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多福」是國人長期流傳下來的傳統生育觀念,以前子女越多越好, 人丁興旺才是最大的光榮。人財兩旺,子孫滿堂!是成功家庭的標誌。小孩長大了,人多人脈廣,有困難互相幫助。逢年過節、辦喜事一大家子其樂融融。以前不讓生,大家還搶著生,現在讓生,很多年輕人卻不想多生了,近年來結婚率不斷降低,出生人口也斷崖下跌,這啥情況?
據有關數據統計,在2016年-2018年,我國的人口出生數量分別為:1786萬人、1723萬人和1523萬人,創下歷史新低。據傳2019年到11月17日才出生1016萬,按正常數據來推算2019年的出生人口約為1100萬, 這幾年的出生率都在持續下滑,即使是放開二胎了,出生數還是很不理想,特別是今年更是呈現斷崖式下跌。
房子在國人的心中有特別的地位,有房才有家,有房子,才有安全感、歸屬感。但這些年,隨著房價的節節高漲,很多工薪階層只能希望樓興嘆買房是做夢,即使有些人能得到父母輩資金的支持,但也要背負二三十年房貸,沒有太高的收入,還敢多生孩子嗎?生一個孩子夠累了,生二胎養得起嗎?很多年輕人面對居高不下房價,降低了年輕人結婚慾望生育慾望,佛系了,買套房子要在父母的支持下還要背幾十年房貸,別說生二胎了,頭胎生不生都要慎重考慮。
這些年,外部經濟環境複雜,貿易摩擦不斷,生意難做錢難掙,什麼行業都很競爭,而物價卻在持續上漲,月入三四千,連大口吃肉都是奢望了,連自己都快養不起了。別說生孩子、生二胎了,年輕人戀愛結婚都沒有底氣,錢包空空,哪有心情與精力去生孩子呢?經濟社會繁華的背後普通草根老百姓還在苦苦地為生存掙扎著,過不起體面的生活,憑什麼敢再多生孩子平添家庭的負擔呢?
現在養育一個孩子,不僅要養,更要育,孩子的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支出都不會是什么小數字。要花掉父母大量時間、精力、金錢。孩子就是碎鈔機,孩子就是牽掛,孩子就是責任。所以養孩子再也不是只吃飽穿暖,要教育好,就得付出大量的精力跟金錢。幼兒園學費貴、小學、中學課外補課費也很貴。要讓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琴棋書畫興趣班,語數外補習班,都希望把自己子女變成龍鳳。據統計,養育一個孩子,從懷孕到供他大學畢業,一個家庭的支出總額至少要62.7萬元,這還只是保守估計,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了「百萬養娃」的說法。
生了小孩女性太辛苦,又要照顧孩子,又要上班,又要家務,又要輔導作業等等,一個小孩都夠嗆,如生兩個孩子,母親就得七八年上不了班。只剩一個人掙錢,說實話都不敢生病不敢請假不敢失業了。再說現在有些女性也不願意多生孩子,因為損害自己的健康與身材,自己的工作機會減少閱歷降低等等,小孩看個病要排隊到天亮,那種感覺只有經歷後才懂,作業都交給家長,督促檢查去完成,小孩跟不上都是家長的責任,多生小孩,就是和自己過不去,想生兩個孩子的除非上輩人能拿出百萬,否則夠嗆。
現在年輕人的婚育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跟風,盲目生二胎的家庭越來越少,進步了,理性了。目前我國的生育率低,但其實人們的生育意願還是有的,只是由於生活壓力過高、福利政策不足等原因強行起到了「避孕藥」的效果。其中房子,教育,醫療這三種「避孕藥」首當其衝。小編拋磚引玉,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各抒己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