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源黃腐酸和生化黃腐酸真的不一樣!選錯吃大虧

2019-08-12     種地人

我們都知道黃腐酸在農業種植中應用廣泛,作用特殊!簡單來說黃腐酸在農業領域對土壤、肥料分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如下圖)


直接作用 :促進植物生長,提高農作物產量。

間接作用 :分為物理作用,化學作用和生物作用。

物理作用 :

改善土壤結構 。防治土壤裂化和侵蝕,增加土壤持水量,提高抗寒能力。

使土壤顏色變暗,有利於太陽能量吸收 。

化學作用 :

調節土壤PH值,增加土壤緩衝能力;

改善和優化植物對營養和水分的吸收;

富含植物生長所必須的有機質和礦物質 。

提高有機肥料的溶解性,減少肥料的流失。

使各類營養元素轉化成易被植物吸收的狀態 。

能加強植物對氮的吸收,降低磷的固定,能把深入土壤中的氮磷鉀等元素,保護盒貯存於土壤中,並能加速營養元素進入植物體的過程,提高無機肥料的應用效果,所以說,黃腐酸是植物營養元素和生理活性物質的「儲備庫」。

生物作用 :

刺激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提高植物自然抗病、抗蟲害的能力。

上面說了黃腐酸的作用。那麼,黃腐酸是怎麼來的?黃腐酸是腐植酸中分子量最小,活性最大的組分,系腐植酸有效成分中的精華。有學者稱黃腐酸是「運轉大多數生命物質甚至毒性物質的極好工具」。


然而,黃腐酸又分生化和礦源2種類型。這倆種又有什麼區別?

1,來源不同

礦源黃腐酸:礦源黃腐酸主要是從褐煤、泥炭、風化煤中採用鹼溶酸析法提取。

生化黃腐酸:生化黃腐酸主要從秸稈中提取的木質素磺化、裂解而成的。還有部分蔗渣、糖蜜及味精下腳料中提取。

礦源黃腐酸和生化黃腐酸的主要區別

1、顏色不同

礦源黃腐酸為黑色,生化黃腐酸一般為棕色。

2、 成分不同

礦源黃腐酸組成相對固定,主要有脂肪酸、酚酸和苯多羧酸。

生化黃腐酸含有蛋白質、核苷酸、醇類、脂肪酯、酚酸、糖類、單寧、纖維素、木質素、各種激素,但是生化腐植酸受發酵時間和材料不同其效果差別很大,極不穩定。

3、味道不同

礦源黃腐酸沒味道。生化黃腐酸呈酸味或者甜味。

4、礦源腐植酸對於農作物在抗寒、搞旱、提高肥料利用率、螯合官能團數量、質量可控性與穩定性、效果可靠性與穩定性上,遠遠勝出生化黃腐酸。這也是礦源黃腐酸在農業運用中和實際生產銷售中具有獨特優勢的地方。

5、吸潮性和用量不同

礦物源黃腐酸可形成團粒結構,不吸潮;生化源黃腐酸吸潮性比較強,作為肥料添加時,一噸加入25公斤即可吸潮嚴重,水分加大。作為肥料 ,礦源黃腐酸只需要生化黃腐酸的十分之一就夠了。

6、價格不同

作為肥料原料,礦源黃腐酸價格較高,實際農資生產企業使用量並不大,多以生化黃腐酸為主。

與礦源性黃腐酸相比,生化黃腐酸具有以下優勢:

1、生化黃腐酸原料來源豐富是可再生資源,而且生產耗時很短,僅數小時就可完成自然界數萬年的反應過程,適合長期發展應用。

礦源黃腐酸主要來源屬於不可再生資源,近年來其開採已受國家控制。

2、生化黃腐酸原料穩定,生產過程易於進行標準化控制,產品質量穩定,活性基團豐富,適合企業規模化、工業化發展。

礦源性黃腐酸原料性質、含量差別大,難於制定統一標準,產品質量及成本受原料影響顯著。

3、生化黃腐酸提取價格遠低於同含量礦源性黃腐酸的提取價格,適用於在農業上大面積應用。

4、生化黃腐酸的提取純度可到40%以上,且提取成本遠低於礦源黃腐酸(提純黃腐酸含量3%-5%)提取成本(僅為它的十分之一)。

以上關於礦源黃腐酸和生化黃腐酸的區別大家了解了吧!歡迎大家留言補充!感謝關注種地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NhETG0BJleJMoPMV1m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