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年春晚嘉賓變遷:從製造「流量」到搬運「流量」

2021-02-08     新劇觀察

原標題:39年春晚嘉賓變遷:從製造「流量」到搬運「流量」

作者 / 明月帆

嘖嘖嘖。

2021春晚嘉賓名單流出後,不少觀眾發出如是感嘆,以表達對一眾「流量」的嫌棄之情。

「口嫌體正直」的話聽聽就好,春晚辦得再爛,大年三十晚上,打開電視當背景音的還是大有人在。

自1983年開始,春晚這個最具國民度的晚會品牌已經走過39個年頭。早年,上春晚是一項莫大的榮譽,意味著「跳板」,意味著官媒的看重。如今,「春晚門檻越來越低」成為共識,什麼人都能上春晚,成了春晚結束後的吐槽關鍵詞。

1983年第一屆春晚開場動畫

一個天大的誤會是,與民同樂的春晚,其實從來沒有門檻。

梳理1983——2021年39年間春晚嘉賓名單可以發現,「什麼人都能上春晚」,不是槽點,恰恰是春晚的特點。

1983——1999:曾上《新聞聯播》道歉,陳佩斯、朱時茂是第一對春晚紅人

「各位觀眾,在這歡樂的除夕,中央電視台全體工作人員祝您闔家幸福,萬事如意,春節愉快!今天晚上,本台採用現場實況直播的方式為您播出春節聯歡晚會的文藝節目,為了使您能夠欣賞到自己喜歡的文藝節目,我們在現場安裝了四部電話供首都的電視觀眾點播節目使用,請大家在出席今天晚會的演員當中來點播節目。」

1983年,伴隨上面這段開幕辭,第一屆春晚正式拉開帷幕。

1983年第一屆春晚片頭

當時,這段開幕辭由中國第一位男播音員、時任中央電視台《動物世界》主持人的趙忠祥致辭,兩個細節是:

儘管致開幕辭,但趙忠祥並非第一屆春晚的主持人

一,鏡頭帶到四部電話機時,畫面左下角的一位女接線員凍得直搓手,說明演播室的溫度極低,現場沒有暖氣;

第一屆春晚供點播接線的4部電話機

二,「供首都的電視觀眾點播」,而非全國電視觀眾,反映當時國民經濟水平有限,電話、電視尚未普及入戶。

這兩個細節其實指向一個共同問題,早年舉辦條件極其有限,春晚也是在摸索中前進。

當時,收視率不是衡量晚會質量的唯一標準(電視尚未走進千家萬戶,統計收視率的CSM誕生於1997年,比春晚晚了14年)。拿出有質量的節目,讓觀眾滿意,是那個年代春晚的首要任務。

假使觀眾不滿意,例如1985年第3屆春晚,因技術條件不足以支持大型直播節目,節目銜接不靈,「一麻袋一麻袋的觀眾來信寄到央視,罵聲一片」。節目播出11天後,央視不得不在《新聞聯播》中向觀眾致歉。

一切以觀眾為中心,尊重、傾聽觀眾意見,這種態度,是後來春晚打開國民度,成為家喻戶曉的晚會品牌的重要原因。

彼時,沒有流量明星這麼時髦的說法,登上春晚的嘉賓,要麼是國民度高的影視明星、紅歌歌手,要麼是能撐起節目的一流小品演員、相聲演員。總導演作為把關人,只對節目負責,不對領導負責。

1984年第二屆春晚上,那個讓陳佩斯「逃跑」了三次的著名小品——《吃麵條》,因「太不嚴肅了,央視沒有一個領導敢點頭通過」。最後,在節目直播前不到半小時,總導演黃一鶴頂住壓力拍案通過,這才有了後來陳佩斯、朱時茂的精彩演繹。

黃一鶴的目光比領導「准」,這個節目受到了觀眾歡迎,陳佩斯、朱時茂徹底打開知名度,成為多年的春晚常客。小品表演也自此開始,成為春晚舞台上最受期待的節目。馮鞏、郭達、趙麗蓉、宋丹丹、趙本山、鞏漢林、蔡明、高秀敏、范偉等一批自身本領過硬的演員,藉由春晚小品走向大眾視野,成為幾代觀眾心中的春晚記憶。

對比2014年春晚,有名有姓的大牌電影導演馮小剛成為「工具人導演」,當時這種只對節目負責、不以領導意志為轉移的堅定,極大程度上成就了後來春晚的黃金時代。

小品老少咸宜,年輕人鍾情的流行文化,春晚也在有意識地植入。

1987年第5屆春晚舞台上,費翔一首《冬天裡的一把火》不僅點燃了電視機前的觀眾,也燒「火」了自己。而後,毛阿敏、韋唯、徐小鳳、譚詠麟、姜育恆、潘美辰、甄妮、小虎隊、劉德華、張雨生、庾澄慶、郭富城、巫啟賢、那英、葉倩文、王菲、張信哲等流行音樂歌手相繼登上春晚舞台,合家歡風的春晚,變得越來越時髦。

2000——2010:新人上場,老將退位

千禧年後的春晚,依舊在追求老少咸宜,與此同時,隨著國民文娛消費方式的變化,與時俱進的春晚越來越熱衷於趕時髦、追潮流。

1998年,電視普及後,《還珠格格》創下62.8%的最高收視紀錄,兩位女主演趙薇、林心如,雙雙登上2000年第18屆春晚舞台。為了爭取收視率,節目組更是特別安排趙薇擔任主持人,讓觀眾一整晚看個夠。

2000年後,春晚的一個變化是,「MP3歌手」「彩鈴歌手」作為流行文化的代表,越來越頻繁出現在春晚舞台上。《老鼠愛大米》原唱楊臣剛,《桃花朵朵開》原唱阿牛,《你是我的玫瑰花》原唱龐龍,都曾帶著各自的神曲,登上春晚舞台。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流行音樂。後來的廣場舞派代表——鳳凰傳奇、筷子兄弟,以及現在的抖音口水歌派代表,其實都是當年MP3神曲派、彩鈴神曲派的演變。今天的觀眾看不上抖音口水歌,當年,聽卡帶、唱片長大的觀眾,有幾個看得上楊臣剛、龐龍呢?

音樂不分高低貴賤,更何況,流行文化,「流行」是第一要義,其它,都是次要的。當時,CD、卡帶逐漸退出歷史舞台,攜帶方便、內存大的MP3、手機是大勢所趨,在這種消費文化的帶動下,春晚納入MP3神曲、彩鈴神曲,理所當然。

2004年《超級女聲》後,選秀文化風靡全國。春晚舞台上,也開始出現「秀人」的身影。

2006年,第一屆《星光大道》冠軍阿寶登上春晚舞台,隨後,姚貝娜、熊汝霖、海明威、郝歌、阿爾法等央視派「秀人」組隊現身。民樂藝術家、實力唱將、歌壇新秀聯袂演出,春晚歌舞類節目不再是紅歌一統天下,節目形式越來越多元,越來越照顧年輕觀眾口味。

歌壇,新秀們在努力追趕前輩;語言類節目的舞台上,也呈現出老將退場,新人上位的景象。

2009年第27屆春晚舞台上,趙本山帶著徒弟小瀋陽、丫蛋,貢獻了「趙家班」最後一個爆款小品——《不差錢》。小瀋陽的蘇格蘭長裙、丫蛋的「亮嗓」,成為這個小品中觀眾印象深刻的兩個記憶點,至於兩人的師父趙本山,相較而言,在這個小品中的記憶點是模糊的。

2010年第28屆春晚舞台上,馮鞏的兩位徒弟賈玲、白凱南搭檔帶來相聲《大話捧逗》。當時,賈玲還沒有成為熱CP體質的女漢子擔當,與白凱南就瓊瑤版、金庸版捧逗關係的一唱一和,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看過該屆春晚的觀眾或許忘記了,當晚第一個登場的相聲,其實是這兩位的師父——馮鞏帶來的《不能讓他走》。如今,很多人可以想起當年賈玲在春晚舞台上尚且苗條的身姿,卻鮮有人記得清,《不能讓他走》究竟是個什麼節目。

2011——2021:春晚搬運的第一個「流量」&最後一個春晚紅人

快問快答題一:春晚搬運的第一個「流量」是誰?

李宇春?吳亦凡?鹿晗?

錯錯錯。

身為第一代「秀星」,李宇春2015年才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四大「流量」中,楊洋在2016年第一個登上春晚舞台,鹿晗是第二個(2017年),李易峰是第三個(2018年),吳亦凡從未上過春晚。

正確答案是韓庚。

2011年第29屆春晚上,韓庚先是搭檔董潔、殷桃、周冬雨、竇驍帶來開場歌舞《回家過年》,隨後,又solo帶來創意節目《除夕的傳說》。彼時,是韓庚與SM解約回國的第二年,四大流量尚在蟄伏期,沒什麼競爭對手的韓庚,成為春晚搬運的第一個「流量」。跟如今四五個「流量」分一首歌比,當年,春晚給足了韓庚排面。

快問快答題二:最後一個春晚紅人是誰?

小瀋陽?沈騰?岳雲鵬?

這三個名字其實都是標準答案。

2009年小瀋陽初登春晚舞台一炮而紅,2012年沈騰的「郝建」初次亮相,雖未達到《不差錢》的火爆程度,但總歸刷出了存在感。2013年,沈騰搭檔馬麗帶來「郝建」的故事續,這一次,不僅「郝建」,搭檔馬麗也打開了知名度。再到2014年,《扶不扶》橫空出世,沈騰、馬麗以及背後的開心麻花,算是徹底在春晚站住了腳跟。

2014年,郭德綱的徒弟——岳雲鵬也是首登春晚舞台,但,跟開心麻花的《扶不扶》比起來,岳雲鵬在小品《擾民了你》中的表演,幾乎沒給觀眾留下任何印象。

第二年,第33屆春晚上,岳雲鵬在自己的主場——相聲上,找回了自信。《我忍不了》中與搭檔孫越的默契配合,絲毫不亞於當年賈玲、白凱南的表現。

小瀋陽毫無疑問是春晚後一炮而紅,至於沈騰、馬麗、岳雲鵬,硬說是春晚捧紅的,倒也不是不對,但嚴格意義上,沈騰、馬麗成就於《夏洛特煩惱》,岳雲鵬成就於《五環之歌》,春晚幫他們打開了知名度不假,可這種加成作用,沒有想像中大。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春晚的造星能力,不比以前了。

春晚究竟是從哪一年開始走下坡路的?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很多種不同版本。但唯一確定的是,2014年升級為國家項目後,春晚節目的編排,越來越慎重。

2014年,春晚升級為奧運開幕式同等級的國家項目,馮小剛作為春晚歷史上第一位外聘導演,第一次執導國家級項目。

觀眾期望極大,以為春晚將從此改頭換面,重新做節目。

萬眾期待中,該屆春晚在「華誼版年會」的罵聲中收場。

「鍋」不該馮小剛背。升級為國家項目後,春晚已經不是一台普通晚會,政治意義的背負,意味著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第一要義,其它的,要往後排。國家春晚不是衛視春晚,馮小剛做不了黃一鶴。

一個時間節點是,2014年,恰是內地娛樂圈「流量」文化興起的第一年。網絡視頻平台分流電視觀眾,文娛消費方式越發多元,春晚不再是年三十晚上的唯一選擇,為了留住觀眾,投奔「流量」,成了春晚的不得不為之。

今年春晚,從路透來看,仍是流量明星的大雜燴,外加一堆「先喜後悲」的正能量煽情&過度拔高小品,觀眾已經在熱搜上發表了幾輪異議。

觀眾不滿,是正常的;春晚堅決不改,也是正常的。「流量」江湖,本來就是一天一個局面,往年,「四大三小」可以上,今年,THE 9、時代少年團為什麼不能上?至於催婚催育的正能量小品,這就是國家政策,國家級項目的春晚,能拒絕宣傳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foAg3cBMMueE88vezu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