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給兒子結婚想去女兒家養老,女兒答應父母:好,但有一個條件

2021-01-31     黑皮和方臉

原標題:房子給兒子結婚想去女兒家養老,女兒答應父母:好,但有一個條件

都說養兒防老,養兒防老,這是很多中老年人對生兒子有強烈執念的最大一部分原因。

生了兒子,家門有後,以後可以傳宗接代繁衍子嗣,中老年人總是會把這些話掛在嘴邊,似乎有了兒子就有了盼頭,自己的人生就算沒白活,總是為家族做出了貢獻,這份對兒子的執著呢,的確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可是這些到底都是身後事,都是咱父母輩的人生前管不著的事情。非要講的話,那就是大部分的中老年人總是認為有兒子好,有兒子就比別人家強的理由,那就是有了兒子,就能防老,這才是中老年人們最最關心的切身問題。

在過去,這麼想的確沒有錯,結了婚以後,兩代人不會分家,兒子照樣還會留在本家繼續生活,而女兒呢,則要嫁到別人家,成了別人家的人,為別人家開枝散葉生兒育女。

兒子呢,會一直照顧著老人,老了供養老人,贍養老人,這即便是防老。

可過去畢竟是過去,時代不同了,如今兒子成家以後也要獨立出去,成立小家庭,兩代人住在一起的局面,基本上已經成為了歷史,兒子和兒媳婦是一家,老人想插進去,反而會被外人說是不懂事,沒有分寸,什麼是識大體明事理的老人?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自不用我多說。

但是想要時時刻刻靠著兒子,如今這個時代真的行不通了,有兒子可真的未必能防老了。

小蓮(化名)的哥哥要結婚了,父母打電話過來喜氣洋洋的通知小蓮,小蓮只是淡淡地哦了一聲,對父母說了句「恭喜」,語氣平淡的就像是聽到一個十幾年都不聯繫的老同學生了二胎一樣,情緒沒有任何的波瀾。

父母似乎是有些尷尬了,但還是勉強著繼續維持著話題:「你咋一點兒也不替你哥高興呢?你哥都快三十了,這是咱們家的大喜事啊。」

小蓮回:「有你們二老替他高興就行了。」話題又被小蓮掐滅了。

眼看小蓮如此,父母終於放棄了閒聊,說到了正題:「是這樣的小蓮,有個情況呢,我們希望能跟你商量一下。

你嫂子家呢,不想讓我們老兩口一起跟小夫妻兩個摻和,我們也買不起新房了,舊房子就留給你哥了,你哥他也為難,可是也怕人家女方不高興,結婚以前我們得搬走啊,可是我們實在是沒地方去。」

「所以呢?」

母親不回答,墨跡半天說不出口,父親一把搶過了電話:

「所以就是房子給你哥了,你不是還沒結婚嘛,而且自己也買了房子正好有空閒的地方,我們想以後跟你住了,去你家養老。」

小蓮笑了,她沒有拒絕,而是答應了父母:「好,可以啊,但是我有一個條件。」

「啥條件?」

「以後你們住在我家,別替我哥還房貸替我還,我結婚以後幫我帶孩子,不准給我哥帶,畢竟是我給你們養老了,對我哥做的事情,以後就為我一個人做吧。」

說完這句話,父親悻悻地掛了電話,只是氣沖沖地說了句「我們不來了!」

下午,小蓮正在工作,陸陸續續接到了好幾個親戚的電話,有大姑的,有大伯的,還有幾個姨媽,從來不聯繫的這些長輩,就跟約好了似的,突然全部集中給小蓮打電話。

說的內容呢,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一會兒問問小蓮工作怎麼樣啦,一會兒又問問小蓮的父母身體怎麼樣,然後就都是一樣的套路,來勸說小蓮,讓她要多關心關心父母,理解父母,懂得父母的苦心,人都已經長大了,不能再和父母頂嘴了,父母老了,說狠話會傷了父母的心,這就是不孝,巴拉巴拉的一大堆。

小蓮剛開始不明白怎麼了,但後來突然就想明白了,知道親戚們打電話過來是為什麼了。

但即便是知道了,小蓮也一直都是裝傻充楞的態度,對長輩們客客氣氣的說話,軟言軟語,對方不提,她也就不提,敷衍糊弄著把親戚們都應付了過去。

但也有那麼幾個很直接的,不好應付的,小蓮的二伯就是這樣一個人,打電話過來,也不和小蓮拐彎抹角,直接直奔主題。

「小蓮,你這事兒做的不對,做的太過分了,哪有你這麼為人處世的,你都二十六了,你爸媽的苦你咋一點兒都沒有看在眼裡,一點兒感恩之心都沒有,這怎麼能行呢?」

小蓮還是和和氣氣的打著太極拳:「二伯,您這是怎麼了,生這麼大的氣,我做了什麼惹您不高興啦,我自己都不知道呢,您先消消氣,對身體不好。」

大伯顯然也不吃小蓮這一套,劈頭蓋臉開始指責小蓮:「我都已經聽說了,你跟你爸媽說以後不給他們養老,不讓他們到你家去住,是不是有這麼回事兒?」

小蓮眼看著糊弄不過去,也大大方方地承認了:「的確有這麼回事兒,但我不是不給他們養老,這話我可沒說過啊,我也沒不給他們過來住,只不過,我有條件罷了。」

「你提的那些條件,不就是故意為難你父母,故意說的嗎?就是不想給你父母養老把他們攆得遠遠的意思啊,這跟我講得有啥區別啊?

你這個孩子,真的太不懂事了,做人,做事,得有良心!你懂不懂?

父母把你養那麼大,你怎麼能不管他們,給父母養老是你的義務,你怎麼還能提出條件呢?這本身就是不對的啊。」

聽到這裡,小蓮開始嚴肅起來,不再吊兒郎當地打岔,正面向二伯回應了自己的態度:

「二伯,我敬你是長輩,我不會說什麼不合禮數的話,但是你來教我做人做事,我只能說,即便您是我二伯,您也沒有資格。未受他人苦,不勸他人善,這句話你沒聽過嗎?你只是我的一個親戚,你還是一個男人,你永遠都不會懂我受到過的傷害,你也不會明白你女兒因為你這輩子受到了多大的影響。

與其來教訓我,你倒不如回家問問你女兒,看她願不願意,別用什麼孝順去堵住女兒的嘴巴,就讓她說說真心話,你看看,你們這些大人做的那些事情,她能不能心甘情願去接受!」

說完,小蓮也不等二伯再說話,就掛斷了電話。後來不久以後,二伯家的女兒打電話給小蓮:

「我剛剛在我爸旁邊,我都聽到了,姐,我支持你,可我太懦弱了,我只能心裡偷偷地恨,不敢做什麼,可我聽到了那些話,忍不住就哭了。

真的,誰能明白我們這些做女兒的委屈啊,只有自己能懂,誰都不懂,父母只知道讓我們聽話,孝順,心裡卻只把我們當成一個工具人,養兒防老,把兒子當成寶貝,女兒呢,什麼都都不是。」

掛了電話以後,小蓮的心中五味雜陳,大哭了一場,但也更加堅定自己的想法,她要做個「不孝」的,受萬人唾罵的人。

「我不管別人是怎麼看的,我都不在乎,沒有人關心我,我自己得關心我自己,我就是自私,那又怎樣,罵就罵吧,我活的開心最重要。」

看了小蓮的故事,我突然想到了前段時間看的一部電視劇《裝台》。裡頭有這麼一個角色,如果大家有看過,那麼一定也還記得,就是村霸八叔的前妻結交的一個開拐的的男朋友。

這個角色,雖然在劇中給的鏡頭並不多,且又是一個增加笑料的喜劇角色,所以給人印象深刻,然而喜劇的內核往往都是悲劇,電視劇便是用這種黑色幽默的方式逗笑了觀眾,也留下了足夠讓人深思的點。

開拐的的和八嬸認識不久就想儘快「扯證」,不是因為感情,而是自己奮鬥了大半輩子的房子,給了兒子結婚用自己沒地方住了。

不僅如此,兒子兒媳還嫌棄房子太舊,賣了舊房換了新房,他不得不出來繼續開拐的掙錢,幫兒子還房貸,看上了八嬸有錢有房子,這才著急想要和八嬸結婚。

他一出場,觀眾就想笑,可是當你仔細想想,就無論如何都笑不出來了。

這是一些老人所面臨的赤裸裸的現實,以為養兒就能防老,對兒子的培養不遺餘力,為了兒子可以犧牲所有,就是為了能夠讓自己的晚年過得比同齡人更舒服一些,得到兒子更多的照顧。

可是現實卻遠不如想像中的那般美好,大多數的老人正在面臨一個窘境,想靠兒子,然而兒子也靠老人,老人不管是情願還是被迫,最終只能成全兒子的幸福,犧牲自己的晚年。

那麼請問,養兒防老,到底防得住嗎?靠得牢嗎?

我知道肯定有些人會覺得,你明明文章故事通篇說的是女兒,為啥討論的都是兒子。這是偏題了嘛?

大家覺得這是偏題了嗎?我反正不認為,反而覺得是點題。養兒防老的思想害了兩代人,被偏愛的有恃無恐,不被偏愛的最後反而成為了救命的稻草,荒誕但又真實的可怕,且細思極恐。

兒子,不是萬能的,女兒,也不是工具人,一碗水端平,才是防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154WncB9EJ7ZLmJ8sG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