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多城市裡的人來說,旅遊目的地有一大部分會偏向於自然風光、田間古村。城市裡的節奏太快,難得的休息時間總想要慢下來,感受生活中點滴的幸福感。所以,現在的古村旅遊也似乎是一個長久不變的話題,而去過各種古村落之後的人,感受不盡相同、當然也會貶褒不一。
在濟南的東部,有許多名為「峪」的村子。「峪」本意是指山谷,引申義是山谷或峽谷開始的地方,多用於北方地區。可見有許多的村子,大都是位於山谷之間。
提到「峪」,不知你會想到哪個古村落?但是名氣最大的莫過於,被譽為「齊魯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標本」的朱家峪,除此之外,它更號稱是中國北方地區典型的山村型古村落,是山東省唯一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如此看來,這個村子定是有一些與眾不同的地方,才能配得上如此大的讚譽。
前不久驅車去了朱家峪。買門票進入前,被城牆圍著的朱家峪,再加上收門票的閘機,一瞬間竟覺得這個古村有些偏離了本該走的軌跡……耐著心走進村子裡,石板路引著你該走的路線,雖未完全看盡這個村子,但它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古橋、古道、古祠、古廟、古宅、古校等建築物,確實也是難得的。
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古村,竟有大大小小的古建築近二百處,各種石橋二十餘座,井泉二十餘處,廟宇十餘座,可謂人文與自然景觀數不勝數。
如此看來,這個朱家峪還是有一些東西在的。
但是,還有另一部分人,認為這個古村沒什麼值得看到,都是後期進行修繕或者重建的。當然這些在我看來完全不需要否認,本身老的東西經過經年累月的洗禮能留下來本就是難得的,被各種破化之後的復原或者修繕,都是對這些老物件最好的善待。
若是後來人不加以修繕,過不了多久,我們的後輩人將不會了解從前人的生活狀態和環境。很多的事情我們要一分為二地去看待。
我覺得,朱家峪還是值得一去的,那些老物件也的確是在別的地方所看不到的。
這個土燒的東西,你可否見過?
對於他而言並非地道的山東人,一個地方一個習俗,所以是陌生的。其實在濟南東邊大部分的人都認識,土燒的「爐子」,做飯燒水都可以。現在大部分的家庭都在使用電、氣等做飯,即使許多農村也是方便了很多,這樣的土爐子也慢慢被遺忘了。在朱家峪看見這樣的「爐子」,忽然覺得很多的民俗文化就是在不經意間就慢慢消失,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遺憾。
這個石磨大家應該是知曉的,我這個年紀的人,應該是大部分都沒有使用過這個東西。雖說並不難見到,但是它的確也是代表著一個時期那部分人的生活狀態和情形。
再回到朱家峪這個古村落,無論管理者怎樣地去修繕這個古村,所呈現在我們眼前的也得是有生活痕跡的。朱家峪自明初至今,仍完整著村落原本的建築格局,依山勢而行、梯形居落,錯落有致。三面環山,南接胡山,西連胡山森林公園,北臨齊魯世博精品園,一處休閒、旅遊的地方,只有你真的到了那裡,才能評判它的好與壞。
所以,你認為這樣的朱家峪到底值不值那些稱號?當然我們可以依託這些老物件去回味歷史,你認為現在「朱家峪」的靈魂還在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BQC1XgBMMueE88v52S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