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格局逐漸清晰,後市緊盯這一關鍵點位

2019-12-09     鬥牛財經

上周之所以出現反彈,一方面得益於外部消息超預期利好,另一方面也是市場做多情緒被壓制許久後的爆發。主要驅動來自兩個方面:其一是11月中採制造業PMI超預期,這提升了短期博弈型資金「返場」熱情;其二是MSCI納入窗口結束後,長線配置型為主的北向資金主動持續流入A股。但是這兩大因素雖然在短期內能夠推動市場爆發,但長時間卻很難徹底打破市場疲弱的僵局。

本周開始,外部不確定性提升,而內部政策難超預期。這意味著,近期支撐市場韌性,博弈周期的交易缺乏進一步的政策支撐;而外資主動配置A股的節奏甚至方向也會受影響。

市場的表現就是猶豫不決,利好不漲,利空不跌。存量資金博弈下的市場,短期由於某些利好驅動,資金能夠形成抱團效應,但時間周期一旦拉長,大行業、大概念的上漲行情,往往難以為繼。

上周券商、銀行、保險都有過一些表現,但現在看來這些板塊,又反過來在壓制指數的上行。而與大權重藍籌「穩定」表現相對的,就是各題材板塊的短線活躍,比如無線耳機、胎壓監測等。

現在的市場格局逐漸開始清晰,場內大多數資金要麼圍繞題材短炒,要麼是挖掘根據消息挖掘低位補漲型的板塊。周末最高層會議傳導出了基建穩經濟的信號,今天周期板塊就又有了一些動作。

那麼投資人現在該怎麼辦?

指數目前方向不明,資金猶豫不決,大盤仍然受阻於2920點附近的關鍵點位,如果接下來有其他利好的推動,指數放量突破了2920點的壓力位,那這一輪反彈行情有望進一步擴大,指數大機率會去修補2960點的調控缺口,中線操作也可以及時跟進。但萬一指數遲遲難以突破該區間壓力,那市場波段性的機會仍然難以出現,穩健型的投資者可能仍然需要堅守右側交易的原則。

投資如人生,都是要找准「賽道」,以正確的方式達到目標的過程。我們要在行業中選擇質地優秀、估值合理的成長股進行投資。

今年以來,A股市場的科技股後發先至,成為全年最靚麗的板塊之一,在國內外經濟保持平穩、企業盈利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科技板塊的表現被眾多投資人認為是進入長牛周期的信號。科技股長期牛市周期或已開啟,明年將是諸如半導體等進口替代產業鏈上的科技股公司率先兌現業績的檢驗期,其中業績能夠如期兌現的上市公司股價漲幅會遠超預期。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中所提板塊、個股均只作為邏輯分析與技術交流之用,不作為操作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WCI6m4BMH2_cNUgd2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