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克里斯蒂安-伍德與火箭隊簽下一份3年4100萬美元的合同,總金額不算太大,但對於他來說,這可是人生第一份大合同。
或許很多球迷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是因為年初的那場新冠。
但其實早在2015年,我便已經聽說過這個名字。
有機會進入NBA的球員,往往在高中、大學都是叱吒風雲的存在,伍德也不例外。
那一年,伍德20歲,他和所有新人一樣,對那年的NBA選秀大會,滿懷期待。
只要被選中,便意味著,年輕人從此跨越階層、衝上雲霄。
為此,伍德特地租了一間房,邀請家人、朋友、女友,一同觀看選秀大會。一個又一個新鮮的名字從亞當-肖華嘴裡蹦出,十個、三十個、五十個。
六十個選秀名單全部念完,沒有伍德。
那個夜晚,失意的年輕人有很多。
比落選更難接受的是,在一眾親朋好友面前,接受自己的失敗。
伍德說:「那晚我還失去了自己的女友,選秀大會結束後我送她到機場,那天之後我再也沒有見過她。」
如今前女友通過新聞看到伍德簽下如此大的合同之後,不知道心裡是什麼滋味。
落選、被甩很痛苦,但是日子還得過。
伍德的前二十年,幾乎全都在練球中度過,不讓他打球?或許他也想不到自己還能幹什麼。
他開始參加各支球隊訓練營,替76人、黃蜂打了兩個賽季發展聯盟,終於決定,去海外聯賽試試。
NBA級別的球員,去了其他聯賽,不就是亂殺麼?
去其他聯賽撈一筆,等有機會再回來,這是大多數NBA邊緣球員的想法,也是伍德最初的想法。
年輕人自信滿滿的來到中國,本以為能大展手腳,誰料賽季還未開始,便已經被CBA福建隊裁員。
現實將他打擊的體無完膚。
被裁的伍德落魄又無奈:「他們認為我不夠強,但我已經做到我能做的全部了。」
接下來,他和雄鹿簽了一份訓練營合同,回到NBA,並遇上了那個影響他一生的男人——阿德托昆博。
據伍德所說,他在籃球方面開竅,全靠在雄鹿時,字母哥的言傳身教。果然,找對了路子,球技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
厚積自然薄發,在活塞,他能在場均上場21分鐘的時間裡,拿到13分6籃板。
德拉蒙德遠走克利夫蘭後,他場均數據繼續上漲,達到22.1分11籃板1.5蓋帽。
曾經的NBA落選秀,如今身家已過八位數。
誰能想到,如今這個鎂光燈照耀下的球員,曾經有過這麼一段艱辛往事?
或許這就是職業籃球的魅力吧,除了那些冠軍球隊,小人物們的故事,也同樣讓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