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人的悲歌」正在出現,教育仍是寒門子弟的出路

2019-12-21     耒陽生活圈

「美國也有寒門難出貴子的問題。我們有一個錯誤的社會等級制度。美國有很多高校,自豪於校園裡沒有某個社會階層,因為學校排除了那些人,不把他們招進來。但是,這個邏輯是錯誤的。」



「我不認為中美貿易摩擦是一場戰爭,我認為這是一次調整。現在要調整世界兩大經濟體的關係,美國已經很久沒有像中國一樣的經濟競爭對手了。我們需要建立新的規則,更加公平的規則,這就是我稱之為一次調整的原因。」


本文首發於南方人物周刊2019年第38期

文 | 本刊記者 黃劍 發自上海

編輯 | 周建平 [email protected]

全文約4536,細讀大約需要11分鐘


2019年11月,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校長麥可·克羅(Michael M. Crow)又一次來到中國,輾轉多地。他的第一站是海口,與海南大學簽約,合作成立海南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聯合國際旅遊學院。在這之後,他飛往上海,發表關於未來大學的演講。


克羅已經來過中國數十次。儘管目前中美關係微妙,但他一直重視與中國的關係,不希望貿易壁壘變成教育壁壘。在過去十幾年裡,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已和中國三十多所高校、研究機構進行了合作。


2019年8月末,九名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中國留學生過完假期,返回美國繼續學業,在洛杉磯國際機場遭邊境官員扣留,並被拒絕入境。隨後,麥可·克羅致信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國土安全部部長麥卡利南,連發五問:


對抵達洛杉磯國際機場的國際學生進行審查的書面「標準程序」是什麼?由誰進行審查?審查人員接受過什麼訓練?審查人員是否說普通話?他們拒絕學生入境的客觀標準是什麼?


克羅認為,這九名中國留學生擁有進入美國所需的文件,美國政府不應任意妄為、反覆無常。他要求美國政府「給個說法」。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採訪時,克羅稱,被遣返的中國留學生,將通過在線方式,繼續學業。


麥可·克羅在2002年成為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第16任校長。在過去17年間,他通過改革和學科創新,讓這所大學成為世界一流的學術研究機構。他是美國多個政府部門的顧問,曾入選美國《財富》雜誌「全球50位最偉大領袖」榜。


被遣返的中國留學生將在線完成學業


人物周刊:2019年8月底,有九名中國留學生在美國洛杉磯國際機場被遣返,他們現在的情況怎麼樣,能夠順利返回學校嗎?


克羅:首先,我對這件事表示不滿。我認為,它和美國之前執行的政策並不相符,所以,我們鄭重地向美國政府提出了質詢,為什麼在之前已經給這些學生提供簽證的情況下,拒絕其入境?為什麼學術表現良好的學生卻會遭到如此對待?為什麼要採取這樣一種與一貫執行政策不符的舉措?


對於學生的境況,我們很高興與諸位分享。這九名學生中,我們已經給八名學生專門安排了接受在線教育的機會,所以,他們的學業還沒有受到影響,他們依然可以在中國繼續完成學業。這其中有六名同學,將會在今年或明年順利畢業。


人物周刊:中國留學生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有沒有受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


克羅:我們都知道現在是中美的一個敏感時期。中美都是全球性的經濟大國,都在摸索進一步開展合作、保持融洽相處關係的黃金法則,這其實是前所未有的局面。過去幾十年間,世界上可能只有一個經濟強國,但是現在出現了兩個,所以,這是一種新的局面。但是,這也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是兩個大國之間相互磨合的正常過程。兩國會逐漸摸索出相處之道。


這種情況對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校園中留學的中國學生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大家還都在一起努力地學習、生活,參與各種活動,跟兩年前沒有什麼不同。如果有任何變化,就是他們變得更好了。


人物周刊:在你的大學裡,有多少中國學生,他們與其他地區的學生相比,有什麼不同的特點?


克羅:現在,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校園裡,一共有三千兩百多名中國留學生。他們跟其他留學生不同的特點是:一方面是他們都很有活力與激情;另一方面,他們適應的速度非常快,幾乎是一到美國,就能立刻適應在當地的學習、生活。我們與中國留學生幾乎沒有糾紛,他們的英語都非常好。



「美國夢」在衰退


人物周刊:近幾年,美國有一本暢銷書叫Hillbilly Elegy(《鄉下人的悲歌》),作者是畢業於耶魯大學的高材生。他在書里說,美國鐵鏽地帶的產業工人生活艱難,他們的孩子上不起大學,找不到好工作,正在喪失美國夢。你怎麼看?


克羅:我覺得這本書中描述的正是當下美國社會中一個突出的問題,那就是機遇的不平等。我們目前努力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給予所有符合入學條件的學生同等的教育資源,無論他們的家庭背景如何。美國夢與教育直接相關,一個人需要受到高質量的教育,才有可能上升到更高的階層。《鄉下人的悲歌》所講的故事,正是那群沒條件接受好教育的人所面臨的現狀。


我們很努力地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如果這個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很可能有一部分人會失望,會強烈反對教育。到最後,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不讀書、教育程度低是很光榮的事情。這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一種沒有出路的循環。


人物周刊:過去我們常聽到一個詞——美國夢,美國的年輕人是否依然相信美國夢?


克羅:美國夢依然存在。總體上美國的年輕人還是相信美國夢。我承認,我們需要解決一些問題。現在美國的體制和機制上的確有需要改革的地方,還有一些地方不夠靈活、不夠開放。美國有些地區會出現嚴重的問題,比如可能因為毒品或其他原因,需要迫切地進行改革,來解決這些問題。美國夢在衰退。


但是,年輕人還是樂觀的,整個美國的活力還在。我對前景還是保持一個樂觀的預期。我們意識到了社會上的不平等,也在致力於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你給不起大學學費,我們幫你出,只要你符合條件。如果你不能來上大學,我們可以為你提供網上課程,網絡科技為這一切提供了便捷。


人物周刊:階層固化現在在美國很嚴重嗎?


克羅:這個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但這是可以解決的。


人物周刊:怎麼解決?


克羅:教育。教育是打破階層固化、實現階層流動最重要的因素。學生們通過教育,通過創造力和學習,找到辦法,認識來自不同背景的人。


人物周刊:對窮人的孩子來說,要實現向上流動、打破階層固化,讀書是唯一的途徑?


克羅:我的答案是,教育或者讀書是必要的,但是不充分、不足夠。首先,我們需要給這些孩子提供接觸到學習工具的機會,不只是通過上大學這一種途徑,而是一種讓所有需要的人都能獲得的學習。我們想提供從工薪階層到工程師都能使用的學習資源,只要他想提高自己的技能、想要去學習,就有這樣的途徑、這樣的工具。


人物周刊:你是怎麼從原有的階層跳出來,到達今天的地位的?


克羅:我自己就是來自工薪階層,是從社會最底層逐漸成長起來的。我從小一直專注於學習,用盡全部精力,學習一切我能學到的東西。讀書的時候,每周7天都在學習,讀各種書,努力實習自己想做的事情。大學畢業以後,更加努力地工作,提高工作速度,嘗試更廣闊的領域。這就是我如何趕上那些出身富裕家庭學生的方法。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寒門難出貴子?


人物周刊:中國有一句話叫「寒門難出貴子」。窮人家的孩子因為從小得不到好的教育資源,可能比較難考上好大學,惡性循環,美國普通民眾內心是不是也有這種焦慮?


克羅:美國也有同樣的問題。我們有一個錯誤的社會等級制度。美國有很多高校,自豪於校園裡沒有某個社會階層,因為學校排除了那些人,不把他們招進來。但是,這個邏輯是錯誤的。在我們看來,高校最應該值得驕傲的是它畢業生的質量,這才是真正的成功。所以,最理想的狀況應該是,在全國有許多所高質量的大學,家長們送孩子去哪所高校都是開開心心的。


人物周刊:在美國大學裡,來自不同收入家庭的學生獲得的學習機會和學習體驗有差異嗎?


克羅:這的確是當下美國高等教育的一個現狀。我們建立新的教育模式,就是要回擊這個問題,試圖讓家庭背景不再成為個人命運的風向標。


人物周刊:在美國,人脈、家庭背景會讓學生從大學到工作,變得有很大不同嗎?


克羅:人脈會有影響,但不起決定性作用。在我看來,這些因素會影響一個人的命運,但是不能決定命運。我不太信命運,我相信努力和個人對某項技能的精通,會真正決定個人成就。我們也在幫助學生去構建社交網絡,以克服這個問題,


我們致力於實現這一點,因為教育質量非常高,我們有很高的就業率,每年都有98%的學生就業或者讀研,無論他們是什麼家庭經濟條件和背景。我們培養的都是企業或其他部門真正需要的人才。


人物周刊:對美國窮人的孩子而言,他們能承擔上大學的費用嗎?


克羅:我們的本科生從入學到拿到學位大概要花44000美元,如果學生獲得財政補助,大概要花16000美元,這樣的學費學生還是支付得起的。


這些問題都跟階層有關,我們致力於打破階層。我們學生的多樣性,可以代表美國所有經濟社會地位的人。我們有22%的學生來自非常貧困的家庭,他們沒有錢,不足以支付學費,但是我們幫他們支付了學費。我們致力於減少學生讀書的經濟負擔,這也是我們的一大特點。


我們試圖用各種途徑減少不平等。我們通過減少學生的經濟壓力,創立各種不同的項目,來吸引不同背景的學生,從而減少不平等。


科技不會讓大學消失


人物周刊:你被《財富》雜誌評選為「世界50位最偉大的領袖」之一,是50人中唯一的大學校長,你覺得自己因為做了什麼事而獲此殊榮?


克羅:我認為,我能夠當選,是因為我們利用公立大學的模式,通過變革,使它獲得比較大的科技優勢,從而進行教學探索,這意味著我們可以進行最高層次的研究。我們研究的規模比中國任何一所大學都要大。我們每年都能擁有大量高質量的畢業生,這種高效的模式,在全世界的高等教育領域都是罕見的。


人物周刊:你一直在研究科技創新與大學的關係,哪些科技正在改變現在的大學?


克羅:人工智慧。人工智慧會強化大學學習,因為它讓學習變得更加個性化。個性化學習可以改變一切,因為通過個性化的學習,我們可以學到獨特的知識,人工智慧在這方面非常有用。另外,區塊鏈技術也非常重要,它可以跟蹤每個個體的學習,這些數據可以被學生或者其他人用來分析。


人物周刊: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有兩千多門課程可以在網際網路上完成,在中國或者其他地區,已有大量的在線教育平台,一旦在線教育高度發達,學生還有必要進入大學校園嗎?


克羅:大學對很多17至25歲的青年來說是一個必需品。大學不只是上學的地方,而且是一個組建團隊、學習社交、確立目標,以及學習不同文化、認識不同人的地方。所以,我認為科技有助於大學的發展,而不是讓大學消失。對那些沒有機會上大學的人來說,科技是很好的幫手。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這是規則調整的信號


人物周刊:你曾經擔任美國國務院、商務部,還有上市公司的顧問,了解經濟。你怎麼看待當前的中美貿易摩擦?


克羅:我的研究領域在於國家構建和知識性企業構建,是公共政策中偏經濟的一個領域。我不認為中美貿易摩擦是一場戰爭,我認為這是一次調整。現在要調整世界兩大經濟體的關係,美國已經很久沒有像中國一樣的經濟競爭對手了。我們需要建立新的規則,更加公平的規則,這就是我稱之為一次調整的原因。


人物周刊:中國經濟在過去40年發展很快,美國人感覺受到威脅?


克羅:這不是一種威脅,而是規則調整的信號,是世界經濟秩序的一次調整。我們習慣了一極經濟體稱霸,它周圍伴隨著一些小的經濟體和很多貧窮的國家。但是,我們需要讓世界上每個國家的經濟都蓬勃發展,我們也在找尋實現這個願望的方法。我知道,這很困難,因為歷史上從未出現過這樣的局面,但是我們仍在找尋實現它的方法。


人物周刊:你相信中美關係會好轉嗎?


克羅:是的,我相信中美關係會變好。我在海南、上海,還有中國其他地方遇到的所有人,每個智慧的、希望世界變得更好的人都相信,中美關係會更加緊密,也會有更多的合作。

作者: 黃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9oDMW8BMH2_cNUgFIN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