了藝人整年的工作計劃。
當Versace和Coach相繼淪陷時,F隱約覺得,這件事恐怕不會這麼簡單了結。
果然,甚至沒過半天,法國時裝品牌紀梵希Givenchy也被扒出在地區問題上犯錯,又是類似款式T恤出錯。
這不禁讓F懷疑:大牌家的設計師這麼好混的嗎?印地名就能賣三五千,卻連基本功課都做不好。
雖然像這種基本款T,不會是設計總監親自操刀的,都是品牌團隊的助理設計師在負責,但整個設計成品出來沒有把關也是品牌自身的問題。
不出所料,紀梵希美妝大使易烊千璽也提出了解約。
今天的明星律師事務所,真的很忙。
除了Versace、Coach、Givenchy以外,像日本運動品牌亞瑟士asics也被網友揪出在外國官網上做文章,將香港和台灣單獨列為國家。
F覺得今天是各大品牌pr心驚膽戰的一天,全部嚴陣以待,道歉聲明都擬了482份。
你看,亞瑟士的反應就很快,一經爆出就立馬在微博認錯。
大中華區品牌代言人韓東君立刻提出了解約。
那麼究竟為何,這些時尚、運動品牌會犯下同樣的錯誤?
其實不止Versace、Coach、Givenchy、asics,很多外國大學的官網也經常把港澳台作為國家列出,因為很多老外根本沒有港澳台屬於中國的意識,這屬於常識的缺失,是蠢。
而很多品牌故意把港澳台作為國家單獨列出,是為了迎合這幾個地區部分人群的「特供」心態,是壞。
當然說到底,商人是利益驅動體,是一切向錢看的物種。隨著各大奢侈品牌紮根中國市場,做越來越多的本土活動,像七夕、中國年甚至中秋都會推出符合相應的主題產品賣貨。
那麼是不是在賺錢之餘也該了解一下中國的民情,尤其敏感的地域問題更該是必修課。說到底,發生此類事件的根本原因是奢侈品牌沒有真正關注、重視中國市場。
只是使勁讓消費者掏錢,根本無心留意這個國家正發生著怎樣的改變。
另外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些奢侈品牌的管理層缺乏多樣性,核心團隊里幾乎沒有亞裔存在(LVMH旗下僅有一個也是首個亞裔——中國香港籍的Charles Leung),就根本談不上聽取亞洲的聲音,尊重亞洲的文化。
本質就是高高在上的傲慢心態:我們設計什麼爛貨你們都會買,我們是產出者,你們只要接受就好。
真的是呵呵了。
衷心希望Versace、Coach、Givenchy是這場風波的句點、也是拐點,讓品牌思考自己出現問題的原因。
其他品牌要做的,是先排查是否旗下有這樣的類似地域名稱單品,及時回收並重視該問題不再犯。
除此之外,目前在國內外網上也會普遍存在這樣一種聲音,這樣逐個排查品牌是否有犯錯履歷,是不是過於上綱上線,小題大做?
F覺得一點都不,作為消費者每個人都有權發聲,如果在這樣的問題上繼續保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各大品牌只會愈發不把中國市場放在眼裡,只視為人傻錢多的賺錢工具,更敢於在主權等問題上持踐踏態度。
與其說民眾反應過激,不如說是借著這個機會好好給外國品牌提個醒,表明姿態:動搖一個中國的想法你有都不要有,不然就立馬與這片土地的購買力say goodbye。
添加vx號"shishanggt",提前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