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粵菜中的肉食,繞不開廣式燒臘。
在廣州大大小小的菜市場,總少不了燒臘店的存在,這是一種廣東特色的肉類熟食店。
在玻璃櫥窗後面,掛著一排排彤紅透亮的蜜汁叉燒、皮脆油亮的燒鵝和燒鴨。
每逢傍晚時刻,燒臘店門前總會排起長隊,都是等待著「斬料加送」的市民。「加送」在粵語中是加菜的意思,而「斬料」指的就是燒臘。
購買前,不論是燒鵝還是白切雞,都是完整未剁開的,跟燒臘師傅確定好所要的部位和大小後,師傅現場斬件裝盒,因此將燒臘店裡林林總總的肉食稱為「斬料」。
在廣東,無論是星級飯店,還是一個小小的街邊店,基本都會用到燒臘,並且燒臘經常是以招牌菜的地位存在的。
一個粵菜酒樓里最主要的部分,往往並非是海鮮,而是燒臘。
今天,美食執行官就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廣東人的「斬料」。
將燒臘分門別類
廣式燒臘主要分為「燒味」、「腊味」、「滷味」、「白切」和「鹽焗」。
「燒味」包括叉燒、燒鵝、燒鴨、紅燒乳鴿、脆皮燒豬、燒排骨、燒雞翅、燒豬大腸等。
叉燒肉質油潤細嫩,香甜多汁。
「腊味」有廣式臘腸、臘肉、臘鹹蛋肉餅、臘鴨、臘魚等;
「滷味」指的是潮汕滷味,燒臘店裡常見的有滷水鵝掌、滷水鴨腎,此外燒味中的燒豬大腸,也需要用到滷水事先腌制;
蜜汁燒豬大腸是下酒佳品
「白切」類除了粵菜代表白切雞,還有白切鴨、白切鵝、白切豬肚等;
一隻好的白切雞有 3 大特點:皮爽脆、肉嫩滑、骨頭帶有暗紅色血絲
「鹽焗」類則包含咸香雞、鹽焗雞翅、鹽焗雞腳等。
一隻燒鴨是如何上桌的
廣式的深井燒鵝、燒鴨,是從北京烤鴨演變而來的。
製作廣式燒鴨與北京烤鴨一樣,一般挑選 6 斤左右的北京填鴨(若製作燒鵝,則選擇 8 斤~10 斤的廣東清遠黑棕鵝為優)。
01
第一步是脫毛。
鴨子經過機械打毛之後,身上殘留很多細小的絨毛,難以一根根拔除,此時要用食用蠟協助。
將食用白臘融化後,淋在鴨子表皮上,再將整隻鴨浸入涼水冷卻,除去白臘,就可將細小的絨毛徹底脫去。
02
脫毛後要將鴨子從脖子處放血,
之後進行充氣。
將空氣從放血口充入鴨子體內,使皮肉分離,充氣後燒制的鴨子,更容易達到皮脆肉嫩的口感。
充氣完成後,開肚去內臟,並將鴨翅、鴨掌剁去。
製作燒鴨時去除翅和掌是廣東地區的一種風俗,只有用來祭拜祖先的燒鴨,才能帶有翅和掌這些部位。
03
接下來的一步是填料。
與北京烤鴨不同,廣式燒鴨的鴨腹腔需要填料調味。在鴨子尾部開口,清理乾淨內臟,往鴨腹中填入「燒鵝鹽」。
「燒鵝鹽」是廣式燒鵝、燒鴨連骨帶肉鮮香濃郁的秘密。
將八角、花椒、胡椒、母丁香、砂仁、桂皮草果、玉果、豆蔻打成粉,與鹽、糖混合,填入鴨腹中,用針把鴨尾部縫好,確保填料不會流出。
04
用開水燙鴨皮,
將表皮的油膩去掉,
然後上「皮水」。
所謂「皮水」,就是用麥芽糖和白醋調配而成的糖水。白醋能使鴨皮更脆,而麥芽糖的主要為了給鴨皮上色。
白醋與麥芽糖的比例按照火候調整,若火候較猛,麥芽糖的用量就要少一些。
05
二次充氣再吹乾。
上完「皮水」後,要給鴨子進行第二次充氣,以便讓鴨子的外形更飽滿漂亮。
充氣後的下一步,也是鴨子入爐前的最後一步,就是用風扇將鴨子表皮吹乾。若想燒出色澤均勻的的表皮,此步驟必不可少。
06
最後便是入爐了。
燒鵝、燒鴨的「爐子」多是瓦缸或鐵缸,過去燒制的時候用木炭。但如今,為了快速簡單,大多數燒臘店改用電爐和煤氣爐。
用電爐、煤氣爐燒出來的鴨或鵝,動物本身的腥味還會存在;
但如果用炭火燒制,煙燻味會將腥味去掉,肉香更濃郁。
傳統炭火燒鴨子
待鴨子表皮風乾完畢,入炭火爐,燒制 50 分鐘,即為成品。斬件擺盤,蘸特色酸梅醬吃,酸甜解膩。
燒臘店師傅一天日常
「 經營燒臘店很辛苦,從早到晚沒有停歇。」
燒臘師傅的工作通常是從前一晚開始的。
將入爐前的所有步驟準備妥當:脫毛、放血、充氣、填料、上皮水、二次充氣、風乾。第二天清早,直接掛爐燒制,然後送到店裡出售。
蜜汁燒雞翅並非燒臘檔口裡的「傳統菜」,這算是根據年輕人喜好開發出的新品類。
近年來,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廣州衛生部門規定,燒臘製品從燒制到銷售的時間不能超過 3 個小時。
所以燒臘師傅每天要做兩次燒臘。
上午時段的顧客主要購買燒臘盒飯作為工作午餐;到了下午,燒臘師傅要開始燒制傍晚售賣的燒臘。
晚上收攤後休息片刻,匆匆食過晚飯,又將開始新一輪準備,迎接第二天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