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3歲娃愛上背誦?熟背500首唐詩,這位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

2020-08-07     育兒小青

原標題:怎樣讓3歲娃愛上背誦?熟背500首唐詩,這位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句話常被家長們用來鞭策,自己家不愛背書的孩子,頗有一種不會背,哪怕能熟讀也好的心酸。其實我們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也能吸引到不少孩子的探索興趣呢。

我身邊有位同事,之所以成為「遠近聞名」的育兒能手,就是因為

她家孩子是個十足的「小詩仙」。

3歲能認2000個字

只是人家的基本功,進階技能可是

熟背唐詩500首

呢!就連孩子班裡的老師,都被他這個技能驚到連連感慨:「這孩子家長的教育方法真是有一套!這個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值得大家學習。」

媽媽被當全班榜樣,真有一手!

在大家的強烈要求下,這位母親終於出來分享了,她珍貴的教育理念,家有二寶的我,也覺得自嘆不如。

首先,尊重孩子的天性。

想要在某個領域取得長足發展,必然要求孩子有相應的天賦以及

願意探索的興趣。

由於這位媽媽一直都很喜歡閱讀詩詞,閒來無事捧一本書坐在沙發上一看就是一下午。孩子小時候常會對此感到好奇,她就立刻購買了相關繪本和影像,來幫助孩子理解詩詞的意境,並引導孩子朗誦記憶。

其次,善用獎懲。

只要孩子對背誦學習詩詞,產生正面的情緒反饋,就很容易推動他完成以後的學習任務。所以這位母親常在孩子學會一首新的詩詞之後,

適時給予發自內心地誇獎和物質鼓勵。

所謂的物質鼓勵,通常是一顆糖果,一杯果汁,或是帶他去公園放放風箏。主要目的還是通過這些手段表達對孩子的肯定,

獎勵不一定非要和金錢掛鉤。

我家寶爸之前也「偷師」了一把,教會寶寶認識一個字就猛誇他聰明乖巧,還給了寶寶一塊兒巧克力吃。哄的寶寶現在特別喜歡認字兒,一點都不覺得學習是負擔。

最後,難度適當。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

硬要他學習晦澀難懂的詩文,無疑會打擊他的學習熱情

。想想也是,不管怎麼努力都無法理解其中的意思,就算是成年人也難免會興致缺缺。所以,這位母親在孩子小時候只教一些「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之類的詩詞,隨著孩子學習能力的提升才一點點提升學習難度。

教育好孩子,不僅是會背唐詩這麼簡單

總有人問這位寶媽為什麼想教孩子學這麼多詩,無奈之下她還跟我們分享了一個小段子:會背些詩詞,孩子以後遇到喜歡的女孩子可以說: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想她的時候可以說:一樹桃花飛茜雪,紅豆相思暗結。

如果從未在詩詞上用過功,以後遇到喜歡的人只會說:加個微信吧?想她的時候也只能說:給你發個紅包吧。

家長們不只要把握好教育孩子的大方向,更得注意這些容易忽視的小細節:

1.按計劃行事

看起來3歲寶寶能夠背500首詩,

實際上列成可行的計劃,也並不會很難實現

——只要每天背誦1-2首就好了。雖說以後可能還會忘記,但是只要媽媽時常提點就能想起大半。可是如果家長總是因為一些原因打破原有的計劃,試圖回頭再補回來,恐怕往往會事倍功半。

2.使用輔助工具

像是詩詞/漢字這些需要孩子在一定場景中才能理解的內容,家長可以試著尋找一些工具來輔助教育。例如:繪本,影像,身邊的相關物品等,都可以對孩子的學習帶來一定幫助。

3.因材施教

有些孩子喜歡也能接受每天背詩學字,可是有些孩子卻更願意出去跑跑,或玩一些益智類的遊戲,家長們

不必強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成長。

喜歡玩遊戲的孩子,也大可以通過親子類的益智遊戲,來達到一定教育目的,這樣既能學到東西,也培養了親子關係。

小tips:

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家長自然會感到無比自豪,可是如果一味沉浸在孩子已經取得的學習成果里洋洋得意,反而會得不償失——《傷仲永》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也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噢!

媽媽來叨叨:

古詩詞本身的音律變化多,節奏感,韻律感也豐常豐富,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鍛鍊到自己的聽、說、讀等方面的能力,所以有越來越多家長們願意培養孩子讀詩背詩,你也是其中一員嗎?歡迎在評論區交流分享你的看法。

一位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往期精彩內容推薦:

孫莉曬多多和妹妹彈鋼琴曲,「逼迫」下長大的孩子,內驅力更足

這樣「陪讀」只會事倍功半,多數家長都做錯了,正確方式學起來

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家長堅持這4點,孩子很難不愛上看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LVbx3MBURTf-Dn5ln9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