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是我們考試及平時練習中出現頻率最高、最具代表性的水果之一。
一般情況下,其外形呈偏圓形,以黃色、紅色和綠色較為常見。
在刻畫時應把握其屬性所在,初學者可將其與正方體、球體相聯繫,分面進行概括;
在此基礎之上依據其結構和所受光源進行體塊的細分,以便於表現該物體。
〈 示 圖 1 〉
從結構角度看,蘋果是很典型的球體結構,接近於球體的明暗關係,比較容易表現,但不能表現得太「圓」,刻畫精彩的點就是蘋果的窩。
從顏色角度看,蘋果的純度較高。
從質感角度看,其表皮比較光滑,所以高光和反光都比較明顯。
〈 步 驟 1 〉
½ 作 畫 解 析
〈 動 態 示 范 1 〉
水果主次的影響
多個水果出現在畫面時,有部分顏色相近,也是不好處理的。
〈 示 圖 2 〉
倒向的蘋果,所看到的亮部偏大,表現時尤其要注意亮部區域的顏色,儘可能明亮豐富一些,避免蘋果的表現過於簡單。
同時,暗部的顏色可適當加重,與亮部形成強烈的對比。
〈 步 驟 2 〉
½ 作 畫 解 析
〈 動 態 示 范 2 〉
環境對水果的影響
〈 示 圖 3 〉
我們在表現任何物體時首先要抓住其造型特徵,尤其是幾個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時,要注意每個物體特有的外形特徵。
在該角度中,注意整個蘋果在外形上的微妙變化,蘋果上半部分較寬,下半部分較窄。
在畫面中我們還可以看到投影的表現十分整體、鬆動。
在表現投影時,也要結合襯布的起伏進行表現,投影的邊緣線切忌畫得呆板。
〈 動 圖 示 范 3 〉
在寫生過程中要對蘋果的顏色、塑造以及畫面中的位置加以認識和經營,以達到畫面完美的效果,在畫蘋果時用色一定要控制好水分,使物體的顏色乾淨、利落,給人新鮮的感覺。
還要注意物體明暗面的冷暖差別,在位置上要注意構圖的疏密差異,要使畫面飽滿,物體富有聯繫,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學會歸納、概括、組織畫面。
〈 動 圖 示 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