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變臉記」

2019-11-18     撫州日報

同叔路農貿市場

改造前的同叔路農貿市場(資料圖)

牛角灣農貿市場

南湖路農貿市場

鳳凰城農貿市場

說起農貿市場,許多市民的第一印象是髒水橫流、臭味撲鼻,是「髒、亂、差」的滋生地,在我市開展創國衛工作推動下,農貿市場發生了哪些新變化?日前,記者走訪後發現,市城區同叔路農貿市場、鳳凰城農貿市場、牛角灣農貿市場等城區農貿市場,經過改造升級後,上演了一出完美的「變臉記」,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整潔、衛生、安全、便利。

早晨五點半至九點,是同叔路農貿市場交易最熱鬧的時段。在市場外部,小攤小販的身影不見了,擁堵的馬路變得暢通了,占道經營現象已蕩然無存,曾經髒亂不堪、日日擁堵的同叔路變得整潔寬闊,讓人眼前一亮。

經過改造升級後的同叔路農貿市場,按經營種類依次設有蔬菜區、家禽區、肉類、凍貨區、豆製品區、水產區、水發區、滷菜區、蛋類區、綜合區等主副食集中區域,市民買菜更方便、更便捷。

在肉類區,攤主劉師傅將豬蹄、豬排骨、豬條肉、筒子骨整齊地擺放在攤位前,等待消費者挑選購買;在蔬菜區,64號攤主劉木金一邊忙著招呼消費者,一邊不忘把廢棄的蔬菜葉子扔進攤內的垃圾桶內;在綜合區,攤主張曼時不時用抹布擦拭攤位上的玻璃櫃,以便消費者可以更好地挑選菜品。

「以前市場裡髒水到處流,無從下腳,市民都到外面的攤販那去購買,創衛工作開展以後,市場環境好了,小攤小販取締了,道路通暢了,老百姓都願意進來買菜,我們的生意也上了一個新台階。」張曼笑著說。

「我最近剛從上海回來,發現撫州的農貿市場大變樣了,感覺跟上海的農貿市場差不多。以前,同叔路農貿市場『髒亂差』,走路要踮著腳走,廁所更是不敢進,平時都不願意進農貿市場買菜,現在時不時就來逛逛,買點新鮮的菜,跟逛街似的。」住在市區贛東賓館旁邊的市民胡月娥表示。

在同叔路農貿市場內部,記者沒有發現一處衛生死角,隨處都能看到滅蚊燈和整齊的垃圾桶。據該市場所長李志強介紹,市場內營銷攤點共計210餘個,每個業主都能自覺遵守市場秩序。「現在的攤主都很自覺,產生垃圾以後,他們都會自覺打掃乾淨。攤位內的衛生由攤主自己負責,公共區域的衛生由市場保潔團隊負責,每天下午1點半左右,我們還會安排兩台洗地機對市場內地面進行大面積的清洗。」李志強說。

小市場,大民生。僅僅保證農貿市場環境的整潔、衛生還不夠,更為關鍵的是確保商品的質量安全,讓老百姓買到合格菜、吃上放心菜。在鳳凰城農貿市場,記者發現,消費者進入市場,第一時間可以通過入口處的智能終端顯示屏對市場內的布局和銷售的產品種類進行了解,產品的檢測數據、價格、交易數量也一目了然。該市場督導員黃正華介紹,鳳凰城農貿市場是按照智慧農超理念打造的,分為十個產品區,每個商戶都配備一台電子秤與LED顯示屏,顧客可以通過攤位上方的顯示屏,看到營業執照、產品價格及銷量,實現透明消費。「市場環境好了,理念也先進,尤其是公開各種菜的價格及檢測數據,買起來更省心,吃得也更放心。」鳳凰城小區居民李女士表示。

據了解,除鳳凰城農貿市場外,我市牛角灣農貿市場、金安農貿市場、撫臨路農貿市場、南湖路農貿市場、六水橋農貿市場、悅居農貿市場、同叔路農貿市場等農貿市場也將安裝智慧農貿市場系統,全面打造「智慧+」農貿市場,讓老百姓擁有一個放心、省心、安心的買菜環境。

見習記者 蘇萬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8RcfG4BMH2_cNUg9xQ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