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信息
位置:重慶 南山
戶型:雙層小洋樓
面積:180㎡(使用)
設計:重慶雙寶設計機構
房子位於重慶南岸,目之所及一片美好的自然風光,因為遠離城市的喧囂吵鬧,平時有了更多的接近自然的機會。青草、陽光、大樹、藤蔓,還有空氣中泥土的清香…...人在其中不自主地就會放鬆、慵懶起來。
屋主夫妻倆喜歡旅行,對於老物件和木材情有獨鍾,閒下來時也會DIY一些木製品。
家裡幾乎都是他們最喜歡的木,銅,陶,藤編這四種材質,每件家具、藝術品,都是精挑細選來的,到處充斥著舒適的自然風。
一層原始戶型圖
二層原始戶型圖
設計思考:
1、一樓起居室(橙色區域)空間侷促,入戶視野差,餐廳面積小,廚房採光弱,儲物空間不足。
2、樓梯及其兩側衛生間(黃色區域)毫無採光和通風,非常壓抑。
3、希望主臥能實現臥室、衣帽間、獨立書房、帶浴缸的衛生間四項功能,還要塞下從國外淘的3個柜子,如果常規布局,在臥室左側設立獨立衣帽間,根本塞不下。
一層平面布置圖
二層平面布置圖
改造重點:
1、敲掉圖中一樓黃色框內所有非承重牆,雙面採光。生活陽台改為中廚,增設西廚。
2、樓梯間增設採光通風天窗(橙色部分),拆除其兩側衛生間牆體,用木格柵+玻璃隔牆代替。
3、重新規劃主臥空間,將睡眠空間與衣帽間結合,形成了半開放式衣帽間,方便拿取。
4、原獨立衣帽間改為獨立書房,滿足屋主需求。
玄關
拆掉原入戶小儲物後,擴大了客餐廳面積的同時,雙面採光也解決了空間陰暗的問題。
入戶後迎面的是一個原木置物架,可以放置手包、鑰匙等小物件。上面還擺放了一盆大氣簡約的綠植,有一種說不出的舒適感。
進門右手邊增設了一面嵌入式頂天立地鞋櫃,原木材質與整個公共區域相呼應。
客廳
一層的空間較小,卻是全家人的主要活動空間。打掉客餐廳所有非承重牆,將公共區域完全打開,一大面的落地窗將室外採光引入室內,客餐廳一體,視覺上通透大氣。
客廳的設計完全剝離了「繁華富麗」的視覺表象,家具大多都是藤編或木質的,這裡還養了很多綠植,與藤編家具搭配為家裡營造溫暖放鬆的自然氛圍感。
精心搭配的沙發組合,鋪上一塊精緻的波斯風地毯,瞬間有了一種波西米亞的感覺,在家就可以享受度假,踩上去腳感也很舒服。
客廳的收納重任全在電視柜上,旅行時從世界各地帶回來的各種擺件放在架上,其他的物件分類收納在櫃內,藏露結合,整個客廳顯得整潔又有條理。
從印度房樑上取下來的雕件、用動物骨頭和木頭結合做成的木罐,歐洲帶回來的各種燭台,天秤……每一個物件都保留著它的美好,當你穿行在旅途和人群中,這份新奇與未知很難不讓人沉迷其中。
舒適的原木色,讓人充滿回憶的藤編椅,這種溫暖的氛圍正好容納夫妻倆搜集來的老物件,也能與皮質、編織物、陶土等不同材質相搭配,不僅裝飾質感豐富,也讓人憶起生活最自然的模樣。
餐廳及廚房
餐廳連接客廳、廚房以及通往二樓的樓梯,它就像家的核心,連接著房子的各個空間,也凝聚起一個家庭的溫度。
喜歡被綠植環繞自然又舒適的感覺,也十分注重每株植物的形態,家裡的所有植物都是屋主跑了很多苗圃市場,一株株挑選來的。
餐廳在一個家中是舉足輕重的,它是生活的始終點,每天演繹著最重要的家庭儀式:從早餐開始拉開一天的序幕,從晚餐結束落下一天生活的帷幕。
胡桃木大板餐桌與Spain岩板西廚相連,不同材質的椅子放在一起趣味十足,黃銅吊燈,黑色吧檯,粗礦自然與現代精緻的混搭,提升整個空間的溫度。
牆面上的裝飾也是屋主淘來的,紅色木雕掛畫來自柬埔寨,右邊的沙畫購自緬甸。
餐桌旁邊即進門左手邊的一整櫃小物件是男主的心頭好,手工銅質品更是他的最愛,餐廳的手工吊燈以及餐邊柜上的銅鍋,都是他精心挑選的。
西廚與餐桌相連,中島式的操作台,上面是大大的操作空間,下面是滿滿的收納空間,旁邊還訂做了一個頂天立地的柜子,用來儲藏雜物,不僅節省空間,而且美觀實用。
中餐區是由原來的生活陽台改造而成,選用了不占用空間的倉谷門做區分,平時基本是敞開狀態,做飯時直接關上,杜絕油煙。
樓梯間
原樓梯間兩側都是衛生間,採光和通風極差,給人的感覺特別陰暗壓抑。設計師在頂部做了一個採光天窗,拆除了樓梯兩側的衛生間牆體,用木格柵+玻璃隔牆代替。
燈帶、懸空台階、玻璃扶手,減輕了空間的壓抑性,補充光線的同時,造型上也更加輕盈。
利用樓梯下面的空間設置了一個邊櫃,裝飾的同時,也滿足了儲物需求。
公衛
衛生間牆面用長方形的木條作為格柵,將陽光引入衛生間,並在樓梯間兩旁分別為每個衛生間開設了一個通風的窗戶,衛生間瞬間敞亮起來。
主臥
半開放式衣帽間更方便拿取衣物,增加儲物量的同時,也讓衣帽間和臥室同時獲得了最好的採光。定製衣櫃與一旁的老柜子搭配,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一點也不突兀。
利用角落為女主設計了一個化妝檯,每天心情都美美的,也最大化的利用了空間。
地毯來自巴基斯坦,柜子來自於泰國
床邊是屋主兩人從泰國帶回來的裝飾櫃,裡面裝著從各地帶回的香熏製品。
另外一個柜子設置在了陽台的角落,再搭上一把單人椅、一個小茶几、一張地毯,午後斜陽灑進,自成一方安靜怡然的天地。
書房
書房與主臥相連,是由原獨立衣帽間改來的。
電腦桌後面的彩色畫是去日本旅遊時,從一位日本藝術家手裡購得,擱架另一邊的兩幅掛畫是屋主在歐洲旅行時購入的老樂譜。
主衛
主衛與書房相連,做了乾濕分離,地面鋪設的木地板與六角磚形成強烈對比,巧妙地區域劃分的同時,也為空間增添了一絲趣味性。
玻璃隔斷保證了足夠的光線,擔心隱私的條友們可以搭配一個布簾,平時是拉開狀態,使用時拉上就行,簡單方便。
捨棄了傳統帶門的浴室櫃,雙柱盆更加美觀,也解決了早上排隊洗漱的尷尬,搭配原木擱架這樣分區分層的設計,能讓物品更好的分類,拿取也更加方便,造型時尚又實用。
藤編的髒衣簍,浴室柜上的綠植,文藝的枝條,滿滿的東南亞度假風,這些小驚喜以及對舊時光的執迷就這樣被細碎的物件承載了。
沐浴區的面積很小,在浴缸的對面設置了一面鏡子,既擴大了整個空間的視覺面積,其造型也與整個裝修風格相呼應。
利用牆角空間擺放了一個梯形收納架,用來收納毛巾浴巾等,銅製置物架裝飾性很強,上面可以放一些隨手的沐浴用品。
兒童房
兒童房整體風格較活潑一些,家具還是以原木色為主,通過巧妙改變軟裝的色彩,增加了空間與孩子的互動。
床頭的掛毯是屋主柬埔寨帶回來的,卡通的形象,鮮艷的色彩,為整個空間增加了一絲趣味性。
陽台
將陽台改造成獨立的小花園,種上自己喜歡的花花草草,擺上兩把椅子、一個茶几,在這裡可以看書,可以和家人、朋友聊天,抑或單純發發獃,吹吹風,愜意的看日出、賞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