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剛過,一種讓爸媽們聽了「肝兒顫」的傳染病又捲土重來了!它愛在孩子們的手腳口周留下「吻痕」,它發起脾氣來,熊孩子也會「一蹶不振」,它就是——手足口病!今天我們不妨好好了解一下,再研究研究怎麼打敗它~
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以柯薩奇A組16型(CoxA16)、 腸道病毒71型(EV71)多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於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兒童發病率最高。其他年齡也可發病。
如何區分手足口的疹子和蕁麻疹的疹子?
蕁麻疹屬於一種過敏性皮膚病,一般是因為過敏性食物、藥物或者昆蟲叮咬而出現的水皰、丘疹等皮疹。
蕁麻疹的疹子呈淡紅色或淡褐色,摸起來較硬,大小不等,周圍無紅暈,多會劇烈瘙癢,以夜間尤為明顯,嚴重影響寶寶睡眠。
可群集或散布,多見於胸背和四肢。手足口的疹子多為大米狀的橢圓形白色水皰,周圍有紅暈,不癢,散布於指腹、手掌心、腳掌心、口腔等部位。
如何區分手足口的疹子和出水痘的疹子?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水痘的疹子一般會遍布全身,以前胸後背部最多。此外,頭皮、腳底、手指、手掌都可能出現疹子,非常癢,呈現透明的水泡,泡內液體較多。
手足口病的疹子則主要出現在口腔黏膜、手、腳和屁股等部位,泡內液體較少,比較乾癟,同時伴隨口咽或口腔潰瘍,寶寶會因咽痛導致拒食。
如何區分手足口與皰疹性咽峽炎?
皰疹性咽峽炎是種比較特殊的感冒。在臨床門診中,一般每100個感冒患者中就有5至10個可能是皰疹性咽峽炎。
皰疹性咽峽炎的皰疹僅僅出現在口腔內。手足口病多為嗓子裡先有皰疹,後發展到手心腳心,並伴有發燒。
皰疹性咽峽炎的皰疹初為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圍紅暈,以後變成發亮的皰疹,破潰以後變成小潰瘍。多數可見丘疹、皰疹和潰瘍同時存在。
感染手足口病有什麼變化?
發燒:大多是低熱,甚至有孩子不發燒,極少數的孩子甚至會出現高熱。出疹:手、足、口、臀部為高發區,疹子呈現斑疹、斑丘疹或囊泡。
食欲不振:咽喉痛、吞咽困難、厭食、嘔吐。
如體溫大於38.5℃時,可以服用非處方藥。
年齡≥3個月可服用對乙醯氨基酚。
年齡≥6個月可服用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
少於3個月患兒建議在醫師或藥師指導下進行用藥。
2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會使吞咽疼痛,所以孩子可能不想吃或喝。
這時候需要幫助孩子獲得足夠的液體,以免他們脫水。此時建議吃冷的食物,如棒冰和冰淇淋,可以幫助緩解疼痛。另外流質食物對孩子來講可能更容易吞咽。
成人有可能會被生病的寶寶傳染上手足口嗎?
人類對腸道病毒普遍易感,成人大多因已經通過隱性感染獲得相應抗體,因此成人即使感染了手足口病的病毒,在自身抵抗力強時也不會表現出症狀。
但當成人忙於照顧生病中的寶寶而疲勞過度,抵抗力低下時,也會有部分被寶寶傳染上而發病,通常病情較輕、病程較短,有人會誤以為是口腔潰瘍。所以提醒家長們在照顧寶寶的同時,也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有人總結了「15字口訣」來抵禦它
勤洗手
寶寶要洗手
寶寶飯前、便後,或者外出回家之後,爸媽要給寶寶洗手。有些寶寶喜歡吸吮手指,更要養成勤洗手的習慣。
爸媽要洗手
爸媽在和寶寶玩耍、給寶寶換尿布或處理便便之後,要洗手。
洗手要徹底
為了洗乾淨雙手,建議用流動的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至少洗20秒。洗完之後,要用各自的毛巾擦乾。
吃熟食
給寶寶吃的食物,一定要確保「全熟」。生冷食物不! 半生不熟不!
喝開水
給寶寶喝的水,要徹底煮沸 。
勤通風
家裡要經常開窗通風。另外,在手足口病流行的時候,儘量不要帶寶寶去人流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地方。
曬太陽
寶寶的衣服、尿布、毛巾、被褥等物品,要經常換洗和晾曬。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每次給寶寶使用餐具或奶瓶之前,進行高溫消毒。
洗手是防止這種感染的傳播的最重要的措施。家長可以保持家居清潔並消毒桌面,玩具和兒童可能觸摸的其他東西也很重要。如果您的孩子患有手足口病,請讓您的孩子請假在家休息。注意的是成人也會是手足口病病毒的隱性傳染者。但可能不會發病或只出現感冒等輕微症狀,此時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條件允許儘量不抱孩子或洗乾淨手帶好口罩再去抱孩子。
2預防接種疫苗目前市面上的手足口病疫苗為EV-A71型滅活疫苗。該疫苗為二類疫苗,需家長自費接種。可用於6月齡~5歲兒童預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礎免疫程序為2劑次,間隔1個月,鼓勵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
寶寶得過一次手足口病,是不是以後就不會得了呢?
多種腸道病毒都能導致手足口病。因為病毒種類比較多,各種病毒間,甚至同種病毒不同血清型間缺乏有效的交叉保護,因此得過一次手足口病的寶寶有可能因感染不同種病毒(或不同的血清型)而導致多次發病。所以,即使得過手足口病的寶寶也還是要預防這種病。
目前疫苗對EV-A71引起的手足口病保護率達90%以上。但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很多種,所以接種了手足口病疫苗,仍可能會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可防可治,
小朋友養成良好習慣是關鍵!
勤洗手多鍛鍊,
增強免疫力也能抵抗傳染病~
萬一小朋友患了手足口病,
要及時就醫,居家隔離治療,
避免前往人群聚集的地方,
防止疫情擴散!
來源:疾控U健康、嶺南藥學、翼連梅藥師、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