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小小感冒會讓慢阻肺患者送命?這3個症狀可判斷是否急性加重

2019-10-22     看呼吸

60歲的李大爺患慢阻肺10多年了,平時有點慢性咳嗽、咳痰,但前幾天因為著涼感冒了,咳嗽得厲害,一直咳痰,還喘不上來氣。以為是感冒,自己吃了感冒藥,幾天不見好轉,呼吸困難反而更加嚴重。於是老伴兒帶著李大爺去醫院看病,接診李大爺的是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黃可醫生,黃可醫生通過問診和初步檢查就判斷出李大爺的慢阻肺急性加重,因當時病情嚴重,立馬住進ICU。後來,李大爺出現了嚴重的併發症——急性呼吸衰竭,經過搶救治療,最終還是未能挽回他的生命……

慢阻肺患者為什麼更容易感冒而且病情更重?

為什麼李大爺僅僅因為感冒就導致慢阻肺急性加重呢?慢阻肺患者感冒可能致命?慢阻肺的哪些特徵強調患者一定要預防感冒?帶著諸多疑問,我們採訪了黃可醫生,他告訴我們,「感冒對於慢阻肺患者來說,可能致命!一定要預防感冒!有些患者病情比較嚴重需要住進ICU或者進行氣管插管;有些患者發生嚴重併發症,如急性呼吸衰竭;有些患者病情嚴重、進展迅速的話可能導致死亡。」

黃可醫生解釋,慢阻肺患者有慢性氣道炎症,因氣道屏障功能受損,對病毒的抵抗力更差,較健康人群更容易感冒。並且慢阻肺患者感冒比正常人累及的範圍更廣,病情更加嚴重。

慢阻肺患者一般會出現咳嗽、氣促、咳痰等症狀,這些症狀雖然會引起患者不適,但症狀較輕。臨床發現感冒會導致部分患者咳嗽、喘息等症狀加劇,出現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

為什麼感冒會引發慢阻肺急性加重?

感冒是一種常見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通常由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如果只發生了上呼吸道病毒感染,那麼臨床表現為鼻塞、噴嚏、流涕、發熱、咳嗽、咽痛、頭痛等,這就是普通感冒。黃可醫生表示,「當出現上呼吸道感染時,正常人的病情一般不會蔓延到下呼吸道,但是由於慢阻肺患者下呼吸道抵抗力減弱,就容易蔓延到下呼吸道,從而出現下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慢阻肺急性加重、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肺炎、支氣管擴張等,是由病毒、細菌、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

此外,在病毒感染之後,通常會繼發細菌感染。在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中,存在下呼吸道細菌定植的患者高達50%。也就是說,在急性加重的慢阻肺患者體內,會混合出現病毒和細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由細菌、病毒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可提高嗜酸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的水平,使得患者氣道炎症加重,從而誘發慢阻肺急性發作,導致患者的肺功能嚴重下降,加重氣促、咳嗽、喘息的症狀,還可並發肺栓塞、心律不齊等比較嚴重的病變,危及患者的生命。

註:各種微生物(細菌)經常從不同環境落到人體,並能在一定部位定居和不斷生長、繁殖後代,這種現象通常稱為「細菌定植」。


黃可醫生告訴我們,「慢阻肺三大症狀」可幫助患者自行判斷感冒還是慢阻肺急性加重:咳嗽、咳痰、呼吸困難

慢阻肺患者治療感冒與正常人有無不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本身的呼吸功能比正常人就要差得多,且機體長期處於低氧狀態,因此,慢阻肺患者感冒後需要及時治療

黃可醫生介紹,慢阻肺患者感冒時,醫生首先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決定患者是要在門診還是住院治療。如果僅為上呼吸道感染,那麼患者不需要住院治療,可服用感冒藥,但是自己要密切監測有無下呼吸道受累的表現,比如呼吸困難越來越嚴重、咳嗽、咳膿痰、持續高燒等,如果出現這些持續且不緩解的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

同時,應當使用支氣管擴張劑保持患者氣管的擴張,保證通氣順暢。另外,低流量吸氧也要堅持進行,一般吸入氧濃度為28%~30%,不可吸入過高濃度的氧,避免引起二氧化碳瀦留,導致患者病情加重。

強烈推薦慢阻肺患者預防感冒的手段是什麼?

慢阻肺有個特徵,就是病情是不斷遞進的,每多感冒、發燒一次,肺功能就下降一點,因此平時要做好防護,謹防感冒。

黃可醫生談到,「慢阻肺患者和正常人預防感冒的原理一樣,只不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更推薦慢阻肺患者接種防感冒疫苗。我們沒有推薦三四十歲年齡段人群必須接種防感冒疫苗,但是65歲以上老年人或者患有慢性呼吸疾病的人群都推薦每年常規接種疫苗。其次,慢阻肺在氣候突然變冷的時候容易發作,近期早晚溫差大,天氣越來越冷,一定要注意保暖,及時增加衣服,室內溫度要保持相對穩定,冬季室內溫度應在18℃~20℃為宜,過冷、過熱對慢阻肺患者都是不利的。儘量少接觸感冒發燒的人,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時應戴口罩。」

專家簡介

黃可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9h79G0BMH2_cNUgAX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