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求職遭拒因其是河南人」:你怎樣看待求職歧視?

2019-11-02     為好優姐姐

地域歧視並不是一個新鮮詞,雖然很荒謬,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蹦出來,比如河南籍的閆女士在求職的時候就遇到了這樣問題:

關於地域歧視,你是怎麼看的呢?是否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如果遇到過你是怎樣處理的呢?歡迎在留言區說出你的觀點來——

說實話,只要說到地域歧視,經常讓人想到河南。記得前兩年還有一首網絡歌是《河南人怎麼了》。就我自己來說,過去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去河南出差,有時候一住就是大半個月,慢慢也喜歡上了燴麵。

就像白岩松說的:中國什麼樣,河南就什麼樣!而我自己的感受也是,河南和其他地方一樣,在工作中有很熱情的朋友,有很好的合作夥伴,也有故意刁難的人。

這當然並不是只有河南或者中國獨有的,我想: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不同類型性格的人。簡單的用一個標籤去定義顯然並不公平,而是需要我們真誠地去了解、去認識。

職業輔導幾年,我們也發現:在求職過程中很多人會遭遇各類歧視,不僅有地域歧視,還有性別歧視,甚至還有星座歧視、相貌歧視等等,真可謂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別人做不出」。所以,為好優姐姐也一直致力於打破歧視,幫助大家應對歧視。那麼,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一下這個話題:

首先,任何一種類型的歧視都是違法的。

國家相關法律明確規定,不允許有任何形式的就業歧視。所以,任何一種招聘歧視都是錯誤的做法,這是基本的原則和立場。所以各位,遇到歧視,不是你的錯。

第二,對於一個踐行歧視的人來說,很可能他自己會覺得很有道理,甚至他還可能能舉出很多例子,證明自己做法的「正確性」。

但仔細看任何一種歧視的邏輯,都是荒謬的——都犯了基本的邏輯學錯誤,比如將部分人的特點,以偏概全地放到某類人身上,然後「蓋棺定論」地認定這類人必然如此。比如女司機開車都不行,或者男生就是不夠細心……這就是典型的歧視。所以各位,不要被這樣的歧視性評價影響了。

第三,遇到歧視,怎麼辦?

1.如果在求職中,遇到對方非常愚蠢的、公開的歧視,那麼,就拿到證據去告他,讓他長長記性。如果你沒有那個精力,那麼也可以通過網絡曝光,促進社會向更加文明的方向發展。

2.如果對方的「歧視」並不是非常的明顯,只是給你一些這樣的感覺,那麼,別太憤青了,不要被對方情緒感染,不要把目光局限在他是否歧視自己上,如果有機會對話的話,儘量用「下切」的方式進行具體信息的溝通,展示出自己的專業、態度、能力,突破對方給你貼的各種標籤。

比如,我輔導很多理工科的女生,在求職中,明顯的感覺僱主更傾向於男性求職者,這種情況下,直接懟的話不僅自己會失去一份工作的機會,對方還會進一步鞏固其歧視觀點——「你看我就說XX人不行吧」。具體怎麼做呢?

(1)用「下切」的方式溝通場景:對方如果說「大專畢業生學歷能力不行」,那麼,你的回應重點就在於證明自己學習能力很好,而不是「大專畢業生都有學習能力」。

(2)在職業規劃、求職動機方面,展示出自己的專業、態度、能力。

說到底,招聘方還是想找一個合適的員工,以此為基調進行溝通,別讓自己陷入「你這是歧視」的立場之爭。如果咱們能夠通過溝通和努力扭轉局面,那麼,一方面你有更多OFFER選擇,一方面也能逐漸的教育更多人放下偏見。

3.最後說一個更扎心的事實,很多時候,歧視在你未察覺時就發生了。比如,在簡歷上看到戶籍所在地、看到學歷、看到出生年月日代表的星座、看到年齡和性別等,就不發麵試邀請了。

這種情況下,你很難有證據,很多時候只能吃悶虧。當然,換個角度看,求職是雙向選擇,這麼武斷的企業,也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對方放棄你未嘗不是對方的損失。

因此,求職的時候,一方面為可能遇到的挫折做好心理準備,另一方面就是一定要堅定信心,努力去找合適的機會,找到為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0TULm4BMH2_cNUgg8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