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後故地重遊,這位老人最思念的居然是……

2019-07-23     千千微涼

故地重遊最消愁,洋河美酒解百憂。原南京海軍指揮學院教授張曉林年輕時在泗陽當兵,愛喝洋河酒,時隔40年故地重遊,感慨萬千,寫下了《泗陽情結洋河夢》。

泗陽情結洋河夢

70年代初期參軍入伍來到蘇北腹地,那時是一個大淮陰地區,包括今天的淮安、宿遷兩個地級市的範圍。我們的部隊稱高炮第75師,1969年新組建,作為軍委戰略預備隊,牽引車和高射炮,都是清一色的最新裝備。部隊駐地分散在淮陰、淮安、宿遷、沭陽、泗陽五個縣,泗陽是師部及直屬隊所在地。十七八歲的青蔥歲月,綠軍裝加紅帽徽、紅領章,那應該是一段最美的人生花季。後來調離了蘇北進入南京,蘇北去的少了,但年輕時對蘇北留有的印記總不能抹滅。

八一前泗陽縣委邀請我去做國防報告,終可以故地重遊,行前免不了有些微微的激動。離別40多年,彈指一揮間,當我走入泗陽,泗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泗陽人親手再造了一個新的泗陽。

高樓群立,街道寬闊,綠蔭覆蓋,車走如流。泗陽城區擴大了許多倍,延展到京杭運河邊,沿運河的綠色景觀帶,綿延十多里。這是泗陽城最美的地帶,清晨晚間,休閒散步的人流如織。泗陽遠郊的成子湖,是洪澤湖的一部分,如今也打造成旅遊度假區。我是在作完國防報告後的下午來到成子湖邊,冒著36度的高溫,滿頭大汗淋漓,但興致不減。如是陽春早秋,可來湖邊賞湖光水色,看日出日落,沐清風愜意……

泗陽運河風光

漫步泗陽街頭,我想在高樓華燈喧囂車流中尋找老泗陽的痕跡,但終不得見。有戰友微信中提示,有我們部隊的老營區還星點地淹沒其中,在那裡還能找到對歷史的回憶。是的,但我已經沒有再多的時間了,就讓它深埋在記憶中吧。

泗陽憶,最憶洋河酒,洋河酒是泗陽最靚麗的名片!去泗陽做完國防報告,主人陪同參觀洋河酒生產基地。江蘇的白酒多在蘇北,特別是「一河三溝」,都在過去的大淮陰地區。一河,即洋河;三溝,是雙溝、湯溝和高溝。也許「溝」名太土,如今三溝都更名了,唯有「洋河」,名姓不改,傲然挺立。洋河早就是與茅台、五糧液齊名的中國八大名酒之一,高端洋河酒的定價直追茅台五糧液。

中國八大名酒

軍人與酒有不解之緣,古今如此,無有改變。70年代在蘇北從軍,部隊遇有喜慶,立功授獎,戰友聚會,喝酒總是洋河,美酒飄香歌聲飛!軍隊支援地方,洋河酒廠釀酒的糧食酒糟運輸,也多有我們部隊軍車支援。我們部隊的泗灣湖農場也曾建有一個小酒廠,生產的酒名「泗灣湖大曲」,那時候的洋河酒名就是「洋河大麴」,請來的是洋河酒廠的師傅,泗灣湖大曲的味道就是洋河大麴的味道!

我與洋河酒的緣份更深更遠,還不在於這輩子喝了多少洋河酒。當兵後提干,第五年才第一次回家探親,帶點什麼呢?當然洋河酒!好不容易在泗陽的軍人服務社積攢了五瓶藍瓷瓶洋河酒,據說是出口洋河,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很不容易買到。我清晰的記得是七元一瓶,而那時新兵第一年的津貼費只有六元。

藍瓷洋河

我喜歡讀書,喜歡寫作。找來一個二兩五的藍瓷洋河酒瓶,買來一個藍色的玻璃煙灰缸,利用我在部隊修理所當修理工的方便,用車刀頭把酒瓶和煙灰缸都鑽了個洞,找來一根銅管,兩頭扳上絲紋,再找來一個燈頭,整個固定在一起,裝上燈泡,買一個燈罩。哇,一個美麗的、藍瑩瑩的檯燈,就這麼成了。這個小小的洋河酒瓶做成的檯燈,伴隨了我軍旅生涯的許多年。我在燈下讀書寫作,寫了很多軍旅詩歌,如今已經結集出書。我在燈下讀書複習,於1978年考入南京大學哲學系,如此走上了海軍教授、博士生導師之路。參觀洋河酒基地,又看到了過去的藍瓷瓶,禁不住停下了腳步,多看幾眼。

如今洋河酒已經走出泗陽,但我心目中洋河酒的根基還在泗陽。如今的洋河市值過千億,洋河酒藍色經典系列的海之藍、天之藍、夢之藍,走遍中國。藍色,成為洋河酒企業文化的標準色彩: 海之深為藍,天之高為藍,夢之遙為藍……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比海更高遠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懷!洋河酒的廣告語又與中國海軍的轉型發展,從近海走向遠洋、從黃水走向深藍,相貼切相融和。作為海軍的教授,我講課也經常不知不覺的聯繫上洋河酒:

海洋的本色是藍色,中國藍色的海洋在南海。中國海軍正處於轉型發展的過程中,中國海軍有一首歌: 「天藍藍,海藍藍……」,如果你在南海航行的軍艦上,抬頭一看,天藍藍,天之藍;低頭一看,海藍藍,海之藍;一個未來的遐想,一個華麗的轉身,那就是,夢之藍!

來吧,泗陽的朋友們,為洋河藍色經典助推中國海軍走向藍色的星辰大海,乾杯!

(轉自夢之藍社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PWeImwBmyVoG_1ZXs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