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武漢,那不得不提武漢的過早文化。對於武漢的「過早文化」,民間可謂是一直讚譽有加的。
「過早」,其實是湖北地區一種俗稱,即吃早餐。南方也有很多地區把吃早點叫做「過早」。
武漢的過早沒有廣州早茶的「儀式感」,更多的是隨之而散的煙火氣息:一順碼開的各種搪瓷小碗,必須帶有國民花的芝麻醬缸子,以及早點師傅的麻溜操作......
武漢人仿佛帶有一種天生的早點雷達,好不好吃看一眼佐料台子就心裡有數。也有很多人不理解武漢,明明山水環繞,有江有湖,但是對於美食的追求卻多了一份厚重的氣息......
但隨你怎麼說,武漢人不在乎,他們只在乎口味,只在乎江湖氣。
別老說熱乾麵熱乾麵,熱乾麵熱干細粉熱干寬粉熱干所有。別老說牛肉麵牛肉麵,細面手工粉圓粉寬粉通心粉苕粉粉絲。
有人說:
武漢的過早一個月不重樣?
這絕對是謙虛的說法。
8494平方公里的武漢,遍地都藏著令人牽腸掛肚的過早店,更被稱之為中國的「早餐之都」。
說的差不多了,接下來就該好好介紹美食了
熱乾麵
武漢人跨越長江三鎮的過早盛宴,種類雖多,卻無論如何都繞不過熱乾麵,大街小巷,隨處可見。
一碗彈牙的鹼面,淋上香濃的芝麻醬,點綴其中的蔥和辣蘿蔔丁,足夠令食客三五口囫圇著咽下去,回味無窮。
『推薦店鋪』
熊臘生熱乾麵
崇仁路C出口寶裕路
羅氏熱乾麵
武勝路Q出口榮華二路
漢陽羅氏熱乾麵
漢陽玫瑰街279號
龎記熱乾麵
中山大道1178號
一品香熱乾麵
工業一路鋼花村街114社區衛生服務站對面
疤子熱乾麵
礄口區崇仁路寶豐二村1附2號旁
豆皮
一碗米漿,幾枚雞蛋,兩手在鐵鍋的方圓之間,便攪弄了豆皮世界的風雲。
澄黃的麵皮包裹著豐富的餡兒料:糯米、肉丁、豆乾、香菇……金黃的賣相,讓人食慾大振。
『推薦店鋪』
華飛豆皮
糧道街228號
老武鍋豆皮
靜安路鐵路局對面
阿斌三鮮豆皮
水陸街復興路交叉口
老通城豆皮
江岸區吉慶街176號
曾記豆皮大王
漢陽大道五里新村漢陽醫院巷子口
生煎包
在武漢除了牛肉粉、熱乾麵是大家的最愛外,還有一樣東西也是讓武漢人慾罷不能——生煎包。
管它不發酵、半發酵、全發酵,管它皮薄皮厚、湯多湯少、皺子朝上朝下,在武漢不分流派,只要好吃,各有所愛!
上海人把生煎包稱為生煎饅頭,多作為早飯來吃。武漢人則隨時隨地,想吃了就兩三口,樂滋滋油滋滋。
『推薦店鋪』
八斤生煎包
大智路地鐵站D出口200米我愛我家門口
江漢路煎包一絕
漢口中山大道818號萬達廣場門口
五福生煎
糧道街57號(文華中學旁)
遊記煎包
精武路對面天橋旁
小楊煎包
瑞安街蝦皇田雞西100米
阿寶生煎包
漢口中山大道818號萬達廣場門口
牛肉粉/面
武漢的牛肉粉主打鹵香紅油,麻辣重口,在火辣的熱氣中猛嚯一口清香米粉,再大嚼一塊滷牛肉,真是恣意豪情。
在大眾點評定位武漢搜索關鍵詞『牛肉麵/粉』能找到6922個相關商戶,遍布武漢各個區域。
『推薦店鋪』
劉記三狗牛肉麵
江岸區蘭陵路海倫賓館旁
余記精粉世家
江漢區馬場角橫路79號(黃色門頭)
金焱牛肉粉大王
江漢區萬松園小區雪松路30號
老寶慶牛肉粉麵館(楊園店)
青山區和平大道1052號
鹿鳴春特色牛肉麵館(武昌店)
青山區才茂街紡器小區旁
薛記襄陽牛肉麵館
武昌區雄楚大道42號(近曬湖小區)
花子牛肉麵
江岸區解放大道西馬路聯合村146號
涼麵
武漢涼麵,料蠻足,摻入海帶黃瓜絲花生碎拌勻,再甩一勺芝麻醬,入口酸辣,芝麻醬裹著濃濃的武漢味道。
傳統的涼麵都是有黃瓜絲、海帶等配料,入口味道豐富、麵條勁道涼爽,還可以將蘸料換成拌蝦的蘸料,味道更加獨特。
『推薦店鋪』
三鎮民生甜食館
勝利街86號(近合作路)
繼叔口水涼麵
(連鎖)
老曹口水涼麵
(連鎖)
水餃
餛飩這種東西,四川人叫抄手,廣東人叫雲吞,武漢人叫水餃。
在武漢,水餃都蠻「紮實」,個兒大肉多,堆上滿滿一碗,管飽又美味。
『推薦店鋪』
小秋水餃
武昌區司門口大成路66號
談炎記
江漢區利濟北路與利濟東路的交匯處
蔣婆抄手
江岸區蘭陵路勝利街口北側
熊太婆原湯抄手
武昌區糧道街桂苑小區西北
胖哥餃子館
洪山區東湖新村26號
老街福龍抄手
江岸區江漢二路與南京路交叉路口
肖抄手
洪山區魯磨路6號C段臨街門面18號
鮮魚糊湯粉
千湖之省,百湖之市,早餐自然不能少了魚。
鮮活的小魚熬成糊湯,加上稻米熬出的米粉,撒上小蔥、蝦皮、胡椒蔥花辣蘿蔔,再悶進一兩根油條泡起,沒有比這個更鮮的。
『推薦店鋪』
徐嫂糊湯粉
武昌區戶部巷38號
沈記鮮魚糊湯粉
江岸區南京路江漢一路路口
老楊家鮮魚糊粉
江岸區南京路與吉慶街交匯處
懷貨糊湯米粉
武昌區惠明路老味魚莊對面
老字號李記鮮魚糊湯粉熱乾麵
江岸區大成路24號
油餅包燒麥
圓滾滾的油餅切開一道小口,將四個剛出籠的重油燒麥塞入肚裡,全程下來不過10秒鐘,一份混搭CP就誕生了。
風風雨雨在糧道街上開了近20年,即便很低調,食客老饕從四面八方不遠千里奔赴而來的,為了就是這口油餅包燒麥。
『推薦店鋪』
天天紅油趙師傅紅油熱乾麵
武昌區糧道街139號(近古剎巷)
湯包
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這十二字箴言巧妙形象說出了吃湯包的樂趣。
湯包注重皮薄汁水多,蒸好的湯包,麵皮薄而透亮,一眼能看到裡面水盈盈的湯汁。用筷子夾起,麵皮兜住餡兒汁兒的重量,在筷尖微微晃動。
『推薦店鋪』
華美湯包店
江漢路happy站台B111號
成記湯包店
江岸區匯通路二德里,崇善路附近
曾記水貨湯包店
礄口區長堤街188號
集美湯包
礄口區解放大道374附1號
魯記曉楊春湯包
江漢區民意街辦事處自治街仁厚社區內
潤發湯包
江岸區山海關路5-3號
鄭麻婆湯包
中華路街辦事處都府堤48號11棟1層
面窩
面窩是武漢特有的小吃,創始於清光緒年間。雖叫面窩,但其原材料中並沒有麵粉,而是由粳米、黃豆等混合磨成的米漿油炸後製成。
浸泡在湯汁中的面窩,柔軟但不失勁道,米的清香與湯的濃郁交織在一起,給予味蕾最深邃的安慰。
『推薦店鋪』
全明牛肉粉面窩
古田一路田文側路,羅家墩新寓東門旁
麗華早點
大成路12號近司門口
老味面窩
水陸街與復興路交叉路口
黃氏面窩
前進五路水塔街社區2號門門口
在武漢,人熱鬧,食物更勝一籌。水裡煮的、鍋里炸的、籠里蒸的......清晨的序幕,在熱氣騰騰中撕開,千百種美食一一呈現。說不清,道不完,更多的武漢過早美食只能等你前去一一品鑑。
- END -
文章整理丨阿游
排版丨阿游
圖片丨阿游
策劃媒體丨廣州遊行跡新媒體科技有限公司
活動策劃丨廣州遊行跡旅行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