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英煜 通訊員 孫曉彤 報道
晨報淄博3月8日訊 今天是「三八」國際婦女節,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疫」里,新時代的四寶山女性,不畏風險,迎難而上,衝鋒向前,勇挑重擔,在不同的崗位上撐起四寶山街道疫情防控半邊天。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致敬「疫」線最美的巾幗戰士!謝謝你們,節日快樂!
孫金香(右)到社區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孫金香:責任在肩 無所畏懼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從年三十到現在,每天都在工作崗位上,這一切都是我應該做的。」孫金香, 四寶山街道辦事處綜治辦主任,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她便沖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孫金香平時的工作主要是信訪維穩,同事們每天都看到她忙忙碌碌,但其實孫金香還有不到一年就退休了,疫情期間她又負責華僑城社區、火炬社區、時代社區等六個社區的疫情防控包片督導工作,對於防疫這個陌生又堅決的任務,孫金香沒有任何推辭,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實質。
「因為責任在肩,所以就無所畏懼。」孫金香告訴記者,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她從來沒有畏懼,因為她知道自己的身後就是轄區萬千的居民,她們的責任就是為轄區居民築起一道防線,如此重大的責任支撐著她們不斷向前衝鋒。疫情期間,孫金香主要靠在華僑城社區協助該社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華僑城社區是一個有7000多戶業主的大社區,人口多,情況複雜,除了正常的勸返點值守,孫金香和社區的工作人員還仔細對轄區武漢返淄、湖北返淄等外來人員進行摸排,對社區進行全面消毒,為社區居民把好疫情防控關。
王素華(左三)到村居摸排疫情防控信息。
王素華 :壓力再大也得頂住
「作為本次疫情防控的專業對口單位,我感覺壓力很大,但是壓力再大也得頂住。」王素華是四寶山街道辦事處社事辦的副主任,主要負責衛生、計生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從年三十開始,王素華便投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中。摸排、整理信息,及時向上級報送,以方便上級單位及時對疫情防控工作作出調整和部署。
「因為一直負責計生工作,所以我更多地關注了轄區的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疫情發生後,王素華積極對上爭取,給四寶山街道轄區的失獨家庭等計劃生育特殊家庭送去了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資。
除了在後方的工作,王素華還負責督導劉西社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前期,王素華每天都到社區協助社區工作人員做好進出社區人員登記、測量體溫、消毒、勸返等工作。隨後,王素華又被緊急調度到趙莊村負責該村轄區企業復工工作,王素華到崗後,積極協助有復工需求的企業,做好防控的同時,恢復生產。目前,王素華負責的片區,有復工需求的企業已全部實現復工。
陳飛(右一)在社區勸返點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陳飛 :連軸轉的「鐵娘子」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四寶山街道萬傑路社區黨總支書記陳飛,每天都嚴陣以待,確保防範工作全面、到位。
面對居民剛開始時的不理解、抱怨,她和和氣氣耐心溝通;面對勸返點多、情況複雜、突發事件層出不窮的情況,她馬不停蹄第一時間協調解決。因為陳飛對待工作始終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渾身充滿幹勁兒,社區工作人員私下裡都稱她為「鐵娘子」。
疫情期間,籌集防護物資、統籌各勸返點安排、解決各類突發事件,每天都會看到陳飛穿梭在各個小區的一線。連軸轉的工作讓她顧不上休息、顧不上家庭。但是,一提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她立馬又會精神抖擻,她說:「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不負韶華、只爭朝夕,我們幹不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一定要守護好自己的『家人』。」
徐雪梅照顧住院的公公。
徐雪梅:雲南媳婦的家國情懷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四寶山街道閻高村疫情防控勸返點上,人們經常會看到一個特殊的女性,她操著雲南口音,連日來在勸返點上,嚴把出入關,為閻高村的父老鄉親守好家園防線。她就是閻高村的雲南媳婦徐雪梅。
作為一名黨員,徐雪梅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自疫情發生後,便主動報名參加閻高村的志願隊伍,在村口為閻高村的父老鄉親築起疫情防控的牢固防線。忙完辛苦的值守勸返工作,徐雪梅家中還有2個孩子需要照顧,除此之外,徐雪梅的公公去年9月底突然腦梗住院,疫情期間,徐雪梅每天還要到醫院照顧公公,有時候一忙就是一整天,經常一大早出門,等回到家的時候兩個孩子都已經入睡了。
身邊的朋友都勸她安心照顧家庭,但徐雪梅總是說,自己是一名黨員,在這個特殊時期更不能躲在後方,特殊時期自己累一點不要緊,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的。
魏會云為居家隔離人員送去生活物資。
魏會云:熱心的大姐姐
金都花園社區網格員魏會雲,是網格員們的大姐姐,大家都親切地稱呼她魏姐。因社區一居民與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有過接觸,所以該社區一樓居民被要求居家隔離,魏會雲和他的同事們便肩負起了為該樓居家隔離人員代購生活物資的重任。
除了網格員的身份,魏會雲還是一個初二孩子的媽媽,但她總是願意在崗位上多干、多值班。「我的孩子相對大一點,有不少同事的孩子還很小,她們更應該早點回家照顧孩子。」魏會雲說,自己在金都花園的網格員隊伍中年齡偏長,更應該幫助和照顧其他的同事,在防疫一線工作中,魏會雲替居家隔離人員購買物資,送菜送飯,熱心又貼心,經常開導居家隔離人員安心隔離,有什麼需求就跟她說,她會全力幫忙,她的服務精神令人感動。
張雪梅夜間在勸返點值守。
張雪梅:網格是她的「戰壕」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網格就是她的「戰壕」。張雪梅,39歲,網格員工齡2年半。
「媽媽,你中午不用回來了,我自己在家就行……」有一次,電話那頭傳來7歲女兒的聲音,張雪梅哽咽了。疫情防控期間,張雪梅一直「戰鬥」在第一線,女兒只能獨自在家。對女兒滿是愧疚,但身為網格長的她想起網格內的居民,她還是舍小家顧大家,義無反顧沖向「前線」。
白天,張雪梅在小區門口發放臨時出入證、測量體溫、勸導外來車輛、值班值守,下戶摸排外來人員,上門核實武漢、湖北返淄人員信息、為居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隨訪隔離人員身體情況、替隔離業主購買生活物資,督促物業做好樓道和公共區域噴洒消毒藥水……
晚上,她熟悉掌握上級最新指示要求,梳理一天的排查數據,擬定第二天的工作計劃。
張雪梅是網格員隊伍中的榜樣,也影響帶動了其他社區網格員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正是因為有網格員的存在,防疫工作才能下沉到每家每戶,一張網連起千萬家,守護平安,保衛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