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新片《雙子殺手》(Gemini Man)上周在北美公映,沒想到的是上映首周的票房竟然不敵已經上映兩周的《小丑》(Joker)。《小丑》自上映至10月13日已經攬獲5.43億美元的票房,而這部電影的投資只有6000萬美元。
《雙子殺手》海報
為何投資1.38億美元,特效驚人外加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加持的《雙子殺手》竟然被已經上映兩周,只有6000萬美元投資,也沒什麼太多動作場面的《小丑》給干翻了呢?今天美叔不跟大家討論《雙子殺手》,而是跟大家聊一聊《小丑》到底為何如此吸引北美觀眾。
《小丑》主演傑昆(左)和導演托德
《小丑》的成功主要得益於三個方面:華納對於漫畫改編的寬容;托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的編導水平以及傑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的驚人演技。下面美叔給大家分開來說一下。下文包含一定劇透,不會影響觀影體驗,但還是請謹慎閱讀。
完全自由發揮的劇情
這部電影與DCEU沒有關係
在《小丑》這部電影立項的時候就曾經傳出過消息,這部電影並不在DC擴展宇宙(DCEU)之內,而是一部獨立的小丑起源電影。對於這個消息當時美叔還曾經不太看好,雖然說小丑是一個人氣角色,但是與現成世界觀割裂的做法並不是特別明智,不過現在看來,美叔小瞧了《小丑》的主創們。
《海王》拯救了DCEU
華納抱著DC這個金礦,卻一直找不到賺錢的道路,DCEU差點兒崩盤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但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華納對於DC的漫改電影特別寬容,不像隔壁漫威那樣什麼都要框在MCU當中,也正是因為華納的寬容,讓我們能夠看到這樣一部源自漫畫卻指向現實的好電影。
《小丑》劇情比較「樸實」
《小丑》在劇情方面亮眼的地方並不多,只是運用常規的敘事方法層層推進,除了頗有深意的結尾之外,只是講述了一名邊緣人在被社會拋棄之後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的故事。但是這並非意味著這樣不好,相反,劇情設計上的分寸拿捏得非常好,觀眾可以將全部注意力都放到傑昆·菲尼克斯身上,而傑昆·菲尼克斯充滿張力的表演則讓這部電影成為近年來最好的漫改電影,沒有之一。
膽大包天的托德·菲利普斯
導演托德(右)在給主演說戲
上面說過,《小丑》的劇情基本上完全脫離了原著的劇情,托德·菲利普斯只是借用了人名、地名,然後原創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故事。這裡的意想不到不是指的劇情,而是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內涵讓人意想不到。
亞瑟與托馬斯
托德·菲利普斯在電影《小丑》當中將角色劃分成了兩個派別:一個是以托馬斯·韋恩為首的富人階級;另一個則是以亞瑟(小丑)為首的社會邊緣人群。然後他將當今美國社會的矛盾放入到了電影當中,所以成功的引起了巨大的共鳴。
托馬斯·韋恩
托馬斯·韋恩,也就是蝙蝠俠布魯斯·韋恩的父親,在《小丑》當中並非是原著那種正面形象,而是一個自私、冷漠、絕情且善於偽裝的偽君子。他在哥譚有錢有勢,他想要競選哥譚的市長,卻嘲笑底層的市民為小丑,他根本不關心這些人,這是一個典型的為富不仁的形象。
亞瑟·弗萊克
亞瑟·弗萊克,也就是後來的小丑,窮困潦倒,與母親相依為命,本身還患有精神疾病。原本他可能會渾渾噩噩地度過一生,卻因為「托馬斯·韋恩們」的無情盤剝,最終蛻變成為一個終極壞人。亞瑟原本就是小丑,還是「托馬斯·韋恩們」把亞瑟變成了小丑?這就是托德·菲利普斯留給觀眾的思考。
自從人類度過原始社會走到奴隸社會之後,貧富矛盾就一直廣泛存在,美國當然也不例外。而美國近年來低迷的經濟也讓貧困人口不斷增加,窮人天生就該受盤剝嗎?當然不是,所以美國社會的貧富矛盾也非常尖銳。
《小丑》的爛番茄評價
《小丑》的上映無疑給了廣大觀眾一個宣洩的通道,這部電影在北美市場獲得如此好的成績也說明美國社會富人與窮人之間的矛盾已經非常大,但是在此之前沒有人擺到檯面上如此大張旗鼓的宣傳。為何民間一片好評的《小丑》在爛番茄上的評分並不出眾呢?原因就是膽大包天的托德·菲利普斯告訴皇帝他其實沒穿衣服,而剩下的「大人們」則拚命地想要去掩蓋住這個真相。
其實托德·菲利普斯所使用的套路——販賣焦慮,國內的很多自媒體人早就已經在用了,只是從來沒有人想過要用電影這種形式表現出來。從漫改電影入手,托德·菲利普斯可以算作是先行者,而《小丑》這部電影,註定要在影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精神分裂」的傑昆·菲尼克斯
「廁所起舞」是全片最經典鏡頭之一
很多時候我們說一位演員演技好的時候會說某某在某部影視作品中一人分飾兩角,仿佛演了兩個不同的人,而傑昆·菲尼克斯在《小丑》當中只演了一個角色,卻讓我們感覺那仿佛是兩個不同的人。
正在向小丑轉變的亞瑟
如果僅僅是通過表演讓觀眾產生這是兩個不同人的錯覺,只能說明傑昆·菲尼克斯的演技尚可,真正讓人覺得傑昆·菲尼克斯精湛的地方在於,他不僅演出來兩個人的感覺,而且這兩個人還非常的貼合劇情。
亞瑟痛苦的大笑
電影前半段的亞瑟雖然怪異,但是我們能夠感受到他仍舊保留著純真。他知道自己的精神有問題,所以他竭力壓抑自己的異常。我們知道亞瑟有一個會隨時發出笑聲的毛病,每當他這樣笑的時候,我們看到的亞瑟是在笑,聽到的亞瑟是在笑,可是感受到的亞瑟卻仿若在哭。看他竭力扼住自己脖子以及因為脖子被自己扼住而咳嗽的樣子,就能感受到他有多麼討厭自己的這個毛病。
小丑發自內心的笑
电影後半段亞瑟一步步地向小丑蛻變,當他真正變成小丑的時候你會發現,他的怪笑再也沒有痛苦,仿佛他終於脫下了枷鎖,整個人都充滿了力量感。
台階似乎在隱喻回歸正常之路
電影中有很多鏡頭隱藏著導演的意思,比如亞瑟回家需要路過的那一段長長的台階,回家是向上走,一瘸一拐步履蹣跚,而離家是向下走非常的輕快。當亞瑟蛻變成為小丑之後,向下走過那段台階的時候可以看出來整個人都是很放鬆的狀態,他終於做回了自己,再也不用偽裝自己是一個正常人。
之前美叔曾經看到過一個問題,問的是如何甄別一位演員的演技。對於普通觀眾而言,很難去理解諸如「表演層次與掩飾」、「心裡動作」、「形體動作」這些概念,所以普通觀眾更喜歡用「真不真」、「像不像」來評價一位演員的演技。
傑昆在片中的演技絕對封神了
用這個標準去評判《小丑》中的傑昆·菲尼克斯,他在電影中的表現可以說是又真又像。上面美叔說過,《小丑》的劇情並沒有太新奇的地方,很多時候你甚至能夠猜到下一步會發生什麼,導演把整個舞台的燈光全部都聚焦到了傑昆·菲尼克斯身上,他則用足以封神的演技為廣大觀眾奉上了讓人如痴如醉的表演。
以此來看傑昆·菲尼克斯在《小丑》當中的表演,如果滿分是100分的話,美叔給98,剩下兩分是為了報復傑昆·菲尼克斯當年拍偽紀錄片騙我感情(對,美叔就是這麼記仇)。
最後,這部電影在情節和布景當中隱藏了很多的信息,等有藍光之後美叔給大家拉個片,詳細聊一聊這部電影中的隱藏信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