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比利時布魯塞爾報上周報道,比利時魯文大學(KU Leuven)正在調查其研究人員之一——世界幹細胞研究權威科學家Catherine Verfaillie在1999年至2018年間發表的至少10篇科學論文中參與偽造研究的指控。
這些指控基於專心致力於發掘論文中問題被譽為「操縱之眼」的分子生物學家Elisabeth Bik和其他人在PubPeer上提出的關注,集中在Verfaillie論文中對圖片和其他數據的潛在操縱。
圖片來源:PubPeer
Elisabeth Bik
KU Leuven的校長Luc Sels說:「我想強調的是,只要調查結果未知,我們仍然對相關研究人員充滿信心。最重要的是,這是關於文章的科學準確性,而不是把個人釘在十字架上。Catherine Verfaillie的名字現在被突出地提了出來,但還有幾位作者參與了論文中的工作。即使出現了錯誤,到底是誰的責任還有待觀察。「
Verfaillie的研究重點是將骨髓細胞(稱為多能成體祖細胞(MAPC))分化為各種不同類型細胞的技術。生物倫理學家Arlene Judith Klotzko在2002年為Verfaillie的團隊發表在《Nature》上的這篇備受矚目的研究發表了評論:「直到現在,人們都認為只有胚胎幹細胞才有如此開放的生物學未來。MAPC具有顯著的延展性,它們在倫理上的爭議性也要小得多。」
其實多年來,對Verfaillie研究的投訴從未間斷。Verfaillie從1999年至2006年間負責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幹細胞研究中心。2007年,明尼蘇達大學的一項調查發現,Verfaillie團隊2002年的論文中使用的數據存在「明顯的缺陷」,使得論文的結論「可能是錯誤的」。當時,Verfaillie和其他幹細胞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錯誤對報告的結論沒有影響。但在調查之後,該團隊對論文進行了更正。
該團隊2007年6月14日對論文進行了更正
Elisabeth Bik現在在PubPeer上發表的評論
Verfaillie沒有直接參與調查或隨後的撤回,這些調查主要集中在她的博士生合著者。Bik表示被某非盈利學術組織邀請研究Verfaillie的一些論文,並於12月4日首次發表了對其最新的指控。該組織指出,Verfaillie2006年調到KU Leuven後,從歐盟委員會和比利時Flanders創新和創業機構獲得了數百萬歐元的經費。
Bik提出的最新關注表明,對以前論文的更正在解決該團隊出版物中的錯誤方面還不夠深入,並將人們的注意力吸引到大量可能存在的圖片操縱行為上。
Bik在她的博客Science Integrity Digest上記錄了她的調查結果。她寫道:「我從Verfaillie團隊已發表的出版物中發現了另外10篇可能存在重複圖像的論文。此外,我在《Nature》雜誌2002年的論文中發現了以前沒有報道的問題。「
Elisabeth Bik在Science Integrity Digest的博客截圖
Sels表示,目前的調查是初步的,並強調大學委員會的調查不會倉促對此事做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