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總對孩子說「不行」,聰明的應答,能更好的達到我們的目的

2019-10-13     小萱媽媽育兒經

文/創小萱媽媽

吃午飯了,5歲的兒子卻說:「我不想吃飯,只想吃冰淇淋!」

媽媽說:「不行,飯做好了,不能吃那個!」孩子仍堅持要吃。

爸爸說:「冰淇淋不能當飯吃;不好好吃飯我揍你!」於是,孩子大哭。

父母的「教育」都無濟於事了。那麼,如何改變這種局面呢?

家庭教育,其實是一個與孩子心理溝通的過程,是一場心理戰,所以,家庭教育是要講究策略的。為此,要研究孩子的個性心理特徵,制定自己的策略。

有些家長,一遇到問題就感到困惑,苦於辦法、招數太少,無法妥善孩子的問題。

其實,家教也有「兵法」,在具體方法上,父母們也可學習借鑑古代的《三十六計》,不可亂了陣腳。針對上述這個例子,家長可以參考下列做法:

一、迂迴戰術

孩子不想吃晚飯,想吃冰淇淋,你說:可以啊!吃完飯吃冰淇淋。

你不能對孩子所有的期望都說「行」,也不能對他所有的要求都說「不行」。

當孩子要求這樣那樣的時候,都把「不行」,換成「可以啊」,然後在表達家長的觀點。

既肯定了孩子,聰明的應答,又能更好的達到我們的目的。

三、欲擒故縱

媽媽可以對兒子說:「要去你自己去吧,吃完幫人家掃地,來支付你吃冰淇淋錢,我跟爸爸在家吃飯,我們吃完飯就看動畫片了」。來吸引孩子轉移注意力。

四、以逸待勞

讓孩子盡情發泄,但家長不對他的要求做出任何回應,沉默是金,巋然不動,家人照樣都吃飯;孩子自己鬧得沒勁了,再給他一個台階下:「餓了吧,快吃飯,吃完要看精彩的動畫片了!」

家長們就像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一樣,以淡化衝突。

五、暗渡陳倉

媽媽也可告訴孩子,自己學會了做冰淇淋,可在家裡自己DIY,既又好吃又有樂趣,製作過程的同時也增進了親子關係。家中其他成員都應持同樣觀點,充當不同的角色,共同在孩子眼皮下做戲,以緩解衝突。

所以,教育孩子時,家長不要總對孩子說「不行」,用上孫子兵法,聰明的應答,才能更好的達到我們的目的。

每個孩子都是充滿希望的朝陽,每個孩子都是未來社會的棟樑。只要做家長的能夠注意方法,因材施教,孩子們一定都能取得成功,走向輝煌!

你經常對孩子說「不行」嗎?歡迎評論並轉發。

-----------------

學無止境,有關備孕、懷孕、育兒知識,小萱媽媽在這裡隨時聆聽、並解決各位家長的問題。關注小萱媽媽科學育兒沒煩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4FsxW0BMH2_cNUgbTH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