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麗熱巴:怪我過分美麗?

2019-09-30     文小咖

前陣子,在第17屆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頒獎典禮上,迪麗熱巴和王俊凱、鄒元清一起獲得了金鳳凰新人獎。

猶記得在一年前,迪麗熱巴憑藉《漂亮的李慧珍》一舉拿下了金鷹獎雙料視後的殊榮。

當時消息一出,可以說是瞬間「震盪」了整個演藝圈。

其中不乏質疑之聲,迪麗熱巴竟然力壓同時提名的孫儷、袁泉、劉濤、殷桃等眾多實力派女演員,一下子拿走了觀眾最喜愛的女演員最具人氣演員兩項大獎。

於是立刻有人調侃說,這屆金鷹獎難道是「第二杯半價」嗎?

不少網友也吐槽稱,這是金鷹節最水的一次,還順帶給迪麗熱巴起了個「淼後」的綽號。

更有心存不滿的觀眾立刻跑到豆瓣,分別給「第12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頒獎典禮」和《漂亮的李慧珍》打一星泄憤。

(其中去年金鷹節的豆瓣評分里,顯示有98.8%的網友同時打出了一星,看來真的是眾怒難犯啊。)

顯然,大眾對迪麗熱巴這位視後的表現,並不買帳。

那麼難以服眾的迪麗熱巴,在拿下視後的這一年裡,有沒有變得使人更加信服?

01

先來看看她這一年來的動向。

在去年年末,結束了古裝玄幻劇《三生三世枕上書》的拍攝後,迪麗熱巴參加過湖南衛視《聲臨其境》第二季的節目錄製。

還加盟了《創造營2019》《極限挑戰》第五季,分別是以男團發起人和固定成員的身份,擔任常駐嘉賓。

不僅如此,北京衛視《遇見天壇》、央視的《時尚大師》第二季、旅行電影式慢綜藝《漫遊全世界》里也都有她的身影出現。

《極限挑戰》第五季

綜合來看,原本寄予眾望的金鷹視後,反在綜藝里遍地開花。

相比之下,她差不多有一整年的時間,沒有在影視劇里出現過了。上一次在電視上擔當女主角,還是去年6月搭檔鄧倫的《一千零一夜》

在作品存貨方面,除了《三生三世枕上書》,今年等待上映的主角作品,就只剩下一部和竇驍合作的電影《日月》

《三生三世枕上書》

然而以往的金鷹視後,在獲獎之後的事業發展,通常都會再創新高。

劉濤,先後出演正午陽光的《琅琊榜》和《歡樂頌》,熱度和口碑雙豐收;

孫儷,《甄嬛傳》遠銷海外,國內又有大女主劇《羋月傳》,直到去年在張藝謀執導的《影》中,我們依然能看到她作為演員更多的可能性;

再如趙麗穎,電視劇《楚喬傳》、電影《乘風破浪》片約不斷,有商業片也有文藝片,就連《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也是獲獎後第一年接的。

而迪麗熱巴在登上領獎台高峰後的近一年裡,卻像是忽然斷了片源一樣,毫無水花。

為何人氣大熱的迪麗熱巴,卻在她演員的老本行上「遇冷」了呢?

上個月,在《送一百位女孩回家》第三季的節目中,迪麗熱巴直言自己有七八個月沒有拍戲。

她坦言,其實自己很想拍文藝片,但別人反饋給她的意見,都認為她的這張臉更適合商業片。

這難免讓人聯想到,去年本想憑紀實文藝片《寶貝兒》實現轉型的楊冪

大銀幕上的她,膚色暗啞,滿臉雀斑,頭髮枯燥,一副長期營養不良的樣子,還要把鞋油抹在臉上,堪稱「毀容」級扮丑。

可即便是刻意扮丑的楊冪,也還是會使人覺得有些出戲。

曾經在商業片里浸染已久的流量演員,如今,顯然已經開始被流量反噬。

可見,流量電影的紅利時期正在慢慢褪去,這已不再是一個流量為王的時代。

02

說來,迪麗熱巴確實擁有一張商業片的臉,她的美麗很難被人忽略,屬於第一眼美女的類型。

她的臉能夠滿足大眾審美,美得濃烈而直接。再加上她超高的話題度、曝光率,自然與小眾文藝片里的某種氣質,漸行漸遠。

流量或許可以與商業片共生,但流量也不是任何時候都好使。

事實上,除了金鷹節那次的口碑崩盤,有迪麗熱巴參與的《聲臨其境》第二季也同遭遇了滑鐵盧。

節目的豆瓣評分,第一季時還是8.2,到了第二季卻直接跌落成了4.8。

網友的矛頭,幾乎全部指向了在第二期力壓「老戲骨」蔡明、朱時茂獲得冠軍的迪麗熱巴。

「討伐」的說辭,也多是認為她德不配位、得分虛高,節目組自帶粉絲濾鏡,過分突出、美化熱巴等等。

可屢屢受嘲的迪麗熱巴,真的是徒有虛名、毫無實力嗎?

其實不管是剛出道時的《阿娜爾罕》、還是《古劍奇譚》里的芙蕖小師妹,初時迪麗熱巴的靈氣是顯而易見的。

《阿娜爾罕》

尤其是在《克拉戀人》里圈粉無數的高雯,亦靜亦動的女主角,本就是個比較討喜的角色。

再加上迪麗熱巴在「女神」與「女神經」之間切換自如的靈動表演,仿佛就是高雯本雯。

《克拉戀人》

到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鳳九,古裝扮相的迪麗熱巴,又一次刷新了大眾對她的認識。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可隨後熱巴的戲路,卻好像越走越窄了。

《傲慢與偏見》《漂亮的李慧珍》《21克拉》里,那些大同小異的人物角色,似乎都在複製高雯逗比和女漢子的戲路。

第一印象的美,看得多了自然也就沒了靈氣,只剩下美的軀殼。

久而久之,迪麗熱巴也在重複自我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漂亮的李慧珍》

03

從被大眾看好的潛力股,逐漸滑落的不止是迪麗熱巴,還有同是嘉行的楊冪。

其實剛出道時的楊冪,走的完全是正劇的路子,《紅粉世家》《神鵰俠侶》《王昭君》《上書房》……

曾幾何時,她也是被譽為最有希望的新生代小花旦之一。

那時的她可以說是靈氣與演技、美貌與個性齊飛。

《神鵰俠侶》

然而,自從一部《宮鎖心玉》使她爆紅之後,戲約不斷的楊冪,似乎再也出不來好戲了。

再加上那部開啟粉絲電影的《孤島驚魂》推波助瀾,自此,楊冪在爛片的海洋里一發不可收拾。

《孤島驚魂》

接戲越來越頻繁,但是疲態、程序化演戲的表演模式也越來越明顯。

以犧牲作品的質量,來換取曝光率的做法,長遠來看,其實得不償失。

在商業價值巨漲的同時,楊冪的靈性也在一部部的爛片里,被磨損得差不多了。

就連她的鐵粉,也在不久前對她發出一連串的「靈魂拷問」:「你還想當人民的女演員嗎?」「姐姐,請問你對未來有規劃嗎?」「姐醒醒吧。」

不可否認,娛樂圈裡有很多演技水平發揮並不穩定的選手。

比如去年因《延禧攻略》而大爆的吳謹言,最近卻因一部《你是我的答案》再度翻紅,準確地說,是黑紅。

不信你感受下這誇張的瞪眼和尖叫,毫無感情可言。

《你是我的答案》

仿佛前一秒還站在有演技、會演戲的制勝高地上,一年時間就被打回了原形。

通常,這一類的演員遇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角色時,往往便能夠藉助角色的光環,來發揮自己的特長,互相成就。

但是一旦遇到「錯誤」的劇本,便只能在尬演中,結束一場又一場的鬧劇。

演技尚欠火候,市場風向瞬變,剩下的一條路就只有轉型了。

和楊冪一樣,在演員的道路上節節倒退的迪麗熱巴,正在朝著成為愛豆的方向上,一路高歌猛進。

迪麗熱巴的身上有著明顯營銷過度的痕跡,她的標籤或者說她的人設太多了。

「吃貨」是她、「勞模」是她、「耿直有趣的女漢子」也是她。

可是人設壓身的她,在綜藝節目裡的表現卻並不佳。

因為即便到了真人秀里,迪麗熱巴還在盡心盡力地完成她的那些配套人設,雖然看上去認真有餘,卻著實沒有太強的存在感。

於是努力做「三好學生」的熱巴反被人吐槽說,看起來就像是個「力氣大的花瓶」。

《極限挑戰》第五季

蔣方舟就曾在《圓桌派》里談起過迪麗熱巴的「吃貨」人設。

她說迪麗熱巴在粉絲當中之所以有「胖迪」這個暱稱的原因,就是因為經紀公司覺得她太美艷了,並且她的漂亮帶有很強的攻擊性,於是為了拉進迪麗熱巴和普通女生的距離,就給她立了一個「吃貨」的人設。

果然,哪有什麼光吃不胖的美麗童話啊,一切不過是經過精密計算後的人設罷了。

而當迪麗熱巴販賣人設的頻率,遠遠高過了她留給觀眾的角色輸出率時,自然而然,觀眾就會產生強烈的牴觸情緒。

於是就有人吐槽,對迪麗熱巴是「始於顏值,終於無聊」。

畢竟,再完美無暇的皮囊,也會有讓人審美疲勞的一天。

04

在資本的逐利下,現在的迪麗熱巴,看起來仍然在用角色試錯風險最小的商業操作模式,來安排她的演藝道路。

其實,最初的迪麗熱巴,曾擔心過她這張帶有異域風情的面孔,可能會給自身的演藝事業帶來局限。

也許是因為不自信,害怕沒有戲演,她開啟了「拚命三娘」的模式。

婁藝瀟曾無意中透露,迪麗熱巴四年都沒有休息過一天。

老實講,迪麗熱巴確實很拼,在電影《21克拉》殺青的當天,她就進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劇組。

曾經的楊冪也有很長一段時間,都維持在這種連軸轉的狀態里。

但其實,這種看似勤奮實為偷懶的表演態度,對演員才是種傷害。

如果可以,還是不要等到自家粉絲,有一天也質問自己「你對未來有規劃嗎」的地步,才開始反省吧。

《21克拉》

不過好在近一兩年,隨著現實題材的回歸,架空玄幻類的題材,也相應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衝擊,這也算是一種對市場的重新洗牌。

像是今年熱播的《都挺好》《破冰行動》《少年派》《小歡喜》等,這種能聚焦現實生活,反映社會現狀的影視劇,也能成為觀眾的心頭好。

而這當中,既有姚晨、閆妮、海清這樣的中生代,也有李庚希、趙今麥這樣的新生代。

儘管她們都不算在流量大軍之列,但是事實證明,不是流量演的戲,也照樣可以受人歡迎。

當然也有像楊紫這種,正在試圖朝著流量與演技兼具的方向而努力的90後小花。

迪麗熱巴原本也可以在這個航道上行駛,奈何在流量市場的奮力沖刷下,她卻漸漸有了偏離的軌跡。

暢銷書作家丁丁張曾這樣描述過迪麗熱巴:「她特別像一個工業流程下的芭比娃娃,她沒有漏洞,也沒有縫隙。

《漂亮的李慧珍》

在工業模式下塑造出的藝人,美則美矣,但終究是毫無新意。

迪麗熱巴在維持一個周到的女藝人形象的同時,也把那個反叛、真誠的自我給禁錮了起來。

做一個沒有感情、沒有性格的明星,倒不礙事,可如果做一個沒有感情、沒有個性的演員,就壞了大事。

迪麗熱巴不是不知道,作為一名演員需要對生活擁有非常豐富的感知力。

她在去年的金鷹節頒獎典禮上就親口說過:「拍一部戲去體驗生活,對於一個演員來說特別特別重要。

她確實也曾身體力行地去實踐過,在她拍攝處女作《阿娜爾罕》的時候,就曾跟著當地的農戶去地里進行農作、摘葡萄、做飯等,以此來體驗她所塑造角色的日常生活。

《阿娜爾罕》

但是之後通告越來越密集,忙到沒有時間休息的迪麗熱巴,又怎麼會再有精力去仔細揣摩,她要扮演的人物角色呢?

對於這些流量小花們來說,想找准流量與演員身份的平衡點,確實不容易。

但如果她們還想成為人民藝術家,還想像自己嘴上說的那樣做個好演員,那麼自己心裏面就應該有一把標尺。

而不是一味強立人設,敗壞在觀眾心裡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好感。

「迪麗熱巴們」與其在雲端里,逐漸被磨損成一個個性模糊、泯然眾人的花瓶,還不如及早調整心態,重新回到地面的生活里,雖然不免暴露瑕疵,但那也是一種可貴的真實。

《解憂雜貨店》

就像老藝術家蔡明說的:「顏值越高,責任越大。」

美貌不該是女演員的絆腳石,更不該是戲路窄的藉口。

在顏值動人的同時,讓演技也變得同樣動人,或許才是流量明星與實力演員之間的突破口。

相信市場終將會回歸理性,畢竟「金杯銀杯,不如觀眾口碑」。

拿再好的獎盃,都不如實至名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A1Ogm0BMH2_cNUgapc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