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更迭,時光在人生這張白紙上勾勒起一圈圈褶皺,生活的美好也就因此逐漸躍然紙上,如果說情是時光揮筆的染料,那麼愛情就是其中最深顏色的一筆。恰到好處的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那一聲聲親切的呼喚、一次次雷雨天的熱情相擁,都是愛最美好的寫照,然而電影對我們的愛卻以另一種方式傳遞給我們,那是一種無聲的陪伴,不知不覺間馮小剛的電影已然陪伴了我們良久,在觀眾以為他會在喜劇的道路上一路走下去的時候,局面突然出現變化,馮小剛又開始重新撿起當年的風格——情感愛情類電影。
20年前的《不見不散》里那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哪怕是現在也餘韻尚在,十年前悲喜交加的《非誠勿擾》也是還在心裡交叉回味著,而反觀這一次的作品《只有芸知道》倒像是一部悲劇,男主隋東風親眼看著女主羅芸的離開,在妻子死後完成其未能了卻的心愿就成了最令觀眾動容的時候,但或許這才是愛情的本來淳樸模樣,亦或許這才是人生百態最深刻的寫照。
把前半生奉獻給電影的馮小剛,老時代的楷模、新時期的先鋒
不知不覺間那個嬉皮笑臉、以詼諧幽默為電影風格的大導演馮小剛也迎來了中年,遙想當年揮斥方遒、指點江山的時候是何等的壯闊場面,憑藉一己之力在眾多導演里脫穎而出就足以見得其實力。真正去了解馮小剛才發覺原來並不是科班出身的導演,也能有如此風光的戰績,馮小剛是在參軍之後轉的導演行業,也可能正是這樣一段不一樣的經歷成為其導演或是是編劇生涯里最為重要的一環。馮小剛最新的電影《只有芸知道》已經在各大電影院相繼播出,故事的取材就是來自馮小剛年輕時期的戰友,那段愛而不得的感情就是戰友最真實的感情經歷。
遙想當年馮小剛二十年前的愛情電影《不見不散》,里里外外免不了一個喜字,嘻哈古怪的風格充斥著電影本身,無疑給觀眾帶來了不少歡聲笑語,而這也是馮小剛電影的魅力所在,人們親切地稱其為「馮式電影」。在10年前,馮小剛充分的把喜劇與傷感的感情摻雜在一起,造就了一部精彩而又能體現其魅力的電影《非誠勿擾》。不同於《不見不散》里劉元與李清對話式的喜悅的同時,孕育出的是一番能夠敞懷大笑亦有潸然淚下的劇情,帶來了快樂也伴隨著無盡的遐想。但這一次倒是一改以往的風格,可能也是因為馮小剛已然六十來歲,更希望拍一點對社會有益電影來回報社會這些年來的關懷。
《不見不散》:最接地氣的人物設定,搞笑而又不缺溫馨的愛戀
男主劉元是一個地道的移民洛杉磯的北京人,而女主李清恰好是一個來洛杉磯謀求生路的北京人,兩人在洛杉磯這處異國他鄉上迸發出了愛的火花。沒有穩定工作的劉元從事著各種各樣的職業,但卻沒有一樣能夠做得長久,一次偶然接待國內拍攝的電影組而遇見了女主李清,那時對洛杉磯一無所知的李清隻身闖蕩,從事的是看房子的工作,恰好那時房子遭遇竊賊,李清險些遇害。本就在異國他鄉對來自本土的同胞有些不一樣的情感的劉元,於異國他鄉來自本土的李清就像是自己的家人一樣,出於憐憫之心的劉元給了李清一張機票並勸誡其回去不要再回來。
致力於小題材、小創作的馮小剛這一次當然也是一樣,故事的取材很簡單,但是背後的深意卻讓不少人推敲了好久。常言道:「小而精」所展現的就是這樣的小題材蘊含著更深層次的道理,在生活的點點滴滴里見識愛情的美好與溫馨。
波瀾不驚的電影、蘊含深意的故事,《非誠勿擾》同名卻不同義
人們可能都只知道馮小剛是喜劇電影的行家,可誰料想到他也同樣是講愛情故事的好手。《非誠勿擾》是一部如同散文一般韻味深長的電影,電影里女主笑笑對秦奮的喜歡只停留在好感層面,還遠未達到愛的地步,這也就導致了秦奮多次表白的以失敗告終。故事一開始就是兩人在夕陽下求婚的那一幕,結合著曖昧的氣氛本以為一段戀情就此展開,奈何最後不得了之。喜歡與好感之間有時候相差的真的不僅僅只是那幾個字,差得就像是那條無盡的鴻溝,可能沒有想通一輩子也不能跨越,不過好在最後朋友的幫助下認清自己,兩人在70歲才正式結為夫妻。
生離死別是人生常態,與其畏懼死亡不如把握現在,好好呵護身邊人
從一定意義上講,所有的愛情到最後都會歸於平淡,而《只有芸知道》就是想要展現出那種來自平平淡淡的愛,這樣的愛也是可以給予人以溫暖的。僅從我們所看到的就可以知道,羅芸為了這份愛放棄了太多太多,本該時日無多的她會選擇去遨遊世界,做一些從前有念頭但是出於一些原因不敢嘗試的事情,但隋東風的出現把這一切都打亂了。隨著隋東風的出現她的心不再是以往的空洞,慢慢被愛與關懷所填滿,而之後漸漸習慣了這種生活自然而然也就不想離開了,「你在哪,哪兒就是家」所展現的就是那種不言分說的陪伴,哪怕是某一天會猝然長逝,也想在最後多看看一眼。
在電影里,兩人出於一些事情考慮了飼養一隻寵物狗布魯,而這隻寵物狗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兩人感情的見證者,甚至慢慢演變成愛情的「結晶」。布魯的離去在一定意義上電影也來到了高潮部分,「半路留下來的最苦」所展現的就是這種目睹著身邊的最愛相繼離去自己卻什麼都做不了的那種痛苦,也同樣暗示了羅芸自己也時日無多。但生活總得繼續,能夠有緣遇見已然是幸事,如若還想長相廝守、共度此生未免有些太過苛刻,那種理想化的狀態對於普通人而言尚且有所難度,更何況是本就命不久矣的羅芸呢。
雖然之後羅芸的離開有些突然,甚至有點令人難以接受,但在很多處細節里都有著不小的暗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羅芸的離開也就迎來了故事的結尾,那段寧靜祥和但又不缺乏溫馨的愛戀到了這裡也就告於段落,曾經的種種或許會令人感到傷心,但至少彼此相愛過,這就已然足夠。生離死別是人生的常態,總會有人哭著來,也就同樣會有人笑著離開,與其畏首畏尾地經營生活,不如抓緊時間看看自己身邊還陪伴在身旁的那些人,或許某一天他們也會離開,不說相伴其到永遠,但至少曾經來過。
相較於之前馮小剛的種種喜劇電影,這一次的《只有芸知道》就沒有帶來那麼大的轟動了,一直以來以喜劇類電影為主的馮小剛這次的嘗試總體上還是不錯的,當前的票房以及評分都只是暫時的,一部好的電影就得經歷一番起起落落才能歷久彌新。二十來年的時光,三部情感大片所展現出來的三個既有相似點但又不雷同的故事,每一個故事的背後都值得觀眾去好好回味,每一處情節都顯得那麼的真實,那些苦與笑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映射在人們的生活里。
當年那個赫赫有名的喜劇派導演馮小剛,現在已然到了退休年齡,他能否在一個新的領域裡闖出另一番天地呢?那些故事裡折射出的纏綿繾倦、愛恨情仇是否會成為之後馮小剛的創作方向呢?讓我們用餘生的時間來拭目以待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q9jl28BxtCz63RL1vo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