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粗獷的米格1.44,等離子隱身技術真的實現,會比F-22差嗎?

2020-04-14     谷火平

在Su-57之前,蘇聯便開啟了全新一代戰鬥機項目,這便是傳說中的米格1.44,如果硬要看的話,蘇聯這一五代機計劃要比F-22戰鬥機早上不少,雖然時間早了,但是其既定的技術性能完全不會比F-22等現代五代戰鬥機差上多少,就算以現在的眼光來看,蘇聯這一計劃也算得上是「未來科幻戰機」。

早在1979年開始研發的時候,這款戰鬥機便已經明確指出要重視雷達隱身性能,而在這時候,美國還並沒有在真正的戰鬥機上使用隱身塗料,就算是F-117戰鬥機,也只能算是「戰鬥轟炸機」。雖然F-117的屬於戰鬥機中隊,但是它卻幾乎沒有對空打擊能力,連高G過載其實都是無法做的,這意味著F-117其實根本算不上是一款戰鬥機。真正成功的五代機F-22在2005年才形成了初始戰鬥力,這意味著如果蘇聯這一計劃最終成功,那麼F-22就只能屈居第二,算不上世界最強了。

按照俄羅斯後期解密的消息來看,這款戰鬥機雷達散射截面大概在4平方米左右,比起0.001平方米甚至更低的F-22,簡直是無比明顯,就連較為落後的老式雷達其實都能較為輕鬆的在空中找到這款戰機的身影。就算與進行隱身處理後的F-15戰鬥機相比,這款戰機其實也算不上「隱蔽」。那麼,指標訂的頗高的蘇聯為什麼會搞出這麼個「虎頭蛇尾」的戰鬥機呢?難道是蘇聯再度訂高了自己的指標?其實並不是這樣,據相關消息顯示,蘇聯方面寄希望於無比科幻的「等離子隱身技術」來實現雷達反射隱身,如果此項技術真的實現了,那麼這款戰機的隱身能力絕不會遜色於F-22。

在當時,蘇聯的航空設計業人員有莫名的自信。越南戰場上,裝備了較為落後戰機的越南人民軍空軍卻大量擊落較為先進的F-4戰鬥機,這種情況下,蘇聯人普遍認為就算戰鬥機落後西方整整一代,也能將對手擊敗。也正是因此,在沒有所謂等離子隱身技術情況下,蘇軍可能會保持這款戰鬥機,直到等離子隱身技術實現為止。就算沒有等離子隱身技術,米格1.44戰鬥機的技術在1979年標準來看,也算是無比先進的了,完全可以等到這一技術實現後再對戰鬥機進行改裝,可能當時的蘇聯軍方寄希望於這款戰機持續服役五十年甚至更長時間。

不過,遺憾的是,不僅等離子隱身技術沒有實現,就連米格1.44戰鬥機都沒能大規模列裝部隊。在蘇聯末期,經濟直線下滑,這使得戰鬥機研究所也很難繼續工作下去,這款戰機只好給Su-27等戰鬥機讓路,而負責等離子隱身技術研發的研究所也只能停止一切相關研究,將目前的進度變成資料儲備,等到日後有機會再重新提出這個課題,這麼一等就是幾十年,米格1.44戰鬥機也只是進行了試飛便離開了歷史的舞台。到了今天,俄羅斯只好裝備技術較為成熟,且造價較為低廉的Su-57戰鬥機了。

很多時候,並不是蘇聯技術並不發達,更不是蘇聯缺少好的科學家,只是因為蘇聯解體的太早了,這些先進技術都無法成功實現。蘇聯解體後的影響也是十分明顯的,例如F-22戰鬥機因為失去了競爭對手,狡兔死,良弓藏,僅僅生產了不到二百架便關閉的生產線,現在美國要重啟F-22生產線也是無法接受的,只能用F-35增強軍力。(航空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TcCfHEBfwtFQPkdtLU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