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無關的疑問:某國人口少、歷史短,為何卻比越南更像大國?

2020-04-02   小龍看城市

本文是一個有關越南社會文化層面、國家認知層面的討論。

在很多中國人看來,越南國民喜歡「攀比中國」,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是「越南人普遍認為:中國能行的,我們也能行」,這因此也被稱之為越南的大國意識。

但事實上,越南並非僅攀比中國,也對標某歷史短、人口少,卻有大國范的國家——這就是德國。

在越南,普通民眾喜歡類似中國,而一些越南的高知則認為,越南應該對標德國,至少在目前的情況下,德國比越南更有「大國范」。

下面是越南國旗金星紅旗顏色的越南地圖。

因此,這是一個與中國無關的疑問:德國人口比越南少、大一統歷史比越南短、兩國面積差不多,為何德國比越南「更像一個大國」。

越南人的「大國情懷」中,並非僅僅對標中國,雖然在越南的歷史中,有一個說法,越南阮朝皇帝立志成為「像中國清朝一樣的大帝國」,但這已經是二百年之前的往事,不是目前越南人的普遍意識。

越南雖然有與中國的相似之處,越南人與中國人也文化相同,但談到「大國情懷」這個事情,卻不是普通民眾的事情。雖然有一些越南的普通民眾常常「自比中國」,但是越南的高知群體卻常常類似另外一個國家——歐洲的德國。

越南是單一制國家,下面是越南全國63個省級行政區的地圖。

越南是聯邦制國家,下面是德國全國各州行政區的地圖。

越南的高知群體,喜歡與德國做對比,是因為兩國的規模更加相似:

  • 德國面積35萬平方公里,越南面積33萬平方公里,基本相當;
  • 德國人口8300萬,越南人口9800萬,越南稍多;
  • 德國統一自19世紀末,越南統一自公元10世紀,越南要長很多;

下面是越南的地理地圖——包括了兩個西部的鄰國。

下面是德國的地理地圖。

對於越南人來說,由於國家的體量與德國相當,因此在「大國意識」這個方面,越南一些高知群體更理智地與德國相比:

德國究竟比越南強在什麼地方?為何比越南更有大國范。

首先,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的區域影響力可能還不如越南,因此在區域影響力方面,德國已經今非昔比,越南在這個方面並不占劣勢。

其次,在國家凝聚力方面,越南是社會主義的單一制國家,統一的黨、國家領導一起,而德國是聯邦制的國家,國家、各州屬於兩個層面的管理。

在加上越南的人口一直在增多,德國的人口卻在減少,因此在人口總量的方面,越南可謂是完勝德國。

下面是德國各州的分布、州徽。

第三,從歷史文化上來說,越南從公元10世紀開始,從越南丁朝開始,越南就有了自己的皇帝,屬於「東方的帝國」,類似古代中國、古代伊朗、古代土耳其。而德國一直是分散的小王國,直到19世紀末,德國統一了全國。從「大一統」方面,越南也是領先於德國的。

越南雖然在大多數方面,都領先於德國,但是經濟方面與德國的差別比較大。德國是一個工業化的國家,而越南則是只有初級加工業。

下面照片是德國的工業和工人。

在越南高知的認知當中,大國意識方面認知還是比較理智的,並非對標中國,而是對標與越南規模相當的德國。

在這部分越南人的意識中,雖然德國人口比越南少、大一統歷史比越南短,但是依靠經濟方面優勢,比越南更有大國范。

「大國意識」是越南國民性的體現,在這種意識中,越南與德國的差距必然可以逐漸縮小,在五年、十年的時間內,德國所具有的「大國地位」,越南也可以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