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高規格墓葬,比馬王堆大18倍,曾經被盜還留下一把梯子

2021-04-09   琰棱

原標題:古代最高規格墓葬,比馬王堆大18倍,曾經被盜還留下一把梯子

最近,三星堆火了。

沉睡了三千年,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重大考古發現之一」的三星堆遺址,新發現6座祭祀坑,從中出土五百多件金面具、青銅樹等。曾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燦爛古蜀文明,一層層揭開了它的面紗,展示在世人面前。

那麼三星堆的古蜀人,為什麼要將這些器物砸碎、灼燒,甚至掩埋?有一種說法是,為了祭祀。從前的人們,對自己的身後事非常重視,尤其是王公貴族,更是十分講究喪葬。而祭祀,最能體現古代的喪葬文化。

以歷代帝王為例,他們的陵墓不僅要選「寶地」,還要在陵墓前設計陵園建築和「象生」儀仗隊。往往,都有著豪華、堅固的地下宮殿,配有豪華的殉葬。

今天,帶你們去看一個帝王陵墓博物館——漢陵苑。

漢陵苑,又名漢廣陵王墓博物館,地處揚州瘦西湖蜀岡風景名勝區東部。

如果你們了解歷史的話,就會知道,漢廣陵王指的是劉胥——漢武帝的兒子。劉胥曾受封廣陵,為第一代廣陵王。可惜生前,武帝對劉胥一直防範。武帝死後,劉胥祈禱神靈,對昭帝、昌邑王、宣帝「祝詛」,事敗被迫自縊。

劉胥死後,漢宣帝並未過多追究他的罪過。因為漢宣帝其實是劉胥的孫子輩,只是賜了他厲王的諡號以示懲戒,並未剝奪劉胥作為廣陵王的墓葬等級使用。

劉胥的墓,就是天山漢墓,原在高郵市天山鄉。王后墓與廣陵王劉胥的陵墓相繼出土,相距不過50米。兩墓東西並列,是同塋異穴式夫妻合葬墓。天山漢墓發掘結束後,出土棺槨等文物都被搬遷至揚州的高岡復原陳列,建立了漢陵苑,王后墓也同時搬遷。

先來說說揚州這個城市,真的太美了。

從當年隋煬帝為觀賞瓊花而修了大運河開始,文人騷客不知為揚州的美好寫下了多少動人的詩詞歌賦。也正是隋朝大運河的開鑿、連接,使得揚州成為了中國東西南北交匯的十字中心點,一度十分繁盛。

漫長的歲月、深厚的底蘊,為揚州帶來了許多珍貴財富。

位於揚州北郊的瘦西湖,常常被視為揚州的代表。而就在瘦西湖東部,漢陵苑巍峨屹立,占地33000平方米。遠遠看著,整個漢陵苑地形起伏、林木蔥鬱、建築渾厚。並且,它將文物與園林融為一體,反映了揚州的漢代文化,以及人文景觀。

走入漢陵苑,春日裡花開得正好。淺粉色的垂絲海棠宛如雲霞一般,點綴在建築之前。古樸的樓閣、燦爛的花朵,兩相映襯,美麗極了。

湛藍的天幕下,垂絲海棠恣意伸展身姿。就連空氣,仿佛也帶了幾分醉人的馨香。

陣陣微風吹過,將花朵吹散,灑下一片一片的花瓣雨,落在石板路上。這是春日裡獨有的溫柔,足以融化每個過路人的心思。

李白說煙花三月下揚州,當真是沒有騙人。

除卻垂絲海棠,玉蘭也開得極好。

不似垂絲海棠的粉嫩含羞,玉蘭更像直抒胸臆的女中豪傑,葉子尚未長出,花朵已然盛放。艷紅的一大朵,在禿枝上艷壓群芳,有種攝人心魄的獨特風韻。

建於山頂之上的漢陵苑,氣勢磅礴。從台階下仰望,很有帝王陵寢之勢。沿著台階往上,兩側都是漢式風格的建築,門庭高敞、廊柱質樸。

走入主展廳,20多米高的穹頂尤為壯觀,地下墓道內是棺廓。劉胥作為廣陵王,皇家氣度還是有的。漢陵苑的墓室十分龐大,面積達200多平方米。

從木梓面積來看,天山漢墓比湖南馬王堆漢墓大18倍,並且使用了代表古代最高禮儀的葬禮「黃腸題湊」。

所謂黃腸題湊,是指西漢帝王諸侯享用的特殊墓葬制。

墓室內立體三槨兩棺,南北長13米,東西長11米,槨壁高達4米。槨的底部用10多米長的楠木拼成。最神奇的是,最外的槨像一道牆,里外兩層用楠木扣成,中填黃柏木。黃柏木之間用榫鉚嵌合,不用鐵釘,全部嵌在一個框架之中,與整個墓室融為一體,嚴絲合縫。這樣的技藝,即使放到今天來看,也是十分震撼的。

因為木頭都朝向內側,「頭」者,「題」也;「湊」者,聚也,即頭部集中內向為「題湊」。漢陵苑墓室共用「題湊」八百多根,極其珍貴。與全國出土的十座「黃腸題湊」墓相比,其用料之大、結構之嚴,確為驚世之作,堪稱世界之最。

又因為黃柏木皆取內芯,故名「黃腸」,這就是「黃腸題湊」。

根據漢代禮制,黃腸題湊與玉衣、 梓宮、便房、外藏槨同屬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使用"黃腸題湊",一方面可以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利於保護棺木,使之不受損壞。真的不得不佩服前人的智慧。

「黃腸題湊」的槨內是一個個裝擺隨葬品的耳室,一個個相連又相隔。每個耳室都有門,人走進去,就仿佛走入了迷宮。

雖然劉胥的墓室被人大規模盜掘過,但仍然出土了大批文物,如銀器、銅器、鐵器、玉器等,約有千件之多。其中全套銅浴器、兵器帶鉤盾,都是罕見之物。可見古時的帝王,即使身後也不會放棄享盡榮華富貴的機會。

盜墓所用的梯子還放在原處。

漢陵苑內可以看到整齊排列的車馬具雕塑。難以想像,千年過去了,這些雕塑仍然保存完好、栩栩如生。從中不難看出西漢的厚葬之風,以及豪華奢侈的宮廷生活。

漢陵苑內有一件鼎鼎大名的陪葬品——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可是漢代規格最高的喪葬殮服,大致出現在西漢文景時期。因為當時的人們,迷信玉能夠保持屍骨不朽,而且玉也是高貴的禮器和身份象徵。

漢代帝王下葬都用「金縷玉衣」,從外表看上去就像一件堅實的鎧甲,用金絲來連接。

走完漢陵苑,你只覺自己好像離漢文化更近了一些、離曾經燦爛的揚州城更近了一些。不禁感慨,看多了秀麗的自然風景,偶爾我們也要上一堂這樣的人文教育課吧。

旅遊攻略

地址: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平山堂東路98號揚州漢陵苑

交通參考:乘坐29路公交到世界動物之窗站下車步行1公里到達揚州漢陵苑

門票:成人 30 元,學生、兒童 15 元。

開放時間:8:30~17:00

我是琰棱

帶著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青雲計劃月度優質帳號、百家榜創作者、CFP/攜程簽約攝影師、知名旅遊博主、優質旅遊領域創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微博旅行視頻博主。

新浪微博:@琰棱 https://weibo.com/u/1797944415