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THERE IS A
QUESTION
THERE IS AN
ANSWER
作為一個趣味不甚高雅的人,我總是對各種鄙視鏈興致頗高。據說,國貿大摩的洋范兒Banker瞧不上野路子的麥子店高盛,恆隆廣場的時尚女公關睥睨一切其他行業的PR,大山子的地氣接不上WPP的洋詞兒,科技園深南大道兩側緊貼萬象天地的科技巨頭不認為松山湖的房價叫房價……
本質上,「中國矽谷」和「東瀛法拉利」,或者「低配版蘇菲瑪索」一樣,乍一聽挺順耳的,細一品其實跟罵人差不多。當然,這跟不同個體的自我定位有關。
幾個月前我們做過一期《4×4宅化》的專題,其中一個探討的重點,即在對這個時代四驅的意義展開追問——兩驅還是四驅?硬派不硬派?有鎖沒鎖有幾把鎖?是不是非承載車身?到底是Off-roader、SUV還是CUV?除了最後一個,其他問題的答案都是確定的——對於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人來說,那些聽起來像黑話的詞兒,乃至奧迪和Quattro賽車這一性能圖騰背後的那些B組時代、直5發動機和全時四輪驅動等等硬貨一樣,全是性能冗餘。
不要誤會,SUV不是中國人的發明,或給中國人的「特供」。比如奧迪Q7(Typ 4L)研發項目代號AU 716,就蘊含了英戈爾斯塔特人對全球豪華SUV市場需求的理解。為高舉奧迪殺入非鋪裝路面的傳統旗幟,概念車更祭出「Pikes peak」的威名。
但歐洲人不能也不會理解,中國人其實拿SUV當MPV用。那些傳動軸、「鎖」、「大梁」,甚至全尺寸備胎,全是沉甸甸的「贅肉」,饒是現在那些小排量大渦輪+密齒比波箱的動力組合,拉起來也費勁,還耗油。有這功夫多拉倆座兒來個7座SUV不好?於是到了全新的Typ 4M世代,Q7蛻變為一部更懂新精英、更富集「黑科技」的極客套裝。
但有一點我是認同的——在城市裡他們是高腳旅行車,拉人拉貨好幫手。出了一二線城市,便是這些「軟派」4×4的廣闊天地。我不相信,在金融街或陸家嘴的玻璃幕牆深處,有多少極端New Yorker那樣的傲嬌小公舉,覺得自己一生都無須踏出曼哈頓。相反,來自天南地北為著同一個勞動致富奔小康的樸素目的,擁擠在接踵摩肩的一線城市裡,每個人都時不時需要一趟說走就走的逃離。
生活在遠方,生存則在眼前。枸杞熱水保溫杯,老婆孩子熱炕頭,生活的日常講究一動不如一靜——換個老婆少一半身家一個孩子。多少通宵的加班或者腰椎間盤突出和頸椎病,換來的是未來30年繼續通宵的加班和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你是誰,你真正需要什麼,很大程度上無關緊要,你只需要安心扮演好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一顆小小螺絲釘,為房貸、子女教育和養老健康工作30年、50年、100年。
但我是支持必要的逃離的。富農地主都懂得體諒牲口,儘管不是出於愛心和動保。該調休調休、該放假放假,今天大踏步地休息是為了明天大踏步地奮鬥。財務自由這個東西,財物越多越自由。
關於Q的美學
跨出去,找自己
@萬湑龍
我們所經歷最難忘的時刻,絕非準點到站時的釋然 , 而是沿途偶然經過,驚鴻一瞥的曼妙景色。順應著內心之中的羅盤,前往那片鮮有人抵達的新境——一次隨興之所至想走就走的旅行,一次「生活在別處」的窺探,一次對現世安穩平淡日常的逃離,一次被天席地與內心那個自己的赤誠相見。
關於Q3
有人說我酷、時尚,我說我只是做自己
@宋思齊
我們聊到Q3,他說把擋杆拉到S擋的位置,它將變成另一輛車。無論是死飛還是小輪車,或者是Hip-Hop一系列東西,我都不自禁地想到生活中的另一種可能性。有的可能性是為了平靜生活,有的可能性是為了肆意享受——「到位、給力、不收著憋著」。
關於Q5
從巴塞隆納到墨西哥,像風一樣自由
上千公里的行駛並沒有讓人產生過哪怕一秒想離開全新Q5的感覺,它會讓你不斷提升對於這輛車的渴望,迫不及待看看它還有什麼真本事。想想看,也只有墨西哥能夠這麼縱容我,在一趟旅程中包括了所有可能遇到的自然環境。
關於Q7
我眼中的世界,你無法定義
這個世界擁有太多的度量方式。你的樣貌、出身、人際關係,甚至是你開的車,都可能成為別人評斷你價值的準繩。很多人會被傳統價值觀的套索所束縛,甘願成為其中一部分。也有一些人,他們敢於跳脫出來,不去想世人如何看待他們,只想用自己的視覺、聽覺、觸覺和感覺去了解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而陪他們一同探索新境,是奧迪Q7自誕生之日起的責任。
關於黑科技
叫我鋼鐵俠
LED照明技術、e-tron或輕量化技術,只是奧迪眾多技術之一。它有很多黑科技,隱藏在冷峻外表下,那些每天和它在一起的人,才知道這些的好。
關於詩和遠方
西出陽關Q作伴
@崔力
憑藉強大的越野性能,此行奧迪Q家族穿越了壯美的戈壁大漠。在越野模式的配合下輕鬆翻越沙丘,在落日中與沙共舞,盡情撒歡。越過戈壁,車隊與俄博梁雅丹地貌群不期而遇。有人形容這裡是「風神捏造的世界」。穿行其中,常聽到風在耳邊疾走的聲音。這裡的千姿百態和磅礴氣勢讓人恍若來到一個與世隔絕的世界,讓人感到神秘和敬畏。
關於方程式賽車
電光火石
@何燁煒
在勒芒18年13冠的奧迪狠心退出,專攻電動方程式賽事Formula E,奧迪繼續藉助賽車提升e-tron技術的決心可見一斑。新車e-tron FE04身上的黑科技很快就會出現在奧迪的量產車上。
若你也是一位志同道合奧迪Q的車主,或將要成為奧迪Q的車主。可以點擊最下方的「閱讀原文」留下您的聯繫方式,或者在留言處寫下您和奧迪Q的「油鹽醬醋」,我們將每天隨機送出 5 本奧迪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