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日漸轉涼,相信又有很多家長陷入了不知道該如何給孩子穿衣服的難題:
穿太多,怕孩子活動出汗後感冒;穿得少,又擔心孩子被凍後著涼。
真的是好糾結,簡直太難了……
今天袋鼠麻麻就和大家聊聊穿衣這件事,希望能幫到大家~
一、如何判斷寶寶冷暖?
生活中,我們通常是根據自己的體感,給寶寶穿衣服。其實這樣有很多不妥。
有些老人怕冷,穿得比較多,因此也覺得孩子冷,總是給孩子增加衣服。
網上流行一種說法:世界上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
我們不難感受到這句話背後濃濃的愛意,但也有一丟丟「甜蜜的負擔」。
醫生表示,很多情況下孩子身體出現不適,不是凍的,而是捂出來的。
那怎麼才能正確判斷寶寶的冷暖呢?
正確的做法是:摸後脖頸(注意這裡指衣服覆蓋的部位,別摸露在外面的部位)。
後頸溫熱:說明衣服穿得很合適;
後頸發涼:說明應該給寶寶添加衣服了;
後頸出汗:說明穿得過多,可以根據情況減少一兩件。
二、掌握「洋蔥穿衣法」
「洋蔥穿衣法」就是像洋蔥一樣,一層層裹著穿。
一般從內到外分 3 層:
內層:要貼身舒適,可選擇柔軟、透氣、吸汗的純棉內衣褲;
中層:以保暖為主,如衛衣、打底褲等,根據溫度選擇厚度;
外層:以防風防水為主,如風衣、衝鋒衣、羽絨服等,同樣根據溫度選擇厚度。
秋季早晚溫差大,家長可以根據室內外溫度的變化和孩子的年齡、體感等判斷,及時給寶寶增減衣服(推薦開襟式衣服,方便孩子穿脫)。
當然,足部的舒適、保暖也是關鍵。建議選擇透氣、舒適、彈性好、粘扣設計的鞋子;儘量不要選用系帶鞋或高幫靴子,避免給孩子活動造成不便。
三、衣服選擇注意這4點
穿衣不僅要注重保暖、美觀,還要考慮安全隱患。
1、新衣服要清洗後再穿
我們經常看見這樣聳人聽聞的傳言:新衣服有甲醛,不清洗就直接穿會致癌!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確把甲醛列為了 1 類致癌物。
但一種東西是否致癌,具體要看它與人體的接觸濃度和接觸時間。
導致癌症發生的甲醛峰值是 4.0 ppm 以上,或平均濃度在 1.0 ppm 以上。
沒洗過的新衣服,可能會釋放大約 0.012~0.426 ppm 的甲醛,這遠遠低於甲醛的致癌量 。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恐慌。
不過,新衣服上如果殘留甲醛,對於呼吸道和肌膚比較敏感的寶寶來說,還是不利的。可能會因為刺激引起咳嗽、皮膚瘙癢等。
所以給孩子穿新衣服前,最好別偷懶,先清洗。
《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GB18401-2010)對紡織產品的安全技術指標提出詳細要求,並要求所有類型的服裝均不得有異味。
服裝上有刺激性氣味的,如霉味、汽/煤油味、魚腥味或芳香烴味等一種或幾種異味,表示該產品可能存在質量問題,建議不要購買。
2、有複雜裝飾物的衣服不建議選
別看孩子小,審美可都不差。在挑選衣服上,有些寶寶喜歡一些顏色鮮艷、有水鑽、亮片等裝飾物的衣服,尤其是女孩。
但有些裝飾物容易劃傷寶寶嬌嫩的皮膚,如果被寶寶揪下來,還可能誤食,所以不建議給寶寶選這樣的衣服。
同時,也建議大人在照看孩子的時候,最好也不要穿有太多裝飾物的衣服。
3、有繩帶的衣服最好別選
2016年6月1日正式實施的GB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範》中對嬰幼兒服裝及7歲以下童裝規定如下:
1)頭部和頸部不應有任何繩帶
2)固著在腰部的繩帶,從固著點伸出的長度不應超過360mm,且不應超出服裝底邊。
兒童安全意識薄弱,活潑好動,在玩耍嬉鬧的時候,帽子或衣服頸部的繩帶容易被鉤住,腰背部的繩帶也有不小心鉤住其它物體的可能,這就存在很多隱患。
前不久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向市場監管總局提交了召回計劃,召回部分進口H&M兒童襯衫。
本次召回範圍內的H&M兒童襯衫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襯衫背部有突出繩圈,在兒童穿著和使用過程中可能被其他物件鉤住或者掛住,給兒童健康帶來風險。
4、穿衣前仔細檢查扣子有無鬆動
我們知道,小寶寶似乎拿到任何東西都要放在嘴裡嘗一嘗,也對任何事物充滿了好奇。
如果寶寶趁大人不注意時玩扣子,而恰好扣子又有些鬆動,這就暗藏誤食風險。
所以,給寶寶穿衣服之前,要仔細檢查扣子有沒有鬆動。新買回來的衣服,如果有扣子,建議自己再縫一下以加固。
袋鼠麻麻有話說:
判斷寶寶冷熱,靠譜方法是摸後頸;
選擇衣服時,款式應簡潔、注意裝飾物、留心長繩帶;
給寶寶穿新衣服前,別偷懶,仔細檢查清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