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玩了一次劉邦的套路,既保全了自己,又得到了威望

2020-10-15   沐一場月光雨

原標題:朱元璋玩了一次劉邦的套路,既保全了自己,又得到了威望

導語:

朱元璋在投靠郭子興之後,他發現郭子興根本不是一個能成大事的人。朱元璋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離開,再離開的過程之中是十分痛苦的,意味著他所有都要重新來過。而在這個重新崛起的過程之中,又不能完全與郭紫欣斷絕關係,必須要把所有起義軍聯合起來才能對抗元朝大軍。

朱元璋勢力的初步建立

朱元璋在離開郭子興之後,帶走了相當一部分人馬以及將領,但他的軍隊之中始終缺乏對整局觀念的謀略人才。而元朝朝廷在感覺到南方起義軍的逐步強大之後,也向寧丞相脫脫來對南方起義軍進行剿匪行動。

很多強大的起義軍勢力面臨元朝大軍的逐步逼迫,不得不聯合起來,當時比較強大的張士城,以為自己攻下幾座城池便驕傲無比。他打破了慣有的例子,在起義軍之中率先稱王,就像三國時代的袁術一樣,率先稱王的人根本沒有什麼好下場,一般會群起而攻之。

而與朱元璋當時十分低調。他整日厲兵秣馬,訓練士兵提升戰鬥力,因為他知道成大事必須要具備這些條件,雖然自己武將有許多優秀人才,例如徐達湯和等,但是在謀略方面始終缺乏一個對政局觀念統籌兼顧的人,知道朱元璋遇到了李善長。形成了屬於朱元璋自身的事例,能夠在起義軍洪流之中不至於迅速衰敗。

朱元璋和元朝大軍的周旋

當時的朱元璋在得到李善長之後,他與他談論了很久,兩個人可能對當時的元朝政局進行了仔細的分析,認為朱元璋必須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在決定他們馬上就攻下了滁州。

朱元璋就是靠著這塊地盤不斷壯大自己發展自己,而這塊地盤之外的其他起義軍勢力,朱元璋根本無心顧及,當時的張士誠在稱王之後就遭到了元朝大軍的瘋狂擠壓。許多起義軍都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也比朱元璋強大許多,但他們就是不願意去救援張士誠。

朱元璋見到張士誠被圍攻之後,他也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但他和其他起義軍不同的是,它並沒有坐視不管,而是派出自己所有的軍隊自己親自領軍去。知迫了元朝的圍攻,使得臧世成得以僥倖逃生,這一中間朱元璋運用的智慧謀略是其他人所不能遲到,而他在這個過程之中保全自己的友軍,也使得它在周圍起義軍的威望空前提高。

朱元璋面臨元朝大軍的威脅學習了劉邦

劉邦是楚漢之爭時代的人物,在秦朝末年秦朝滅亡之後,最後由劉邦和項羽兩個人爭奪天下,當時的約定是誰先進入關中誰就稱王,可是劉邦在進入關中之後他又十分害怕項羽,他就說自己占領關中只不過是為了防備盜賊而已,這樣的說法聽起來都十分可笑,但卻瞞過了項羽,並在後世之中被廣泛運用。

朱元璋在救援張士誠之後成功的擊敗了元朝大軍,但他也被元朝大軍的領導者元朝丞相脫脫盯上了,認為朱元璋破壞了他的計劃,所以朱元璋在當時面臨著元朝大軍的絞殺。

元朝大軍因為士兵眾多,十分驕傲,根本沒有把朱元璋放在眼裡,而朱元璋在伏擊戰之中成功打敗元朝大軍的先鋒軍,這讓元朝大軍十分忌憚。可朱元璋也知道自己根本無法與幾千人擊敗幾萬人的元朝軍隊,他們雙方就猶豫起來到底要不要展開全面戰爭?

演的朱元璋還是考慮到元朝軍隊眾多無法擊敗,便把俘虜的元軍,還有馬匹盔甲,戰爭武器之類全部還給了元朝軍隊,說自己占領滁州只不過是為了保護當地的老百姓不受盜賊的騷擾而已。並像元朝軍隊陳述了當時形勢的主要性說為什麼要放過其他巨大的起義軍而把心思花在自己身上呢?到朱元璋這樣的解釋之後,元朝軍隊遍布決定攻打朱元璋,而是選擇其他起義軍。

小編寄語:

這很明顯是朱元璋的一次認慫行為,可他的認慫卻保住了自己的主要力量,並巧妙地避免的元朝大軍的兵鋒。朱元璋和劉邦的經歷都很相似,但他們兩個人對於戰爭形式的估計也很不一樣,朱元璋的這一次謀略學習了歷史上的劉邦,他成功地認慫把元朝軍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保全了自己,為以後稱王稱帝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