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純最近憑藉熱播劇《你是我的城池營壘》和綜藝《吐槽大會》,受到了不少關注。
熱度剛剛上升,就被媒體拍到了手牽手過馬路,而且還是十分標準的十指緊扣。
過程中除了開車,其他時候都是牽著手黏在一起,隨後一起返回家中過夜。
兩人看起來心情非常不錯,一路上有說有笑,馬思純還時不時的幫張哲軒整理包,非常貼心。
他們也是毫不避諱被人看到,連口罩都沒有戴,都被鏡頭拍到了高清正臉。
這才看清,男主角是盤尼西林樂隊的主唱張哲軒,藝名小樂。
回顧過去幾個月,網友發現其實兩人的親密關係早就有了蛛絲馬跡。
今年2月份,馬思純曾曬過和張哲軒的合影。
右一:小樂
3月份,又有拍到馬思純在上海看小樂演出。
文藝少女和搖滾青年,放在任何一個影視作品,都可以說是金風玉露,一拍即合,般配得很。
然而戀情一曝光,卻讓搖滾圈炸開了鍋。
有的人在幸災樂禍,刺蝟樂隊主唱趙子健在微博上分享了歌曲《Time to Pretend》。
同時,還在評論區趙子健還在評論區陰陽怪氣。
另一邊為馬思純操碎了心的熱心網友,則是力勸馬思純清醒一點。
連帶著原本的私密小組,豆瓣「月亮組」也上了熱搜。
網友紛紛建議馬思純快去月亮組看一看張哲軒的黑歷史。
小樂「私生活混亂」這一點,在小組裡早已是不是什麼秘密。
不僅經常私約粉絲,而且兩性關係混亂、不尊重女性。
還熱衷於以此向他人炫耀。
除了私生活,他本身的品行,也早已在搖滾圈「臭名昭著」。
2019年,盤尼西林樂隊通過《樂隊的夏天》走紅,主唱張哲軒更是入圍了當年福布斯30歲以下精英榜。
然而《樂隊的夏天》不僅放大了他的優點,也讓他的缺點暴露無遺。
首先是謊言連篇,在《樂隊的夏天》中就多次暗示自己曾上過央財、在曼徹斯特讀研。
加上他對曼城的狂熱崇拜,「曼徹斯特小樂」,也就是張曼樂的戲稱由此而來。
其次,張哲軒在節目中就變現得非常自大,這個不服那個不忿。
節目爆紅後,更加目中無人。
新褲子的成員在微博直播時,談到盤尼西林的主唱小樂。
彭磊說,以前小樂見了他都是點頭叫「哥,哥,你來了」,現在都是一副特別屌的樣子。
節目裡,也經常故作高深,那句「我們特別邪惡」,成了他的經典語錄。
想表達的有一大堆,肚子裡卻沒有說出來的墨水。
最後總結出一句話:「我也不知道我想說什麼」。
讓所有人滿頭問號。
節目嘉賓們的表情,比節目還精彩。
耿直boy大張偉都忍不住發問:「為什麼要那麼裝呢?」
只是聲音太小,就不了了之了。
也難怪網友們義憤填膺地告誡馬思純。
如果你認識這樣的「搖滾青年」,也一定會勸身邊的女性遠離他的吧?
另一邊,馬思純則是一個十足的「戀愛腦」。
能在「奧斯卡影后」和「談戀愛」中,毫不猶豫地選擇「談戀愛」。
在《奇葩說》中她的戀愛觀也震碎了許多人的三觀。
——「女人是可以改變男人的,只要你足夠包容、足夠愛一個男人」。
從過去和歐豪的戀情看來,她也把自己的戀愛觀發揮到了極致。
馬思純給歌唱比賽出道的歐豪大把的影視資源,公開戀情給歐豪熱度……
馬思純小姨是著名演員蔣雯麗,小姨夫是著名導演顧長衛,從小家境優渥。
連在演藝圈摸爬滾打十年的周冬雨,都說她家非常有錢。
而歐豪則來自普通家庭,父母接連投資失敗,相比馬思純可以用「清貧」形容。
在戀愛里,馬思純把姿態放得很低,她在等這個男人給她驚喜。
結果大家也都知道,這段戀情的結局,讓馬思純痛苦不已。
馬思純曾經身陷抑鬱症,加上這樣的「戀愛腦」,網友都擔心她的精神狀態。
其實馬思純會愛上「瀟洒不羈」的搖滾青年張哲軒,並不讓人意外。
她出生在一個階級嚴謹的大家庭,從小被教導要「聽話、懂事」。
馬思純很乖,也把家長的話聽在耳朵里,記在心裡,慢慢地就成了習慣。
連養一隻小狗,都成了一件叛逆的事情,提到的時候都忍不住眼淚。
她習慣於在乎別人的感受,害怕給別人添麻煩、害怕不被別人喜歡。
所以她喜歡找一些社會地位不如自己人戀愛,這樣才能感覺到自在。
同時又在親密關係里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願意付出愛,願意包容對方。
這樣的女孩,她們的「叛逆期」會來的晚一些,也更容易被渣男盯上。
就像《歡樂頌》中溫文爾雅的關雎爾迷戀上搖滾男孩謝童,「乖乖女」馬思純很難抵擋「自由靈魂」的魅力。
《NANA》里的小松奈奈,從小在家人的保護下,長成了一個傳統又溫柔的日本女孩。
但那純真和乖巧,只是她自我保護的方式。
所以才會在離開家鄉時,被渾身都寫著叛逆的大崎娜娜吸引,那是住在她心底的另一個她。
與此相對的,就是熱依扎了,熱依扎的哥哥是鋼心樂隊的主唱。
她的哥哥帶她見識了各種不同的人,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
同樣是搖滾圈,有的人在故作深沉,而熱依扎哥哥對妹妹的忠告卻是「做人要有禮有節,不卑不亢,戒驕戒躁」。
所以才有現在清楚自己要什麼的熱依扎。
彭磊也說,要讓自己的女兒從小就接觸小樂這樣的人,才能在青春期學會識人。
前段時間馬思純談到自己的抑鬱症,說她現在衝破過去內心的束縛,更愛自己多一點。
相信她經過這一場大病,正在努力地和自己和解。
但馬思純心理的變化,改變不了二十多年來被家庭保護後,對社會認知的缺失。
戀愛觀也好、人生價值觀也好,她都是從書里學來的,直到受了傷才發現,書里的美好不代表全部世界。
在衝出重圍的同時,也希望她能在見識更寬廣的基礎上再作出戀愛的選擇。
也希望每個女孩,都能知冷暖,辨是非。
最重要的是,保護好自己,遠離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