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今追昔,聊聊宋朝的那些名牌產品?

2019-12-10     諸葛不孔明

翻開《東京夢華錄》《夢粱錄》《都城紀勝》,可以發現,在宋朝的開封與杭州,幾乎各個行業都產生了一堆知名品牌。



醫藥類:
  開封有「時樓大骨傳藥鋪」「金紫醫官藥鋪」、「杜金鉤家」、「曹家獨勝丸」、「山水李家口齒咽喉藥」、「大鞋任家產科」、「張戴花洗面藥」、「國太丞張老兒」、「丑婆婆藥鋪」、「荊筐兒藥鋪」。
  杭州的「潘節干熟藥鋪」、「張家生藥鋪」、「陳直翁藥鋪」、「梁道實藥鋪」、「楊將領藥鋪」、「仁愛堂熟藥鋪」、「三不欺藥鋪」、「金藥臼樓太丞藥鋪」、「陳媽媽泥面具風藥鋪」、「金馬杓小兒藥鋪」、「保和大師烏梅藥鋪」、「雙葫蘆眼藥鋪」、「郭醫產藥鋪」、「李官人雙行解毒丸」,也都是「有名相傳者」。
  下面是《清明上河圖》上的一家品牌醫館——



美食類:

北宋開封府有「橋西賈家瓠羹」「孫好手饅頭」;「史家瓠羹、萬家饅頭,在京第一」;「周待詔瓠羹,貢餘者一百二十文足一個,其粗細果別如市店十文者」(因為是名牌,價錢比一般食店貴了一倍);餅店「唯武成王廟前海州張家、皇建院前鄭家最盛,每家有五十餘爐」;「北食礬樓前李四家、段家爊物、石逢巴子,南食則寺橋金家、九曲子周家,最為屈指」;「州橋炭張家、乳酪張家,賣一色好酒」。這是《東京夢華錄》的記載。
  袁褧《楓窗小牘》則收錄了另一份東京的馳名小吃品牌:「舊京工伎固多奇妙,即烹煮盤案亦復擅名,如王樓梅花包子、曹婆肉餅、薛家羊飯、梅家鵝鴨、曹家從食、徐家瓠羹、鄭家油餅、王家乳酪、段家爊物、石逢巴子南食之類,皆聲稱於時。」
  南宋時,杭州的「中瓦前皂兒水、雜賣場前甘豆湯、如戈家蜜棗兒、官巷口光家羹、大瓦子水果子、壽慈宮前熟肉、錢塘門外宋五嫂魚羹、涌金門灌肺、中瓦前職家羊飯、彭家油靴、南瓦宣家台衣、張家圓子、候潮門顧四笛、大瓦子丘家篳篥」,也都是「都下市肆名家馳譽者」。
  下面是近人張孝友先生所繪界畫《樊樓夜市》中的北宋東京大酒店——



日用百貨零售類:

南宋杭州則有「俞家七寶鋪」、「徐茂之家扇子鋪」、「傅官人刷牙鋪」、「徐官人幞頭鋪」、「張古老胭脂鋪」、「戚百乙郎顏色鋪」、「徐家絨線鋪」、「俞家冠子鋪」、「染紅王家胭脂鋪」、「孔八郎頭巾鋪」、「游家漆鋪」、「汪家金紙鋪」、「彭家溫州漆器鋪」、「飛家牙梳鋪」、「沈家枕冠鋪」、「陳家畫團扇鋪」,等等 。

這些宋朝的知名品牌多以姓氏冠名。不必奇怪,古今中外都是如此,今天有許多著名的品牌,其實也來自公司創始人的姓氏或姓名,比如麥當勞、雀巢(Nestle)、皮爾·卡丹、軒尼詩、馬爹利、福特、豐田、松下、王老吉。阿迪達斯(Adidas)也是由創始人Adi Dassler的姓名合併而成,勞斯萊斯(Rolls-Royce)則是公司兩位創始人Frederick Henry Royce和Charles Stewart Rolls的姓氏聯合。

既然有名牌,自然也就有冒牌,這也是自古難免之事。南宋姚勉《雪坡集》記載,「柯山葉姓,貨墨者甚多,皆冒茂實名,而實非也。有呂雲叔後出,不假葉氏以售,而其法亦出諸葉。」葉茂實是宋代的制墨大家,「其墨雖經久或色差淡,而無膠滯之患」 ,品質上好(20世紀70年代,江蘇武進的南宋墓曾出土一錠葉茂實造墨,上面還殘存陽文「實制」銘記。儘管墨錠在地下埋了數百年,但其質地仍然堅硬細膩,猶有光澤),所以許多制墨的店鋪,都冒用「葉茂實」之名。

出土的文物顯示,宋代湖州出品的許多銅鏡,都銘刻有制鏡的鋪號,如「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照子,即鏡子)」、「湖州真正石家念二叔照子」。湖州「石家念二叔」是製造銅鏡的名家,也是宋代青銅鏡商品的馳名品牌。製造商之所以在「石家念二叔」前面特別加上「真」「真正」的字眼,是為了強調自己不是冒牌貨。這也說明當時出現了許多冒牌「石家念二叔」的產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mf68G4BMH2_cNUgDgt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