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事情在未來,都會串聯在一起

2019-09-02     良大師

作者:徐大維

首發: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良叔的培訓以實戰案例豐富出名。

前兩天培訓快結束時,有一位學員突然感慨,說良叔能講出這麼多實戰案例,一定是記憶力好。

我說並不是這樣,只是在做銷售時,我有一個其他銷售都沒有的習慣,那就是「記銷售筆記」。

幾年如一日:哪天拜訪了什麼客戶,對方的衣著打扮,洽談時的內容,都會一一記錄。 如果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也一定會濃墨重彩。

你要說「記錄」對銷售有多大幫助,我還真不敢說。當時就是覺得每天晚上將自己當天的「成果」記錄下來,挺有意義的。

多年以後,才發現這一動作帶來了良性作用。

因為那些筆記就是一本銷售實戰手冊啊。

現在但凡銷售類的培訓,我都能在那些筆記中找到匹配的案例。

這是多數培訓師都不具備的優勢。 另一方面,這些筆記也是我的寫作素材。我很多文章中的故事,都來源於當時的銷售筆記。

你看,挺有意思的。當時傻傻地堅持做筆記,只覺得這是一件「對的事」。怎麼對?我也說不上來,就是覺得總比打遊戲強吧? 於是就堅持了下去。沒想到多年後,竟帶來這麼多意外的收穫。

喬布斯曾給史丹福畢業生做演講,其中說了一句話:很多在你身上發生的事情,在未來某一時刻會串聯在一起。

喬布斯大學輟學時,沒事總去蹭課,無意聽了一節書法課。

那字體的藝術氣息瞬間震撼了他,於是就開始學習。

在當時,他一點也不覺得這個事情對他有什麼用,只是覺得是件挺好的事。

直到他開始做蘋果電腦時,書法藝術在他腦中開始發揮神奇的效果。

他把電腦外殼做成透明的,讓工程師把裡面的線也排的整齊,符合藝術氣息,讓用戶體驗到這種美感。而這款電腦也大獲成功。

喬布斯說: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當下的知識、經驗對未來有什麼用。

只有在未來驀然回首時,才會發現,當年的一個個經歷,一件件事,一個個道理串聯在一起,你有了全新的判斷,全新的決策。

有讀者經常問良叔,要不要學這個,要不要做那個,又說和自己的專業行業不太搭,或者說害怕學了也沒用,浪費精力。

我經常回答:你的精力不浪費在這些事上,又準備浪費在哪裡呢?

且不說學的東西,到底有沒有用,以我的了解,多數人的精力都有著大把存量。

這些存量你用學習填滿,就不會被其他東西填滿。 正如良叔當年,每晚寫筆記,要花1個多小時。

寫完也差不多要睡覺了,沒時間玩遊戲搞其他損耗自己的事。 單從這點看, 何嘗不是一種收穫呢?

另一方面,如果你質疑學一個東西有沒有用,那只能證明一點,就是你壓根兒一點也不會。

因為你沒掌握這個東西,這個東西也就永遠沒機會去幫你解決問題。

李笑來曾說:「自學任何一門手藝之前你都不會去問有什麼用,而是清楚地知道,無論什麼只要學會了就只能也必然天天去用。

這話說白點,就好比你和別人打架,空手一定會吃虧,但凡有人給你傢伙,你自然會用。

西瓜刀有西瓜刀的用法,鐵鍬有鐵鍬的用法,板磚有板磚的用法,只要你再精通一點,就是你的「奪你命2000」。

比如,你學會了心理學,在你和孩子交談時,自然會考慮到他的一些心理狀態;

比如,良叔自學了營銷學,在寫作中就常常應用。而且從傳播角度來看,這比寫作能力本身更重要;

再比如,有人學了編程,他就會不自覺的思考一些應用程式的底層邏輯,這對一個人的系統思維很有幫助......

所以,結論就是:這世界只有好的東西,沒有無用的東西。那些好的東西或事情,總會在未來串聯在一起。

好了,這個話題你有什麼想表達的? 歡迎留言,良叔小隨筆天天等你,再堅持95天。

-END-

中國游泳公開賽冠軍尤美宏的私人游泳會所,讓娃來找高人拜師。 ——攝於2019年9月1日

本文作者簡介:徐大維,暢銷書《超級個體:打造你的多維競爭力》作者,公眾號良大師主筆,原平安集團渠道總監,香港理工大學管理碩士,知名培訓顧問,簡書籤約作者。歡迎關注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點擊了解更多,跟良叔學多維競爭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VXG92wBJleJMoPMSu2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