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黑還是浪漫, 全都由心判斷。
黑色的眼珠與空洞的眼神,
蒼白的面龐和古怪的表情,
還有怪異的裝飾加上暗黑詭異的神態
是不是看著有點獨特,
甚至是有點嚇人和。。不忍直視?
這些娃娃沒有傳統娃娃的軟萌感,
沒有沒有美麗的臉龐和精緻的衣物,
也沒有藍色的大眼睛和甜甜的笑容。
它們反而散發著一種
詭異憂鬱的氛圍和強烈的藝術感。
初看這些娃娃時,
很多人都會嚇一跳。
這樣的玩偶作品,
很容易讓人把它的作者聯想為
隱居在某個城市角落裡的藝術怪咖。
但我要告訴你的是:
這些娃娃的作者,
正是這位12歲的加拿大小男孩
—— Callum Donovan Grujicich
12歲的娃給人的印象總是天真無邪又可愛,喜歡遊戲愛瘋玩鬧騰,但 Callum 卻對上面這些沒啥興趣,他痴迷於做娃娃,有點「暗黑」的那種。。
他做的每個娃娃,仿佛都在講述自己的故事。
它們或站或坐或臥,仿佛都在靜靜地講述自己的故事。
是不是很容易讓人一下子想起蒂姆波頓的作品?
Tim Burton 喝酒的憂鬱少女(Blue Girl With Wine),1997年
「散發著哥特氣質、造型陰鬱奇異」。。。無論外界怎麼描述,這就是 Callum 的風格,他將這些娃娃稱為「 隱喻雕塑 」。
Callum 從2歲時就喜歡上手工製作。起初他用的是布類等紡織品,但慢慢他開始嘗試用衛生紙、干羊毛化合物、礦物油和膠水製造一種特有的粘土。
到10歲時他開始做雕塑。他說這些小人兒好像就是從自己腦海里蹦出來似的,一下子有了靈感,他常常不打草稿就動手製作。
是的,這些娃娃就是他對這個世界的真實反應。
每一件人偶都反映了他心靈深處或隱或顯的想法,對應了這位小盆友潛意識中的各種潛台詞。
Callum 用的材料很複雜,有紙粘土、顏料、碎布、各種填充物和垃圾廢棄物,在他的房間裡,到處都是顏料、線頭、針、布料。
很多平時隨處可見的破爛,用在娃娃身上,卻都被延續了生命並被賦予了新的故事~
Callum 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房間,這裡看上去很像一個專業的私人藝術工作室,每天只要有時間,他就泡在這裡。
這位小盆友還有一個好習慣,那就是出門——撿垃圾!Callum 現在幾乎已經養成職業病,無論走到哪裡,眼睛都在四處搜索可用的材料。
各種各樣的廢棄物其實都被它用在來製作娃娃身上的部件和裝飾物,來看看 Callum 的存貨吧。。
一個娃娃從無到有,都是他不急不慢地實現出來的。從一開始的動手捏造型:
然後在捏好的娃娃身上裝上撿來的各種「小飾品」
在用烤箱進行加熱定型~
細緻地上色,最後再給娃娃們穿上合適的衣服,或裝上一些頭髮等。
一個雕塑的完成需要花十幾個小時的時間,可謂 Callum 的嘔心瀝血之作。
雖然大人們認為這些娃娃的畫風詭異,但卻不得不承認這些作品裡總是充滿有趣的設計,細節中滿是精心製作的痕跡。
來看看這兩個娃娃,可謂是下足了功夫。
小珠子到在小人的手上也成了妙趣橫生的裝飾品~
戴著「布草帽」的娃娃,有著傳神的表情。
而它的雙手則被金色的細鎖鏈緊緊地捆住了。。
Callum的作品總是天馬行空,不受拘束,有的雕塑小人好像來自夢境,比如說這個「月亮人」~
手持火柴盒的雕塑小人,盒子還做成了打開狀態。
裡面還裝了幾張表情各異的臉,Callum 真是一點都不偷懶。
再來看看這個紅髮紅衣小人雕塑~
手中還端的是阿拉伯水煙壺?
東方元素也被 Callum 用的出神入化,從這個雕塑娃娃身上 繡有菊花的中國古代的長衣
和遙相呼應的 頭飾上不難看出。
下面這個雕塑的脖子上還裝飾了一個「道光通寶」銅錢。
湊近了看他的作品,滿是有趣的細節,比如這臉上的文字:
手中的。。鵪鶉蛋?
這個小人把自己的「面具」取了下來~
長了一張拼圖臉的小人。而缺少的那塊拼圖,就在他自己手中。
而缺少的恰好是Joy 這個單詞,暗黑之中又多了幾分諷刺與風趣。
有點少女風的向日葵小人。
時鐘小人。
手捧「骨灰」的男孩:
手持凋謝玫瑰的男孩。
Callum 也不乏恐怖之作。比如這面朝天的八爪小人:
有滿頭包的小怪物:
還有五官錯位的小人。
少了半邊臉的小人~
以及最驚悚的獨眼龍,缺失的眼睛上是一顆棒球!
不過他的作品裡也會有童話般的可愛和甜美。
雖然他的可愛甜美風在很多人看來依舊一言難盡。。
為什麼一個12歲的小男孩可以做出這種大人似的陰暗系作品?Callum 周圍的家人朋友都不知道。
Callum 自己也說不清,好像小人們一直在這裡,「它們是我的朋友」。
「很多人都問這些雕塑到底是什麼意思。」
Callum 在 CBC 的採訪中用一種平靜的聲音說道:「我不喜歡告訴他們。我更願意人們自己決定,自己看到的是什麼,那便是什麼。而且,我更喜歡直接通過作品來表達,而不是說話。」
有人覺得他的作品恐怖,但 Callum 自己一點兒都不覺得。
「人們經常覺得我的雕塑很黑暗,很嚇人。但我覺得一點都不嚇人,我只是喜歡老式的藝術風格而已。」
雖然只有12歲,但 Callum 早已是一名小小藝術家。
他的雕塑小人參加過多次藝術展覽,還進行了售賣~
還進過 Robert Mclaughlin 藝術廳。
還辦過小小的個人展,《我腦中的小人》(The people in my head)。
還上過很多的雜誌~
2016年,Callum的作品在惠特比車站畫廊的「secret world」展覽中獲得一等獎,讓他備受關注。
也因為這些作品,Callum 獲得了『藝術與文學大賽』的獎項,成為獲得該獎年齡最小的加拿大人。
現在,Callum 每天花大量的時間泡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做雕塑,出門時也把心思放在尋找有趣的材料上,思考著可以給哪個小人做裝飾。
他在採訪中堅定地說道:「我長大以後,一定要去藝術學校,成為一名專業雕塑家。之後,我還能賺錢,為世上受忽視的動物們建一個保護基地。」
或許對於孩子來說,
一開始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童話,
黑暗只是成年人強加在他作品的想法。
是啊,美和丑是誰來定義?
陽光和暗黑又是誰來分辨?
一個12歲的男孩喜歡他的娃娃,
覺得它們可愛、陽光、活潑。
若我們堅持用暗黑來形容,
只能說明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角度過於狹窄,
或者被經驗束縛。
很明顯,Callum 是一個天才,
他不僅有著異於常人的思維和感受。
而且他的腦子裡還有一個樂園。
12歲時就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事情,
他是幸運的。
希望這位天才少年能帶著初心,
在自己的藝術創作道路上,
盡情發揮他的想像力和「隱喻」,
一直走下去~
加油吧,孩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e5EVnIBnkjnB-0ziRx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