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把自己逼入絕境,才有希望





「把自己逼入絕境」 這個話題中,所謂 「 逼」, 即 「 讓自己全身心投入」之意, 心無旁騖地專注於一事一物。是一種精神與意識高度集中的狀態

這種狀態,會讓人在拼搏中受益無窮。

——稻盛和夫

即使遭遇困難,也決不逃避。當你陷入困境、苦苦掙扎時,如果抱有「無論如何也必須成功」的緊迫感,就會發現平時忽視的現象,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

人們常說「火災現場的爆發力」這句話。當人被逼入絕境時,只要抱著誠實的態度,正視現實,迎難而上,就能發揮出平時難以想像的力量,絕處逢生。

人往往趨向於避難就易,因此,要時時有意識地把自己逼入後無退路的精神狀態,這樣就能夠催生出連自己都驚訝的成果

尤其在經濟大環境惡劣的時候,更要謹記這個道理。為了解決各種問題,我經常故意把自己逼入絕境。

1

努力到神靈出手相助的地步


尤其在經濟大環境惡劣的時候,更要謹記這個道理。為了解決各種問題,我經常故意把自己逼入絕境。面對殘酷的現實,不是選擇逃避,而是選擇與問題正面交鋒,故意把自己逼入困境

我在從事研究時,曾經有過這樣的體驗。

連日不眠不休地進行實驗,可就是無法獲得理想的結果。我一邊苦苦思索,一邊故意把自己逼到極限狀態,繼續晝夜不分地堅持實驗。

我在絕境中苦苦掙扎,可就在這個過程中,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突然如閃電一般遊走全身。之前持續的緊張感得到緩解,解決問題的靈感開始閃現,按照靈感帶來的啟示進行實驗,結果大獲成功。這是我的切身體驗。

我從地方大學畢業後,進入京都的「松風工業」工作,在那裡開始了精密陶瓷的研究,但我事先並沒有熟練掌握相關專業知識,算不上是優秀的技術人才。

我原本感興趣的是石油化學,尤其是與合成樹脂相關的有機化學,這是我大學時主攻的方向,也是畢業論文的預定主題。可由於我在畢業前遲遲找不到工作,最後總算得到了一份屬於無機化學領域的制陶工作,所以只能臨時把畢業論文的主題改為無機化學,臨陣磨槍完成了論文。當然,我修過無機化學課程,也拿到了相應的學分,因此並非對其一無所知。但我對無機化學並不感興趣。

隨著不斷的努力研究,我終於成功合成了新型陶瓷材料。後來我才知道,在我之前,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研究機構已經開發出了同種材料,而在他們研發成功的一年後,我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實現了該材料的合成。於是,這種材料成了松風工業當時的主打產品,也是後來京瓷創立初期的主打產品。

按理來說,我這種人畢業於地方大學,且沒有相關的專業知識,根本不可能成功合成這種新材料。而我之所以能成功,便是由於採取了把自己逼入絕境的方法——心中抱著「無論如何也要讓研究出成果」的強烈意念,全身心投入研究,以至於把自己逼到近似「瘋狂」的極限狀態。在這過程中,我獲得了「靈光閃現」的瞬間,並得到了啟示從而使研發取得了成功。

《京瓷哲學手冊》里有這麼一句話——只要拚命努力,把自己逼至極限,終會得到「神靈的啟示」。當然,靈感源於每個人自身的努力,但我覺得可以認為是神靈看到我們苦苦摸索的樣子,而動了惻隱之心,於是給予了我們啟示。

因此,我經常激勵員工:「要努力到神靈出手相助的地步。只要做到這點,勢必能獲得啟示。」

2

把自己逼到極限狀態

美妙的創意和靈感才會產生


接下來,我想簡單介紹一下我的一位恩師。正是在他的指導幫助下,我當年才得以完成畢業論文。

因為當時工作已經敲定,所以我就在一位無機化學老師的指導下繼續學習。那位老師人品很好,且是個好酒之人。有時候燒酒喝完了,就拿實驗室里的酒精兌水喝,非常風趣。一旦喝醉,他常常會把我們這些學生帶到他家做客,有時明明已經大半夜了,他還「蠻不講理」地給他的夫人出難題:「去買點燒酒來!」然後和學生們喝到天明。他就是這麼天真爛漫,因此受到學生們的仰慕。

畢業數年後,我到訪久別的母校。當時正值京瓷公司的創業初期,我一邊孜孜不倦地從事研究工作,一邊全力投入公司的經營工作。我在和那位老師把酒暢談時,可能是我所表現出的狀態讓他有所察覺,於是他說:「稻盛啊,這樣下去,你的身體會吃不消的。如果不保持從容餘裕的狀態,是想不出好創意的。你是一個技術人員,有責任不斷想出好創意並投身研發,所以別把自己逼得這麼狠。

當時的我是這樣回答老師的。

「老師,您這麼說就錯了。只有在進行研究時把自己逼至極限狀態,美妙的創意和靈感才會產生。您說『如果不保持從容餘裕的狀態,是想不出好創意的』,但這所謂創意』只不過是偶有所得的設想而已。如果靠這種信手拈來的設想,連一般的工作都無法順利完成,更別說尖端的科研工作了。」

這麼說可能有些失禮,但在象牙塔中從事學術研究的專家教授們,很少抱有「即便賠上性命,也要研究到底」的緊迫感。但那些因為取得卓越研究成果而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想必在進行研究時,也是把自己逼至極限狀態的。

正因為如此,我當時毫不留情地反駁老師的話:「如果真想取得優秀成果,就不能輕鬆散漫。」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有點兒年輕氣盛。

3

把自己逼入絕境

化不可能為可能


關於「把自己逼入絕境」的話題,我想再做進一步闡述。

所謂「逼」,即「讓自己全身心投入之意。心無旁騖地專注於一事一物,是一種精神與意識高度集中的狀態。「

如前文所述,「火災現場的爆發力」是種常見現象。隔壁人家失火了,在火勢蔓延到自家前,為了把家裡值錢的物件搬出去,身為「弱女子」的家庭主婦居然用肩膀把大衣櫃扛出了門外。等到火災撲滅,自家幸免於難,於是要把大衣櫃再搬回家中,可這時候不要說扛了,推也好,拉也好,衣櫃都紋絲不動。家庭主婦感到不可思議:「我剛才是怎麼把這麼重的東西扛出來的?」

剛才提到的「神靈啟示」屬於精神層面的概念,但「火災現場的爆發力」這個實例證明,在精神高度集中下,肉體也能夠(即物理層面)產生巨大的能量。

再舉個例子,催眠師對一位嬌小的女士實施催眠,讓她雙手交叉,並給予心理暗示:「你的雙手已經堅硬如鐵,不管多麼重的物體掛在你手上,也無法使你交叉的雙手鬆開。」隨後讓一個壯漢抓住她的手做「雙臂懸垂」,結果她緊緊交叉的雙手根本無法鬆開。可能大家在魔術表演中也看到過類似情景。

如果那位女士處於平常狀態,那麼在個壯漢的拉力之下,她肯定連站都站不住了,可在進入催眠狀態後,精神力高度集中,從而爆發出了驚人的力量。從原理上來說,這種催眠效果與「火災現場的爆發力」並無二致。

換言之,如果把自己逼入絕境,不但能獲得精神層面的靈感閃現,還能發揮物理層面的巨大力量,這種力量超乎想像

不僅如此,如果把自己逼入絕境、埋頭於研究工作,還能產生另一個意義。

竭盡全力把自己逼入絕境,到達了"盡人事"的境界,就能心生"自己已經努力過了"的自豪感,從而進入"待天命"的心境

在惡劣的經濟環境下,周圍企業紛紛倒閉,自己的企業也陷入訂單銳減的窘境。即便如此,自己仍然拼盡全力地埋頭工作。這種"盡人事"的態度,能讓自己的心態保持平和。

我在經營企業時,一直抱著這種態度我已經『盡人事』了,接下來就『待天命吧。如果公司最後還是倒閉了,那也是天意。"反之,如果沒有付出百分百的努力,事事半途而廢,那麼等到公司倒閉時,肯定會後悔:"早知道那時候再努力一把就好了。"

人有惰性,因此往往傾向於半途而廢或付出"半吊子"的努力,其結果便是事後傷心傷神、追悔莫及匯票無法貼現"、資金周轉不靈""公司快垮了""唉,當時那麼做就好了"……這種精神上的痛苦會損害人的健康,甚至剝奪人的生命。

所以,我們做事時要竭盡全力,到達"盡人事,待天命"的境界。換言之,"把自已逼入絕境"其實是一種手段,它能讓自己進入"安心立命"的清澈心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ABH52wBJleJMoPMBj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